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提倡“体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只有注重实践,多创设贴近学生  相似文献   

2.
体验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去感受,去探索,去应用,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解决问题。如何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呢?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情境体验教学,是指借助学习的活动或一定的表现形式,设置一种带有问题性质的真实情境,使学生处于欲罢不能、跃跃欲试的最佳学习状态中的学习策略。在语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年龄、教材特点等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主动参与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去。下面就如何创设情境谈几点具体看法。  相似文献   

4.
<正>体验,就是指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验证、去应用、去实践。在学生体验的过程中要发挥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活动的作用。就是让学生亲自体验,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以达到理解问题、形成能力的目的。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一、注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增强学习自信心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过程、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获得成功体验。教学中,要求教师走下讲台,走近学生,以精练实效的“导”为指引.创设学习情境,将参与体验、探究、操作、思考的权力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让学生去参与、去体验。  相似文献   

6.
“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数学课程标准》)体验学习就是要刨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恩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7.
“情境—体验”式语是学生通过自主参与阅读实践活动达到自我体验的一种学习方式。“情境—体验”式语提倡充分挖掘语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在课堂上构建起一个浓郁的情感场,教师主导着情感力量,学生在其间感受,在情境中学语言、用语言,自然、真实、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热爱生活,感受生命的意义。本以“情境—体验”式语在《大自然中的声音》一课中的运用为例,阐述了该教学模式在促进课堂生命活力,实现师生生命沟通,从而影响学生生命发展中所具有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究,体验未曾经历的独特经历,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具体通过问题情境体验、学生的操作与实践活动、探究中体验知识的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体验等来积极开展体验性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学习过程,是学生知识能力形成的过程,也是学生感情不断丰富的过程。针对少年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在教学中应创设生动的、逼真的生活化情境,以滋润学生稚嫩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促进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最终达到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精心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所学的知识只有与自己的体验融化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活知识,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只有通过自己的体验学习,他们的灵性才能得到绽放.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主动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体验乐趣、感受成功,真正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智慧碰撞的舞台.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活质量,让数学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的学习乐起来,是数学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这就需要数学课堂真正充满情趣和快乐,让学生想学、爱学、乐学.  相似文献   

12.
体验式学习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游戏和情境,让参加者在参与过程中观察、反思和分享,从而对自己、对他人和环境,获得新的感受和认识,并把它们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语文体验式学习,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向指路,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共同收集、处理语言信息.通过多向互动交往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如何建构这注重主体体验的体验性学习的途径?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13.
本是学生语课堂学习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知识,培养语素养的一个载体。新课标根据教学对话论把阅读教学过程界定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对话的本质是在平等的氛围中激活知识、引发体验、碰撞思想、分享收获及建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语考核的束缚.教学过程固定于“照本宣科”、“满堂灌”.一些经典作品被解剖得肢离破碎,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根本得不到发挥.学生失去品味,涵泳领悟的工夫。老师的讲读则完全替代了学生.像这种缺乏学生个体真正参与的阅读活动,其实是一种伪阅读。而且对于本的解读,不能囿于一家的权威定论。因此.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走进本。同时.又能超越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冯志新 《学周刊C版》2011,(5):197-197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进行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它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创设新颖、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同时.照顾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5.
学鉴赏是读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从而领会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美学情趣的一项学活动。中学语教学不能只停留于字、词、句、段的识记,而要充分发挥学鉴赏的功用,对学生进行艺术形象的感知、分析,让学生融进作品中去,感同身受地进入角色,以自己的感情的“弦”去应和作品感情的“弦”,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倡导自主学习,通过参与学习过程,给他们深刻的体验”.笔者认为,创设情境是学生有效参与数学学习的基础,每一位教师都应努力创设多样的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到实践学习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7.
"体验",就是指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探索,去应用,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只有用内心创造与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才能牢固地掌握学生知识,在数学学习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体验。""体"意为亲身经历;"验"意为感受验证。体验学习,即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引导他们去感受、经历、思考,最终认识和掌握新知识。  相似文献   

19.
陈正顺 《广西教育》2004,(7A):61-62
传统教学的弊端在于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疲于跟随老师的思维,囫囵吞枣地吸收知识,这样的认知只停留在知识的表层。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数学结论形成的动态过程,获得丰富、深刻的认知体验,在体验中建构富有修改特色的知识体系,这样的知识才能深深地植入他的内心深处;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其素质和能力,才能在日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新的教学理念强调“体验学习”。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所谓体验是指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体验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通过体验与感受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那么,怎样切实让学生在经历体验中学数学,在亲身经历中真切地体验,获得直接的他人无法替代的感受和经验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