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藤野先生是鲁迅为数不多的恩师之一。后收入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1926年在厦门大学执教时的作品。距离日本留学时期已经20余年了,鲁迅追忆当时自己的生活片断,从饱含情思的追忆,塑造了一位日本医学教师的感人形象。这篇散文涉及到作者留学日本时期的经历、弃医从文的转变过程,同时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有研究鲁迅生平思想的价值。这篇以恩师为文题,以怀念师长为旨意的散文,以平和悠远的情调,真挚深沉的感受,刻骨铭心的记忆,追述了藤野先生崇高的品质,表达了对一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  相似文献   

2.
术上仕元工认对目c揭开了“鲁迅先生为什么把‘纪念’写作‘记念’的谜底。”他说:“原来,日本人使用汉字写的广nidn,一律都作‘记念’。如所周知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留学日本,显然他受日本文化影响比较深,以致中国通用的汉语词汇,其写法都往往与传统写法不同。这‘记念’就是一例。”他呼吁有关部门予以改正,以免“产生负面作用”①。我对宋先生的治学精神和维护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责任心深感赞佩,但对他得出的结论却不能同意.理由有其一,如果鲁迅先生真的是受日本文化影响较深的缘故而将“纪念”写作“记念”,那么为什么在写作时…  相似文献   

3.
马一浮书品、书论及学术生涯评述刘光明马一浮先生,名浮,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叟,或蠲戏老人,浙江绍兴人,生于1883年,卒于1967年。马先生学识渊博,学贯中西,青年时代留学美、日诸国,通习英、法、德、日、拉丁文,于西方学术、文艺颇多造诣。中年后潜心...  相似文献   

4.
今年初,侄女阿兰到加拿大留学.住在玛丽太太的家里。两个月后,她说忍受不了玛丽太太的小气,要搬出来住。玛丽太太的父母都是我们村的。他们在青年时代到了加拿大,入了加籍。玛丽在4岁时,曾随父母亲回海南住过半年,因此现在还会说“吃饭”,“睡觉”等几句海南话。玛丽太太的老母亲已80多岁.很怀念海南家乡过去的生活,因此她母女俩去年返乡探亲时,说要在村中选一个年轻女性到加拿大留学.  相似文献   

5.
萧友梅(1884—1940)原名思鹤,字雪朋,广东香山(中山)县石歧镇人。他童年时在澳门读书,后到广州时敏学堂就读。毕业后前往日本留学,考入东京高等师范附中。萧友梅在少年儿童时就喜欢音乐和唱歌,所以又转到东京音乐学校的唱歌班,读至毕业为止。他初到日本留学是自费的,过着比较艰苦的生活。后来取得广东省官费留学生名额,他又再进东京帝国大学专攻教育学,到1909年才毕业,可见他在青年时代就勤奋学习,很有上进心。  相似文献   

6.
我的房东     
①我在新加坡留学时的房东先生是一个很独特的人。②他很富有,又很贫穷;他很慷慨,又很吝啬。③他拥有一幢价值36万美元的两层花园洋房,十几万美元的股票,二万美元的汽车。退休前他是电子工程师,收入很高。退休后他每月拿退休金,还时不时地赚些外快。他无子无女,独身一人。所有这一切都显示他是一个富有的中产阶级人士。  相似文献   

7.
沈兼士(1887——1947)先生,浙江湖州下昂竹墩村人.青年时代,与其兄沈尹默同赴日本东京留学.在东京时,曾随章太炎先生习音韵学.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辅仁大学执教,在语言文字学的研究上有许多建树,包括对汉字的形体结构及六书理论的研究,对音韵学的研究,对训诂学的研究等,尤其是对“语根字族”——同源词的研究,曾受到学术界很高的评价.蔡元培、郭沫若、杨树达、陈寅恪、魏建功、吴承仕等都曾与之切磋.沈兼士先生的著述收于《段砚斋杂文》、《沈兼士学术论文集》.  相似文献   

8.
《海外求学》2004,(15):42-43
在当今的留学市场上,客户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李明先生来到我们公司咨询时大概三十五六岁的样子,气质谈吐都很不错,他想申请英国的研究生课程。很显然,EF并不是一所大学,没有办法提供他所需要的研究生课程。如果一个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就可以直接申请英国大学,不一定要读EF的语言课程。但是在和他的交流中我慢慢了解到他是一家大型外企驻上海机构的销售主管,  相似文献   

9.
保定市幼云学前教育中心是以老一辈教育先驱者陈兆雯先生的别号命名的。陈兆雯先生,别号幼云。早年在日本留学时加入了孙中山先生组织的中国同盟会。毕业后,受孙中山先生委托,归国担负组织中国同盟会河北分会的使命,陈幼云先生沈毅果决,富革命思想,以天下为己任,挺身谋国,办学校,改良教育,创办育德中学。  相似文献   

10.
到德国留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深深地感到,在这里许多事情与我们在国内读书时不相同,从选专业到入学考试,读专业到就业等等。写出我的这些感受,给将要到德国留学的朋友一些小小的提示。 到德国留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多学点知识,毕业后能够有更好的就业机会。然而大家都知道,德国的学位比较难拿,而且学制也比较长,在德国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相似文献   

11.
叶隽 《神州学人》2002,(6):42-42
国家派遣留学最重要的调控方式就是通过经济手段给予资助,但个人如何使用和调控这个重要的手段,其实很值得研究。这方面,陈寅恪先生堪称“范例”。陈寅恪从13岁开始,即随兄长陈衡恪东渡日本求学,直到36岁时,接受清华大学聘请,从德国归来出任国学研究院导师,前后有24年时间,其中负笈海外的时间大约有18年,在留学生中可谓经验丰富。但长时间的在外学习固然是一件好事,却必须以坚强的经济实力作为基础和后盾。当初,青年学子陈寅恪是如何完成留学经费的筹措,奠定以后的学术事业基础呢?我们不妨来翻翻他的“留学经济帐”。陈寅恪的…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史上,鲁迅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解放和民族复兴的事业。青年时代在日本留学时,就写下“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样沉雄勇毅、气壮山河的爱国主义诗篇。临终前两天,他在《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中,还表达了“爱护中华”、“恐其衰微”的忧国忧民之情。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是跟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的。他走的是一条从爱国主义到共产主义的光辉道路。  相似文献   

13.
俊江 《海外求学》2004,(11):8-10
日本留学考试实施已有两年,日本的高校对这项考试成绩持何种态度?中国学生应该怎么参加这项考试?这些,都是准备赴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十分关切的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日本驻华大使馆一等书记官岩佐敬昭先生及留学咨询员和田广幸先生。  相似文献   

14.
吴铭 《高中生》2013,(16):8
鲁迅尊敬老师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直很尊敬。鲁迅17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先生。1902年至1909年,在东渡日本留学期间,他经常写信向寿先生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  相似文献   

15.
咨询台     
如何补办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编辑先生:我是日本留学归国人员,准备在北京就职,回国时没有到大使馆开《留学人员证明》,请问该怎么办?谢谢!杨志军  相似文献   

16.
侯仁之先生自青年时代求学燕园起,直至耄耋之年时,在学术研究中始终遵循开创的精神、开扩的视野、开放的胸襟三大治学原则。这使他成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界一株永葆青春的不老松,始终充满激情与活力,每项成果都闪耀着创见与新知。  相似文献   

17.
《音乐世界》2010,(10):146-147
初次见到中村先生时,深深的感受到:啊,中村先生果然是典型的日本人!作为资深的造型师,中村先生自然把自己打点得非常到位。  相似文献   

18.
《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是鲁迅回顾自己1902年赴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学习本文我们要引导学生同鲁迅一起走进那段特殊的岁月,感受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伟大人格,了解鲁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而不屈奋斗的心路历程,学习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时以多角度、多层次的读为线索,就像品味陈年佳酿,让学生自主地用情来朗读,用心来体悟。  相似文献   

19.
我教《在仙台》中的“物以希为贵”江苏吴春华《在仙台》一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早年留学日本,在仙台学医时,教师藤野先生给他以真诚的帮助和不倦的教诲,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尊敬和感激。许多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往往都着重讲解藤野先生“教我学医”的三件事,而对课...  相似文献   

20.
保罗·特纳先生是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馆教育文化处的主任,从特纳先生在接受作者采访时的话语,我们可以了解加拿大的留学政策和加拿大官方积极推广其教育的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