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自我适应社会能力的场所,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场所.而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学生知识获得的多与少、能力的高与低.人才创新、观念创新、教育创新、手段创新是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地理学科需要教师能够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观念和手段更新,如此课堂效果可大有改观.为此.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进行了许多积极而有益的探索.本文希望从地理课堂教学作为突破口,通过采取恰当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自我适应社会能力的场所,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场所,而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学生知识获得的多少、能力的强弱。人才创新、观念创新、教育创新、手段创新是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地理学科需要教师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观念和手段更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也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的主要场所,同样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提升学生素质水平的主要场所。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水平增长速度与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与否。本文作者从转变教育观念以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认真备课以期获得最佳的课堂效果;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把课堂"还给"学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尝试地理课堂教学多样化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加强科学教育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等几个方面做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阵地,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场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接受知识的多少。因此,地理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在地理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学生汲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课堂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教师教导学生的场所。因此,课堂教学成果的好坏决定了学生汲取知识的多少与能力提高的快慢。当代教育的客观要求是人才的创新、观念的创新、教育的创新与手段的创新,因此地理学科要转变教育观念,及时更新教学手段,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自我适应能力的场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与低。人才创新、观念创新、教育创新、手段创新是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地理学科需要教师能够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方法,讲究策略,实现教育观念和手段更新,从而达到课堂效果的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7.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阵地,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场所。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使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是摆在每一个地理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进行了许多积极而有益的探索。本文希望从地理课堂教学作为突破口,通过采取恰当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学生知识获得的多与少。人才创新、观念创新、教育创新、手段创新是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地理学科需要教师能够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观念和手段更新,如此课堂效果可大有改观。  相似文献   

9.
孔霞 《考试周刊》2014,(85):124+148-124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能力的主阵地,课堂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场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学生知识获得的多少、能力的高低。所以课堂教学不能只注重传授知识给学生,更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为此,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希望以地理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采取恰当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人才创新、观念创新、教育创新、手段创新是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地理学科提出的客观要求,地理学科需要教师能够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观念和手段的更新,只有这样,课堂效果才有可能改观。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到有用的地理知识。一、注重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标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倡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而教师要做地理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在组织整个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放下"师"的权威和架  相似文献   

11.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阵地,也是连接教师和学生情感的纽带,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新课程改革提倡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要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手段。本文将探讨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而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我们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和研究性学习理论,以“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从以往课堂上关注知识传授效果到现代课堂关注学生的参与能力的转变。传统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是教师的表演舞台,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现代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舞台,是引导学生个性发展的场所,是探究知识的场所,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一、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过程在  相似文献   

13.
探究式学习是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学习方式。一、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方式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以新的教育观念武装广大中学地理教师,使他们的教育思想随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进步,这是探究式教学引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关键。地理教师要努力促使自己变革教育观念,学习多学科知识,更新知识  相似文献   

14.
课堂是教师讲授知识的场所,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是培养学生思维素养和学习习惯的场所。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教与学的过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转变教学观念,不断钻研课本知识,更新课堂教学知识,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巧妙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课堂是教师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最重要的场所,它既是最能展示教师的知识功底、文化底蕴、能力才华的地方,又是最能暴露教师教育观念的新与旧、教学手段的优与劣、教学效果的好与坏的场所。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的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灌输器,学生是储存容器:教师在课堂上口干舌燥、照本宣科,而学生却是不知所云。教师  相似文献   

16.
大学的课堂是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平台,是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也是学生学习知识、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的最佳场所。因此,如何在课堂上讲好课并组织和指导学生听好课,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是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育人实效的关键所在。为此,教师应从转变育人观念(前提)、改革教学内容(基础)、创新教学方法(关键)等三个方面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地理教师一定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首要任务。精心备课,用心设计教案,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高中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高中地理教师要精心备课;高中地理教师要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高中地理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多样性;高中地理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五个方面进行了详尽地阐述了如何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玉玲 《甘肃教育》2011,(24):41-41
新课改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树立创新精神,加强协作意识,提高科学素养。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主要场所是课堂.因此,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主渠道,也是实施新课程教育的主渠道。本文主要讨论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如何组织与实施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9.
赵素敏 《学周刊C版》2014,(6):166-166
数学课堂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训练技能,也提高了能力,课堂就成为学生能力形成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课堂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教师,而且与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密切相关。所以,一节好课,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在师生之间形成互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当中。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课堂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训练技能,也提高了能力,课堂就成为学生能力形成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课堂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教师,而且与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密切相关。所以,一节好课,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在师生之间形成互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学生的参与度就成为衡量一堂好课的重要条件,没有学生的参与,就没有问题的生成,就不会有学生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