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最基础、最根本的内容,更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这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一种共识。许多教师也已经认识并注意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两者的圆融。但是,这种探索与尝试许多时候还停留于形式。如何走出重围,摆脱尴尬?笔者谈一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广大教师共勉。  相似文献   

2.
陈建翔博士说过:“当孩子忘我地投入地做一件事的时候,他(她)就是天才。”杨胜利教师认为:“浓厚的兴趣超过一百种良好的教学方法。”可见.兴趣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能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作为教学多年的语文教师.笔者现在谈谈自己在课堂情境教学中的做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发生冲突非常普遍,尤其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一个个个性十足,他们对教师有一套自己的判断准则。当他们觉得这个教师的想法与自己一致的时候会百依百顺,否则便会百般刁难,甚至对着干。怎样正确地应对和处理师生的矛盾和冲突呢?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和教学效率呢?笔者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一、"巧"管理  相似文献   

4.
论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教学规律是教学活动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要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与优质教学,必须认真严格地遵循以下三条规律:第一,"先学后教",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然后针对学生阅读和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第二,"先教后学",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必须先教后学,但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教学生学会阅读和学会思考上面。第三,"温故知新",新知识的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原有知识,所谓温故知新,没有"故"哪来"新"?这也是教学的一条规律。  相似文献   

5.
习题教学是巩固概念、规律的学习,是物理学习中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是学生提升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的学习,在整个物理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作用;问题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当我们走进课堂听课的时候,却发现有部分教师的习题教学仍采用“一言堂”讲授式的教学策略,即一份提纲或作业从头讲到尾,或者就题论题程序化地进行物理习题的教学,在处理习题的时候往往是教师读一遍题目,没有留过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考,马上根据教案或自己的思路一讲到底,  相似文献   

6.
马玲 《教师》2012,(12):43-43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他们在此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能力,从而逐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教学反思对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优化教学效果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数学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常反思,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呢?本文结合自身经验,谈点看法,与同行共研。一、统筹兼顾,把握整体,  相似文献   

7.
英语教学反思是指英语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认识对象所进行的全面深入的审视、思考、分析和总结,从而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重构自己对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基本看法。教学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责任感是教师自觉进行教学反思的前提,顽强意志是教师坚持进行教学反思的保证,良好的反思氛围是教师深入进行教学反思的必要条件。考尔德希德说:成功的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学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在现代语文教学理论中,对话既是教学的一种形式,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目的。如何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笔者就中学语文对话教学谈一谈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9.
一、如何反思1.通过回顾自己做学生时的经历来反思。自己过去的学习经历成为了自己教学实践的镜子,这样很自然地把我们的教学和现在学生的经历联系起来,考虑他们的感受、情绪、思维与行为。2.通过对自己教学的回顾进行反思。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与小组合作  相似文献   

10.
黄菁 《华章》2010,(34)
目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生态意识薄弱,认识不足的问题.例如:对于刚刚发生过的玉树地震、海地地震、西南干旱、重庆暴风雨、北方气温偏低等严重生态问题,当地球面临危机,当生命面临威胁时,有的语文教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只是立足于课本,讲教材,赶进度,以完成教学任务.对新近发生的事情却置若罔闻,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与课本无关,简直就是浪费时间,不如多讲课文,多做点题.可是我们都知道,语文来自于生活,语文是生活的外延.与实际生活相脱节,只是舞文弄墨、咬文嚼字,这也和语文的人文性相违背吧.那么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理文本的时候如何渗透这种生态意识呢?中学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实施生态文学教学.尽管我们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刚刚起步,但是总归要迈出第一步.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脚步的不断前进,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和深入之中。如何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突出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现阶段广大教育工作者苦苦追寻的目标。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在现代教育教学中不迷失自我;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满自信;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客观公正地认识自我。但是,当在课堂中所提出的问题无人回应的时候,当在讲台上夸夸其谈而学生们却一片茫然的时候,当学生对课堂发言讨论无动于衷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相信大多数教师都曾经遇到过类似的尴尬场景,并且这一现状正在困扰着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们。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首先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学,然后再教他们如何学,使之会学,形成自主的学习能力,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谈谈自己的认识。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传统的"满堂灌"教学僵化呆板、缺乏活力,教师要转变教育  相似文献   

13.
正一、现状与问题:教师忽略课堂教学中动态的"水到渠成"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课前备课的时候,设计问题的内容总是过于细致,细致到教学流程的亦步亦趋,细致到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对话句句斟酌。课堂中,教学行进的过程都被教师一一规划。当学生的反应与教师预设的回答有所出入时,就千方百计地把他们的思绪"拉"到自己预设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4.
李思(华中师大一附中光谷分校教师):王老师好!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和你一起探讨关于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的一些问题。我经常遇到一些语文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朋友,当问他们"什么是语文"的时候,他们的回答往往是语焉不详、各不相同的,他们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尽管大致的方向一致,但到了更细的定义却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5.
正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最基础、最根本的内容,更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这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一种共识。许多教师也已经认识并注意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两者的圆融。但是,这种探索与尝试许多时候还停留于形式。如何走出重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上课之前,要精心准备,有着自己一定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往往也有设计不到的事件和问题,如何处理这些事件和问题,这与教师的教学理念、自身素质、教学经验和教学机智有着很大的关系,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是教师大显身手的时候,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17.
高小燕 《考试周刊》2012,(71):174-175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坚持生本原则,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要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能把学生看做是简单的认知体,而要把他们看成是有完整生命的人。  相似文献   

18.
正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阶段),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当然,这时只靠学生自己读书和思考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所以,教师的教学依然是重要的,但是,教师一定要针  相似文献   

19.
曾读到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的一篇文章.在谈及教师应当如何研究学生时,他作了这样的概括:“教学即倾听.倾听学生解释他们自己的思想、反思他们自己的体验。教师倾听学生的过程.既是研究学生的过程.又是与学生合作探究知识和生活的过程。”确实.经过几十年教学的历练.笔者的课堂感受及教学体验尤为强烈。本人深知:在课堂上善于倾听.从倾听中...  相似文献   

20.
管笛 《考试周刊》2014,(98):42-42
<正>新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成为新课程理念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下面我结合个人教学实践,从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方面说说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