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余秋雨说,他是在做学问做得感到单调窘迫沉重之后,在困惑中迟迟疑疑地站起身来,离开案头,换上一身运行的装束,开始他的“文化苦旅”的。 单单看目录,我们也许会把它看作我们常常见到的那种一般的又是正宗的游记,你看:《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三峡》、《庐山》……这不是游记又是什么呢?是的,《文化苦旅》是游记,是作者某年某月某日到某地的文字记  相似文献   

2.
这是继范志毅之后,全国第二例名人状告媒体名誉侵权案名人告负。有学认为,通过余秋雨的名誉权案,将公众人物应宽容对待舆论监督的思想传达给公众,“无疑是一个安全而有效的突破口”,以“法律苦旅”的跋涉姿态出现的余先牛,终于“牺牲”在中国法律成长的“苦旅”途中  相似文献   

3.
《文化苦旅》成书前后王国伟主持人的话:作家蒋子龙把编辑比作“水泥柱里的钢筋”,“光使劲,不露面”,“把自己的心血藏在别人的成绩里”。这个比喻既形象又确切。我们开辟这个栏目的目的,就是为了弘扬“把自己的,C血藏在别人的成绩里”的无私奉献精神。当然,优秀...  相似文献   

4.
如果我们可以把黄裳晚年游目骋怀于山川、古籍之间而写下的一系列充满文化慨意的散文作品叫作“文化散文”,那么《文化苦旅》则如异军突起,它以雄健的笔力、开阔的气象、磅礴的诗情及与诗情相交融的较为深广的文化反省,强有力地把当代中国的文化散文创作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这部散文集,以文学的方式探索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提出了一系列颇具深度的文化问题、命题和课题,高  相似文献   

5.
代玮 《出版参考》2014,(10):33-34
正畅销书,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商品"来运作,并在一段时间内在同类书的销售量中居领先地位的图书。《文化苦旅》从知识出版社(后改名东方出版中心)1992年3月的第1版,到2001年4月的第2版第1次印刷本,十年中累计印数为47.2万册,至今销量已突破百万册,成为文学类畅销书的一个代表。《文化苦旅》的畅销乃至常销,一方面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文化大散文"的写作方式在当时也是首创;另一方面也与编辑的挖掘、出版社的营销密不可分。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剖析《文化苦旅》缘何如此畅销。  相似文献   

6.
成放 《新闻实践》2012,(5):70-71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开一代散文新风,曾风靡一时。他在卸去了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官衔后,走遍神州山山水水,以一位文化学者的深厚学养和独特视角,用丰富的文化感悟力与艺术表现力,开展了一场人文遗存、山水风物与历史精灵的对话。尽管也有不同看法,但谁也无法否认这种融文化、历史、哲学、旅游于一体的文化大散文,是文体上的一个创造,是一个文化生态的改变,它所挖掘的人文景观和风景名胜的历史内涵和文化蕴藏,带给读者阅读和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7.
股市是个制造神话的地方,但也永远是消灭神话的地方。 被誉为“横跨文化界与金融界”的两栖大亨刘波在非典过后消失了,有人说他去了美国,有人说他去了日本;有报道说他欠债数亿,有报道甚至说他制造了40亿贷款黑洞。然而,他留下的只有那谜一样的留言:“无常本为有常。风动而心不动,才是众生身处浮云乱世的定力。佛佑我等,共避一劫。”  相似文献   

8.
在诗学研究的书斋化、诗歌创作庸俗化的今天,作者以“诗性文化”为关键词解读中国历史文化,让我们借此机会重温了中国诗性文化的精神之旅,接触人类原初的情感震撼,寻找民族生命的源头、大地深层的泉水。  相似文献   

9.
当我们把余秋雨作为一个思想者的身份来约访时,余秋雨愿意回答我们关于文化方面的一些问题。他最终选择回信的方式。在他看来,面对面,也许记者会误解他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可持续发展论》荣获了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本书虽然同博士生课程有联系,但并不是说只适用于博士生。工作繁忙的各级领导干部可以用较少的时间通过浏览本书而大作了解有关问题的概貌和动向,如能有时间阅读各章中的专栏,还能获得更多的信息;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把它作为一本引导人们的专著仔细研读,有可能对你关心的问题得到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和一些有益的启示;想继续钻研的同志还可以根据文中注明的文献进一步追踪原著,以求更深的掌握。本书在评介联合国有关文件、分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举例介绍…  相似文献   

11.
《全国新书目》2023,(11):127-129
<正>生物之美能够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培养我们的创造力,陶冶我们的审美情趣。本书旨在唤起读者对生命的敬畏之心、热爱之情、探究之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我们生活的世界满目万紫千红,扑鼻花香四溢,盈耳鸟语虫鸣,到处诗情画意。鹧鸪斑影鹧鸪飞唐末诗人郑谷有很多写景咏物的诗篇,风格清新,  相似文献   

12.
张栋 《新闻天地》2004,(1):38-40
刘波、诚成文化,对很多人来讲是两个黑色的名字,因为他和它曾经将他们抛上了天堂,然后又狠狠地将他们扔下了地狱。  相似文献   

13.
在全国图书行业,尤其是民营书业,提起北京风人松书店很多人都知道,业界人士都公认“风入松”是个京城叫得响的文化品牌。2005年3月,经过北京市工商局、商标局、消费者协会广泛征求意见和综合评定,通过了“风入松”为北京市著名商标的认证。成为民营图书业第一家被认定为首都著名商标的企业。学者的书店专家的服务风入松书店是由文人学者创办的现代学术书店,1995年10月北京大学及文化界的一群教授、学者怀着利用市场经济机制推进文化传播事业的理想,自筹资金在北大南门外开创了今天的风入松书店,这就决定了风入松书店自开办之日起,就是一个爱书、懂书和书的行家、专家开办的书店,办店人以自己的知识结构、鉴赏能力和学术造诣为读者提供引导阅读和帮助学习的服务,并从京城名校中聘请了三十多位教授学者组成顾问团。这些顾问都是各自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们站在学术前沿,为风入松提供最新、最权威的学术信息,使风入松与一般的商业性书店有了本质性的区别,广大读者在这里感受更多的不是商场、卖场的商业气氛,而是知识的海洋,学习的课堂和学术的殿堂,加之,与北大学术传统、北大精神的血脉关系,使书店从一开始就具有高品位的文化风格、浓郁的学术气氛。  相似文献   

14.
《孺子心迹》,是一部散文、游记、书评集,其特色是:紧紧围绕重庆的发展变化,如重庆的建设成就;重庆书的丰富多彩;重庆人的人生风采;以及歌颂祖国大好河山、人文景观而抒情写意。本书的作者初蓉同志,是个老出版人,其人生道路,既有过风和日丽的顺境,也经历过风雨迷雾的坎坷逆境。在蒙冤受屈的长期劳动过程中,他虽曾有过困惑与迷惘,但他从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获得启示:要经得起严峻的考验。所以他从未动摇过对党的信念和革命理想。他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座佑铭,激励自己老老实实地劳动。  相似文献   

15.
武汉晚报的《记者圆桌》专栏已刊出两年有余了。无论是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还是与读者沟通互动,每个被我约稿的同仁,都能获得表达的快感,用动人的文字来释放自己思索的美丽。  相似文献   

16.
鲍志华 《图书与情报》2011,(4):142-144,2,145
文章陈述了文澜阁《四库全书》抗日大转移及西迁过程,指出重建文澜阁《四库全书》抗战苦旅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每次收到《新闻与写作》月刊,那张封面总叫人爱不释手,想写几句话。 我觉得一家杂志的封面有如一个人的脸。初见一个人,首先看到的是他那张脸,是美、是丑、是端庄、是放荡、是严肃、是轻佻、是高雅、是猥琐,大体上可以从脸上看出来。 一家杂志要珍惜自己的面部。在封面的设计上要有所考究。通俗杂志或影视刊物放上一个美人头像,那是可以的。一家严肃的刊物如果以美人头来吸引读者,那就是自己贬低自己。而在封面上为某一企业做广告,印上几幅彩色商品图像,犹如在人脸上贴  相似文献   

18.
高梅 《声屏世界》2008,(10):34-35
2008年的电视荧屏,除了17天的奥运赛事,还能让老百姓强烈并持续地感觉“奥运就在我身边”的,当属2月28日18时在东方卫视开播的,由传媒集团出品的180集大型电视情景喜剧《奥运在我家》。作为传媒集团的首个奥运项目,《奥运在我家》创造了跨度最大、时间最长、播出平台最多等若干之最。该剧180集的篇幅分为两个部分,前155集展现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后25集则从奥运会开幕倒计时一周起播出,直到奥运会闭幕的第二天,带有新闻性、综艺性,  相似文献   

19.
李杉 《现代传播》2007,(4):128-129
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近年来,纪念长征胜利的活动和出版物浩如烟海,仅2005到2006年就出版和再版纪念图书达二百多种.人们熟知的革命历史事件已经由原来的追求教育意义和精神熏陶演变成各种媒体共同打造的文化热点,越来越多的崇高英雄主义和严肃历史渐渐地被民间化和生活化,在历史价值的基础上附加经济价值,欲望借助资本流动以及隐藏于其后的规则和制度的扩张,使得全民娱乐发展成为权力和资本共谋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刘朝报道:批评比创作热闹,这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坛有目共睹的事。继去年9月编辑《余秋雨现象批判》之后,湖南文学评论家余开伟(愚士)近日又编辑出版了一本《余秋雨现象再批判》。该书由湖南人民出版社推出,洋洋30余万言,从篇幅上看,《再批判》比《批判》更具有声势,更受人关注。在《批判》一书里,大到体裁、语言,小到构思、用典,甚至对“余秋雨其人”,批评家们都曾丝毫不留情面。但较《再批判》而言,这似乎还是算比较“温和”的。从收录的文章内容来看,《再批判》显得更加丰富和具有震撼力。该书开篇就以《余秋雨散文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