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作家巴金的小说《家》与日本作家岛崎藤村的小说《家》,虽然创作于不同的国度和不同的时代,但却表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封建宗法制大家族的崩溃。两部同名小说在取材上和在描写手法上也有某些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
从叙事学的角度看,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的小说《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和凯瑟琳.波特的小说《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均采用了意识流和细节描写的人物塑造手法,另外《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主要采用第一人称复数的叙述角度和象征隐喻手法,《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则采用有限全知的叙述视角和对比手法,两位作家娴熟巧妙地运用相同和不同的艺术手法塑造人物,使表现手法这个"形式"完美地为内容服务,从而刻画出两个个性鲜明、独特、丰满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3.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是40年代解放区“土改小说”的代表作。本文比较了这两部作品在人物描写艺术上的特点,旨在说明文学与时代和社会的关系。文章认为,这两部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即体现了两位作家共同追求的时代性、社会性,又体现着他们不同的审美个性和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4.
《尘埃落定》与《喧哗与骚动》的文本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藏族作家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与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的本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两位作家在这两部小说中,有着相同的 叙事手法,题材均以故乡为蓝本,地方色彩浓郁,时空模糊,都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而福克纳“多视角”的叙述方式与阿来诗的语言则又是各具特色的。  相似文献   

5.
《歧路灯》是清代作家李绿园创作的一部长篇白话小说。小说通过一系列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幅中国18世纪的社会风俗画。《歧路灯》的审美艺术特色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朴素的写实主义笔法、独特的心理描写手法、饶有趣味的反讽手法等在小说中表现的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6.
黄顺元和汪曾祺都是韩中作家中,对两国成长小说发展发挥至关作用的作家。本论文在黄顺元和汪曾祺的成长小说中,选取了主题层面相似的,一是以爱情为主题的《阵雨》和《受戒》,二是以亲情为主题的《星》和《黄油烙饼》,分别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对比研究,进一步分析两位作家创作的不同时代背景,创作手法以及作家意识。  相似文献   

7.
《简·爱》《蝴蝶梦》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小说《简·爱》和《蝴蝶梦》分别问世于19世纪、20世纪,时间不同,而两部小说的情节、人物塑造具有共通之处:小说模式属于一个爱情馍式——灰姑娘的故事,人物描写采用对照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两组对立的女性形象。产生相似的原因:一、文学遗产对后代作家的影响;二、作家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对文学创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艳 《时代教育》2010,(4):48-48
《红字》是美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它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象征是文学创作的艺术方法,本文拟从象征这一艺术手法着手,探讨有关《红字》中场景描写所赋予的象征手法体现,分析小说中出现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场景在小说中的丰富的含义。  相似文献   

9.
汪文宣是巴金小说《寒夜》里的人物,魏端本是张恨水小说《纸醉金迷》里的人物,两部作品虽然作者不同,故事结构、故事情节不同,但两部小说都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写作时间相当,写作背景相似,文宣和端本两个人物身份相同,经历也有相同之处,所以两个人物形象还是很有可比之处的。他们的悲剧有社会、自身等原因,作品也反映出两位作家的写作目的。  相似文献   

10.
《呼啸山庄》与《原野》虽为两个不同国度、不同性别、不同时代的两位作家对于爱恨极致状态下的人性所作的艺术探索,但在复仇者刻画、爱情模式和创作手法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1.
情节是构成小说最重要的因素。《聊斋志异》是我国清代作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优秀短篇小说集,作品不仅追求神奇怪异、荒诞不经、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而且以简洁精练、以少胜多的手法营造凝练集中的情节,笔法多变、千姿百态。独特的情节艺术处理手法使《聊斋志异》成为我国庆节小说的典范。本文从简洁精练、曲折生动、神奇怪异三个维度对其情节艺术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生活在世纪转折点的康拉德从西方殖民主义的残酷观实中隐约地感到西方文明中的非理性因素,写出了其代表作《黑暗的心》;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戈尔丁的幻灭感要比康拉德强烈得多,因而表现在他的《蝇王》里的是对西方文明的赤裸裸的绝望情绪。这两部跨度为50多年的小说包含着作家饱经沧桑的人生体验和强烈的幻灭意识,融汇了作家对生活的反思和批判,在思想上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在艺术上,两位作家都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相似文献   

13.
张瑞 《宜春师专学报》2014,(4):116-118,130
作为二十世纪重要的女性作家,卡森·麦卡勒斯和张爱玲都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在她们的作品里,她们用女性作家敏感细腻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也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纵使两位女作家一中一西,但是她们在主题探讨中都涉及了女性生存悖论以及人类普世的孤独和哀凉.与此同时,她们在写作手法也有一致的地方.在各自的主要作品《金色眼睛的映像》和《金锁记》中,两位作者都使用了哥特式的小说手法,文本在不同程度上都阴森恐怖,让读者不寒而栗,却又引人深思.本文旨在对《金色眼睛的映像》和《金锁记》中的哥特艺术手法进行解析和对比,以期能更好的理解两位女性作家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美国女作家薇拉·凯瑟经常在写作技巧上进行大胆的实验和创新。其作品独特的叙事结构和手法,成功地刻画出主要人物的形象,突出了小说的主题,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通过分析《我的安东妮亚》和《教授的房子》中的叙述结构来探讨凯瑟在这两部小说中所用叙述技巧的成功之处及独特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狂人玛依塔》是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的一部长篇小说,而《莽丛中》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一篇短篇小说,两篇小说都采用了调查实录的叙述手法,都不以时间为序,而采用多人眼中的事件呈现为结构方式,使事件真相扑朔迷离,但人物、事件却因之丰富、立体。同时又由于创作理念的不同,他们又在相似的叙事艺术中进行了不同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和紫式部是表现爱情与婚姻题材的两位杰出的女性作家,其小说的艺术特质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从心理描写技巧的角度对张爱玲小说和紫式部的《源氏物语》进行比较研究,两位作家高超的心理描写技巧呈现出惊人的相似:都着力于人物微妙而复杂的两难心理描写;善于运用心理独白的艺术手法;采用梦幻形式展现人物的潜意识心理;擅长运用意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  相似文献   

17.
清代著名小说家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和现代文学巨匠鲁迅的小说《孔乙己》都被收入中学教材。尽管两位作家的生活年代相隔近两个世纪,接受不同的文化思想熏陶,有着各异的文化心理素质和思维模式,但两篇小说带给读者的艺术感召力都是震聋发聩的。  相似文献   

18.
从"精神阳萎型男人"、"追求理想性爱的女性"、"理想性爱观的不同呈现"、"艺术审美感知的迥异"四个方面对《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和《包法利夫人》这两部小说进行比较分析,以加深对两位作家及其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这两部作品体现了文学作为"人学"这一特质在不同时空中的一致性,以及作家对人性的关怀的永恒性。一部文学作品只有溶汇人性之光泽才能有其永久的生命力;一个作家也只有深怀对人性的关注,同时以不同的视界去作独特的审视,才能在文学这块土地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相似文献   

19.
《边城》和《雪国》的死亡意识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沈从文和川端康成的小说中大量描写了死亡,尤其在《边城》和《雪国》中,巧妙地安排死亡情节,小说的悲剧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分析这两部小说中的死亡情节,追问作家的死亡体验和宗教在两个作家创作中的影响,从而挖掘出两个作家不同的死亡意识和死亡观。  相似文献   

20.
台湾作家李昂的小说《杀夫》,中可看出《祝福》的影子,两部小说都客观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并且借助书中人物的命运对当时罪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有血有泪的控诉。纵观这两部小说,从两位作家的生活经历,反映的反封建主题和关注女性命运两个方面,对其逐一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