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七巧板起源于我国唐宋时代。最早称作“燕几图”.19世纪初,七巧板流传到西方。被称为“东方魔板”(如图1).它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一个代表,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七巧板仅由七块组成。即五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但用它可以拼出多种多样的图形.近年来,全国各省、市的中考、竞赛题出现以七巧板为背景的一些有关面积计算问题.现举例说明. 例1(2002年山东济南市中考题改编)如图1,用一块边长为2的正方形厚纸板,做了一套七巧板,沿画出的线剪开.现用它拼出一座桥(如图2),这座桥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4;B.3;C.2;D.1.解析:仔细观察会发现:阴影部分的面积占大正方形面积的1/2,  相似文献   

2.
下面是用一副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你知道每一块板各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吗?乍一看,这道题好像无从下手,因为图中的7块板大小不一样,也就是说正方形并没有被平均分成7份,所以无法直接回答每一块板各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这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3.
七巧板起源于我国唐宋时代,最早称作“燕几图”.19世纪初,七巧板流传到西方,被称为“东方魔板”(如图1).它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一个代表,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七巧板仅有七块组成,即五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但用它可以拼出多种多样的图形.近年来,全国各省、市的中考、竞赛命题都以七巧板为背景,编拟一些有关面积计算问题.现举例说明.例1(2005年山西省)用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板,制成一幅七巧板(如图2①),将它拼成“小天鹅”图案(如图2②),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38B.176C.12D.34解析:仔细观察会发现:阴影部分的面积…  相似文献   

4.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个塑料袋丢弃在地上的面积约0.023 mZ ,如果100万个旅客每人丢1个塑料 能污染的最大面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3xl06m2 C.2.3xl护mZ ). D.2.3x104m2 普查方式的是( 中轿车所占比例 ). 同学们在各个路口观察记录了1小时 进行体检 中抽取部分成品试验 .乙A十乙C二310。,乙B和乙D的度数均为整数,且乙B ,则乙B可取的不同的值共有( C.4个D.3个 以原点口为圆心的00的直径 点表示的数是( C.正无理数 ). D.以上都不对 5.如图2(l),用一块边长为ZV百的正方形ABco厚纸 板,按照下面的作法做一套七巧板:作对角 线AC…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提出 七巧板是我国民间男女老少皆喜欢的一种拼图玩具,由宋代的“燕几圈”演变而来。七巧板用正方形薄板分截成七块几何图形,其七块图板聚合起来仍呈正方形(见附图1),分开后可拼排成各种象形和概括性较强的图形,其规则是拼出的图形必须由七块图板组成,不能多用一块,也不能少用一块。自清朝嘉庆年间养拙居士著有《七巧图》刊行于世,使七巧板广为流传,并且很快传到世界各地。在国外称之为“唐国”(TANGRAM),意即中国的图板。 七巧板又名“智慧板”。用七巧板进行拼图游戏,拼出各种变化多端的物体图形,不仅妙趣…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提出七巧板是我国民间男女老少皆喜欢的一种拼图玩具,由宋代的“燕几图”演变而来。七巧板用正方形薄板分截成七块几何图形,其七块图板聚合起来仍呈正方形(见附图1),分开后可拼排成各种象形和概括性较强的图形,其规则是拼出的图形必须由七块图板组成,不能多用一块,也不能少用一块。自清朝嘉庆年间养拙居士著有《七巧图》刊行于世,使七巧板广为流传,并且很快传到世界各地。在国外称之为“唐图”(TANGRAM),意即中国的图板。  相似文献   

7.
巧拼妙解     
很多同学小时候玩过七巧板,用七巧板拼过图案,知道在拼的过程中,任何一块七巧板都是可活动的,我们想把它放在什么位置,它就可以在什么位置,正是这个原因,所拼图案也就各式各样,千变万化.其实,平面几何里的不少图形,也可以看成是由七巧板拼成的,移动其,中的一块或数块,有时能很容易地解决问题.请看下面几例:例1图1是一块为矩形ABCD的场地,AB=102m,AD=51m,从A、B两处入口的小路宽为1m,两小路汇合处路宽为2m,除路外,其余部分种植草坪,则草坪面积为().A.5050m2B.4900m2C.5000m2D.4998m2(2004年济南市中考试题)分析:这三块似一块完整的冰裂…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的:1.通过七巧板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动手动脑的习惯。2.对所学内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进一步复习巩固。3.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两张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直尺、铅笔和剪刀。教师准备两张边长为29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剪刀、幻灯机等。技学过程:(一)导语:这节课请同学们都来参加七巧板游戏,看谁在游戏中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做的七巧板好,拼的图案多。(二)板书课题:七巧板游戏。1.做七巧板: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正方形纸片,手放在桌面上。老师教你们做七巧板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题目]有一块正方形棉田,面积是1公顷,如果把它的边长各增加100米,现在这块棉田比原来增加多少公顷?[一般解法]通过计算得出答案。因为1公顷=10000平方米=100米×100米,所以正方形土地的边长是100米,把边长各增  相似文献   

10.
一、验证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1.拼图: ①用七巧板拼成长方形(图1)。 ②将1号板平移到长方形的右侧,拼成平行四边形(图2)。  相似文献   

11.
剪拼正方形     
下图是两块正方形格子地毯的示意图,左边一块的边长是6,右边一块的边长是8,其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现在,请  相似文献   

12.
魅力七巧板     
七巧板是一种智力游戏,是由七块板组成的.而这七这块板可拼成许多图形(1600种以上),例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多边形,玩家也可以把它拼成各种人物、形象、动物、桥、房、塔,等等,亦可是一些中、英文字母.七巧板又名"七巧图""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它是由唐代的宴几演变而来的,原为文人的一种室内游戏,后在民间演变为拼图板玩具.现七巧板由一块正方形切割为五个小三角形,将其拼凑成各种事物图形,如人物、动植物、房亭楼阁、车轿船桥等,可一人玩,也可多人进行比赛.利用七巧板可以解释若干种重要的几何关系,其原理便是古算术中的"出入相补原理".  相似文献   

13.
七巧板起源于我国唐宋时代,最早称作"燕几图".19世纪初,七巧板流传到西方,被称为"东方魔板"(如图1).它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一个代表,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七巧板是由一个正方形分割成五个等腰直  相似文献   

14.
例1.某小区规划建设一块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绿地。如图1所示,以绿地的2个顶点为圆心,边长为半径,分别作扇形,把绿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小区现准备在图中阴影部分种植杜鹃,则杜鹃种植面积为( )平方米。  相似文献   

15.
[题目]有一块面积为4公顷的正方形试验田,如果把它的边长增加200米,那么它的面积比原来增加多少公顷? [一般解法]这块正方形试验田的面积是4公顷,合40000平方米,因为200×200= 40000,所以它的边长是200米。如果把它的  相似文献   

16.
七巧趣话     
七巧板(图1)是流传世界的中国古代益智玩具.它结构简单,却变化多端.下面就是一道颇耐人寻味的七巧板趣题. 有个玉石雕刻工匠得到一块玉材(如图2),它长为8,宽为6,内部中央又镶嵌一块天然的绿宝石样图案.玉的主人要求加工成两副七巧板,一副全用外围黄色部分的玉材,另一副全部用内部绿色部分的玉材,不许浪费一丁点儿的材料.面对如此苛刻的要求,玉石  相似文献   

17.
1情境创设,激发兴趣1)七巧板是我国民间一种古典智力玩具,用它可以拼出各种有趣的图形。教师演示七巧板拼图。2)让学生在七巧板中找一找有哪些学过的平面图形,初步感知几种图形之间的联系。由此引入课题: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复习。(在课的一开始,通过白板的文件链接功能,给学生演示七巧板拼图游戏,并让学生上白板来拼一拼,玩一玩。通过摆、拼七巧板,  相似文献   

18.
案例 从一块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铁皮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如下图).这块圆形铁皮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剩下的铁皮的面积占原来正方形面积的百分之几?  相似文献   

19.
说起七巧板,小朋友们并不陌生,它又叫做智慧板,是我国很古老的一种智力玩具。下面是一副七巧板:  相似文献   

20.
移板玩具     
下面给同学们介绍一个移板玩具的制作,它不需要特殊的材料和复杂的工具。不信你可以试试。制作:由1毫米左右厚的硬纸板上剪下一个边长为7厘米的正方形(图1)和一个外边长为7厘米内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框(图2)。在方形框上贴一层彩纸或涂上颜色。在另外一块硬纸板上画出1厘米见方的方格,并画出1~10十个移板的图形。将十个移板图形剪下,表面涂上颜色并标上1~10顺序号(图3)。用胶水将方框粘到正方形上(图4)。玩法:将移板放到框内(图5)。在框内移动移板使空白处由下面移到上面(图6)。为增加趣味性,可事先在正方形上空白处画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