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一直有英才情结,教育与优绩主义密切相关。实践中教育优绩主义促进了学校的繁荣,但也异化了教育的本质,并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超越教育优绩主义不是抛弃或废除优绩主义,而是不能简单地把“才能加努力”作为“成功”的最佳策略,应在承认人类天赋的不完美和后天环境的不确定性基础上,通过不断改进政治和社会制度安排,以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得充分且适合的教育,享有体面的工作和有尊严的生活。从实践出发,在教育公平与优绩主义之间,合理的选择只能是坚持教育公平的理想,并正视精英阶层居于统治地位的现实。教育改革的应然取向不是完全抛弃或废除优绩主义,而是要使优绩主义的运作尽可能地合乎教育公平的理想,以便在追求教育公平的理想与优绩主义的现实之间保持恰当而持久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立足于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孔子管理思想中"举贤能"的内容相结合,通过阐述其中所蕴涵的关于选拔人才的方法、标准、原则等,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求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反智主义是一种反对或怀疑理智、知识以及知识分子的社会态度或倾向。在当前我国教育领域,它主要表现为“泛工具化”、“泛兴趣化”、“泛情感化”等形式。其根源在于当代中国社会作为“专业社会”面临着知识权威的失落、作为“市场社会”导致了对实利的过分崇拜、作为“政治社会”呈现出对知识价值的贬抑。要超越反智主义的限制,就需要回归教育本身,以理智自主为根本目的,促使个体真正从自身出发获得对有价值事物内在利益的认知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公民教育必须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进行反思。不同意识形态的环境论决定了培养公民的取向。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在环境问题上都各有主张:自由主义强调个人权利,并没有承认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与自由主义相比,生态主义与保守主义具有更多的相似性,但是保守主义却根据的是人文历史而非自然历史。生态主义超越二者之处在于将自然本身作为目的,并且强调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公民教育对待环境问题不能仅仅以自由主义或者保守主义的态度去看待,而需要生态主义作为理念支撑。  相似文献   

5.
6.
教育公正:超越管理主义的教育制度伦理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管理主义的影响,教育制度的设计往往过分强调教育的工具理性,忽视教育的目的价值;追求教育效率,忽视教育公平;崇拜市场在教育中的作用,虚化政府的教育责任,从而导致教育的不公平现象。只有超越管理主义,引入伦理学的视角,才能真正建立教育公正的原则,实现人人享有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7.
本质主义教学理论及其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质主义教学理论以是什么?的提问方式试图在人之外去寻找一种实体化的本体作为教学终极目标的思维方式。它在本体论上的形而上学预设、把教学分解为由若干要素的思想方法和对认识主体的消解,导致教学的抽象化和价值理性的缺失。教学具有鲜明的意向性、情境性、生活性、智慧性。作为对教学活动的把握,教学理论要超越单纯地追求知识理想的思维向度,实现实践转向。  相似文献   

8.
正是在对形而上学或柏拉图主义实在论批判的基础上,尼采的视角主义形成了。根据这个思想,任何对实在或存在的解释都关联生命的视角主义条件,我们不可能在人类的视角和解释之外寻找和认清这个世界及其价值,所有一切都是围绕着我们的利益、兴趣以及生活方式进行的。尼采的视角主义既避免了实在论预设,也没有走向相对主义;仅仅将视角主义看成一种认识论思想,肯定会错失这个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9.
发展主义是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目标的社会发展观,其弊端在于思维范式的形而上学化、社会发展主体的虚幻性和发展目标的乌托邦构想。只有通过解构形而上学思维范式、消解抽象的主体、扬弃资本力量等路径,才能真正走出理论困境,实现理论超越。  相似文献   

10.
孔子"游"的教育精神的实质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既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的状态,是对教育中唯智主义和反智主义各执"两端"的中和。唯智主义和反智主义是我国当前教育中出现的两种不良知识学习观。前者走进了知识的死胡同,以苦学为原则,通过记诵和机械训练等方式掌握知识的细枝末节而忽视了知识内在智慧和人文价值;后者则以玩世不恭代替了生命的严肃,以鄙视知识,藐视权威,消解责任以取得表面上的"超脱"。这两种知识学习观的救治可以从孔子"游"的教育精神中获得支持。  相似文献   

11.
孔子"游"的教育精神的实质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既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的状态,是对教育中唯智主义和反智主义各执"两端"的中和。唯智主义和反智主义是我国当前教育中出现的两种不良知识学习观。前者走进了知识的死胡同,以苦学为原则,通过记诵和机械训练等方式掌握知识的细枝末节而忽视了知识内在智慧和人文价值;后者则以玩世不恭代替了生命的严肃,以鄙视知识,藐视权威,消解责任以取得表面上的"超脱"。这两种知识学习观的救治可以从孔子"游"的教育精神中获得支持。  相似文献   

12.
物理主义与实用主义,是现代教育学的两种重要哲学取向。前者促进了教育学体系的结构化与科学化,有利于人类对教育理论的认识、把握与迁移。但由于其过于追求普遍真理,而有贬低个体的知觉与经验的倾向,导致了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后者重视社会需要、价值与实践,但容易陷入利益、功用与绩效主义泥沼。二者存在的共同问题,在于背离了人的生命存在与精神世界。生命主义将超越物理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局限,为教育、人,知识与人的社会化提供了新的解释。其教育学学科立场在于:人的本质即生命的冲动、历史与境遇的绵延;知识是生命绵延的重要成果;社会化即是生命绵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从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涵义、理论原则入手,深入分析了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理论困境,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以辩证的思维方式,在本体论问题上,在个性与社会性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方面超越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对立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15.
苟子所处的是一个新的政治秩序形成的转折点,所以,与孔孟比,苟子对于理想的秩序以及儒生在这个新秩序的建构和发挥的作用上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优绩主义是现代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正义观念,主张在教育中以个人的智力和努力作为资源分配的原则,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优绩主义主张开放教育机会,实现了教育的形式平等。以优绩为标准的分配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的合法性,体现了道德应得。优绩主义肯定了自由意志,给予了个体改变命运的希望。但在现实中,优绩主义对教育公平的承诺沦为了空头支票,并且激化了教育内耗。优绩主义给大多数人打上了“失败者”的标签,造成一种文化上的羞辱。优绩主义塑造了“公正世界信念”,一味迎合社会现实,掩盖了结构性不正义。教育要想从“优绩的暴政”中突围,必须营造宽容的文化氛围,接纳多元的价值追求。同时破除公平即正义的观念,超越教育公平的话语。最后要承认教育的限度,不能仅把教育视作利益分配的工具和阶层逆袭的杠杆,使教育回归育人初心。  相似文献   

17.
公共性无疑是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石和实践根本。但是以"效率"为核心追求的管理主义公共管理随着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和深入,其公共性危机越来越成为必需反思和超越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原子主义和整体主义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渗透着原子主义思想的传统教育在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而强调关联、和谐、宽容的整体主义因其对时代气息和精神的符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整体主义从教育目标、义务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及教育、人与社会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对当代教育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9.
美国教师教育中的专业主义与解制主义之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教师教育中存在两派观点:专业主义和解制主义.专业主义者认为教师应该具有近乎完备的学科知识以及教育技能等,教师需要通过教育培训机构严格培训获得职业证书.解制主义者认为,教师的学科知识和口才最重要,其教学技能可以在实践中获得,教师不必非要通过教育学院培训不可.这两种思想围绕如何获得优秀教师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文章对两种思想进行比较,以图激发教师教育改革思想.  相似文献   

20.
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出发,高水平大学博士生招生中对申请者的评判和选拔,实际上是一种多重制度逻辑下的组织挑战和政治博弈。其中,(制度化的)学术精英主义、协商式的科层制以及社会和教育公平,共同构成了博士生招生中相互制约又紧密联系的差异化结构,影响并形塑着教师对于“优秀”的评判标准。探讨多重制度逻辑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分析和理解当前“申请-考核”制的运行机制与主要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