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唐末诗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实境”占其第十八品。在“实境”中融有“景”,融有“情”,更融有“理”。因其侧重点不同,所以“实境”在诗中可分为三类,即“景处之实境”、“人处之实境”、“心处之实境”。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风尚和对文章文质彬彬的要求等出发,论证钟嵘《诗品》之评陶诗并非是对陶的贬低,而恰恰相反,钟氏是南北朝时期陶潜的真正的但后来却被“误读”的知音。其评陶诗“源出于应璩”,并居陶于中品等,在当时既是对陶的扬显,又是对陶诗较为“中肯”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4.
六朝时期,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青年时期,人类的思想刚刚开始觉醒,没有成熟的环境和思想可以认识理解陶渊明的智慧,陶渊明不被接受显然是合情合理的。即便有像钟嵘这样的伯乐能够发现陶渊明,也是流于表面的认识,加之受到整个时代思潮的影响,因此《诗品》中将陶渊明置之于中品符合钟嵘本意,这也是文化大环境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诗品》中的“雅”有“高雅”、“雅正”、“雅”三种含义,钟嵘论诗时“雅”的标准亦可分为正标准、高雅标准、雅标准三种,且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现实针对性,在《诗品》一书中的地位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钟嵘作为批评主体,通过对《诗品》批评标准的确立,实现了作为一名优秀文学批评家、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的“诚实”,为今天文学批评界的迷惘,提供了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周甲辰 《都江学刊》2001,13(3):51-56
以于《二十四诗品》,无论是把它看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是把它仅仅归结为风格论或创作论,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理论漏洞和逻辑矛盾,从司空图整体的诗学体系出发,充分考虑作的创作意图,我们就会发现《二十四诗品》是对味外之味艰苦探索的结晶,是用形象化的方式所表述的艺术审美经验的24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8.
钟嵘《诗品》中的"滋味"说体现了其诗歌审美理论,在古代诗论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滋味"说吸收了前人"味"论的文艺思想成果,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五言为体、抒情写景的详切充分、追求"自然英旨"、"风力"与"丹采"的具备等方面,它对后世诗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古代的诗歌创作和批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对诗歌二十四种风格和意境的归纳,其思想内容与司空图对于生存的思考密切相关.虽然<二十四诗品>经常被当作一部集合体研究,但其中却集中体现了司空图的基本美学思想--冲淡.  相似文献   

10.
在诗品当中,司空图以形象精练的诗化的语言,精心选择了一系列的意象,其意象蕴含着理论家的生命体验并融合着道家哲学,构成了典型的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意境。而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意象选择、意象构成的意境结构及意象批评的基础三个方面对《二十四诗品》中的意象进行全面的分析,力图挖掘意象背后所蕴含的更深层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在整个东晋南朝时期,钟嵘是在审美坐标中率先对陶渊明做出相当中肯评价并予以较高定位的文学评论家。从《诗品》的"才尽""田家语"等评语中不难发现,钟嵘对陶渊明的评价与其审美思想的折中倾向之间具有某种关联。当然,这其中也包含着钟嵘在审美矛盾中的综合平衡与无奈选择。这种审美矛盾间接透露出他在审美趣味、审美表现和审美境界等方面所作出的权衡与规避。  相似文献   

12.
简评钟嵘《诗品》的滋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嵘的“滋味论”体现了他的诗歌审美理想,在中国诗歌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也存在着明显的形式主义倾向,我们要用批判的眼光来对待。  相似文献   

13.
“布白”本是艺术作品审美欣赏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更深刻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作品空白的部分,就是作者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透过己见部分去思考、去想象,从而获得对作品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在音乐、绘画、雕塑、建筑、文学等艺术形式中,历来都讲究布白的艺术,并将它作为艺术作品成功的重要标志。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这样称颂布白的好处:“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黄宾虹曾说:“作画如下棋,要善于做活眼。所谓活眼,即画中之虚也。”钟嵘《诗品》中也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语。空白和充实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它们和谐地统一于艺术作品的整体之中。在不损害客观事物本质,不减少艺术感染力的前提下,对所要表达的内容不是和盘托出,而是找出一个着力点,引一概万,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样,不仅使作品更富表现力,而且也更具概括性和含蓄性。  相似文献   

14.
司空图所作的《二十四诗品》是继《诗品》《文心雕龙》之后,一部重要的且取得很大成就的诗论作品。而《二十四诗品》取得如此成就除了作品本身清新自然的描写外,和贯穿于其中的道家思想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5.
详细分析清代前期学家和学如钱谦益、王夫之、王士祯、赵执信、厉鹗、纪昀、杭世骏、薛雪、沈德潜、袁枚、翁方纲以及康熙、乾隆等对司空图及《诗品》的论述和评价,可发现他们都肯定《二十四诗品》是司空图所作。如果对此不加重视,在没有确凿语气的情况下武断地否定司空图的作权,是不慎重、不严肃的。  相似文献   

16.
清初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中的《枝指生书宋人品诗韵语集》是传世本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另一传本.其中祝允明与冯梦祯跋语表明:一、司空图作《二十四诗品》之说在当时(万历三十一年)尚不流行;二、文献标题说明《二十四诗品》是由宋代流传下来.以王士祯为代表的清初诗家多认定司空图作《二十四诗品》之说,与他们维护钦定《全唐诗》权威性相关.他们虽见过祝允明这个作品,但多有意回避这则文献.  相似文献   

17.
“雅”与“怨”是《诗品》中诗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代表了钟嵘诗学理论的两极。对这两个美学概念的认识,是了解这部作理论体系的最直接的方式。试图从作、社会之间的关系及五言诗的发展情形来说明:雅与怨的标准的提出和完善,是诗的形式走向雅化的关键条件.  相似文献   

18.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以四言诗的形式描画了中国传统诗学之风格体系,其造境说理之模式显示出一种对诗歌意境追求的自觉。意境说之生成与中唐诗风之转变及禅宗的影响关系甚深,禅宗激发了诗人空灵悠远的诗境追求。《二十四诗品》机锋般的说诗方式也显示禅学理论对司空图诗学的深刻影响,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儒道释三教融合在诗学理论领域的一大创获。  相似文献   

19.
《诗品》以何定位曹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嵘的《诗品》是南北朝时代共识状态下的总结性的学评论,由于受时代审美观念的影响,钟嵘在认识上出现明显偏颇,将“改造章的师祖”的曹操置于“下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曹操诗歌的创作实践与南北朝的审美观念大相径庭,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钟嵘品评诗歌的标准太单一,只知贵族的华丽为美,不知民间纯朴也是美;只知渊雅典籍的雕琢之美,不知古朴质实的自然之美是更高一个层面上的美;只知个体的小情感动人,不知凝聚着时代精神的情感表达更能使人心魄摇荡。  相似文献   

20.
钟嵘《诗品》注释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诗品》某些语源出处等比诸家注本提供了更早的资料,并对一些词语和批评概念的内涵作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