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最简单的生命形式。它们专门寄生于其他生物体,病毒必须借助于其他生物的活细胞才能增殖。因此,病毒有了生命和非生命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病毒虽小,但对动物、植物等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某种小小病毒的流行,甚至会让许多物种遭受灭顶之灾,即使是掌握了高科技的人类,面对如SARS和禽流感等病毒时,也是如临大敌。病毒这个小东西为何难对付?难就难在如何确定有哪些病毒,是什么病毒在作怪。只有先把它识别出来,才能对症下药,所以对病毒进行分类是制服病毒的第一关。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手段。对生物的分类是…  相似文献   

2.
病毒虽然祸害无穷,但它却是地球上最简单,最微小的一类生命物质,介于生命与非生命之间。人类正在探索这种奇妙的生命形态,寻找它们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4.
在1950年代的经典电视喜剧《蜜月期》(The Honeymooners)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布鲁克林的公共汽车司机Ralph Kramden大声地对妻子Alice说道:“知道吧,我明白你多么容易感染上病毒。”半个世纪之前,连Kramden家这样的普通人都有一些病毒方面的知识——知道病毒是疾病的微型使者。不过几乎可以肯定,他们并不确切地理解什么是病毒。不论在当时还是现在,像他们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发现一种巨型病毒,这种病毒比地球上所有细胞生物都古老,所以它可能是地球上所有细胞生命的祖先。  相似文献   

6.
黄力  薛宏 《科学中国》2000,(3):47-49
1982年春,美国伍兹霍尔(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的科学考察潜艇“爱尔文号”驶向东太平洋海底深达2600米处的一个高压热溢口,寻找生命的痕迹。溢口处,灰白色液体奔涌而出,仿佛来自地球深处的炊烟;溢口附近漂浮着一些羽状软体动物和似由微生物形成的菌膜。“爱尔文号”用机械手采集了一些菌膜,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不久,利(J.Leigh)博士等从这个来自似乎是生命禁区的样品中分离出一种球状微生物,它能够生活在20000千帕(200大气压)、90%:以上的高温高压环境中,通过将CO2还原为甲烷而生存。利博士以这次科学考察活动负责人詹纳斯(H.Jannasch)的名字,将其命名为詹氏甲烷球菌(Methanococcus jannaschii),这是一类被称为古菌的生物。  相似文献   

7.
8.
病毒起源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娜 《百科知识》2002,(12):27-27
病毒从何而来?这是生物进化问题上一个至关重要的研究课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悬而未决的问题。科学家们最有代表性的做法是从病毒与细胞的相互关系方面寻找蛛丝马迹。实验表明:病毒感染进入细胞的只是它的核酸部分,而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留在了细胞外。  相似文献   

9.
10.
目前,病毒已成为困扰计算机系统安全和网络发展的重要问题。掌握了计算机病毒的知识,一旦遇到计算机病毒就不会“闻毒色变”,只要对电脑病毒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并肇握一些防毒知识,就完全有理由让病毒远离我们。  相似文献   

11.
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这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在此,我也想提出一个类似的问题:是先有细胞还是先有病毒?  相似文献   

12.
杨欣 《百科知识》2001,(10):19-21
一个形象的说法是,一只蝴蝶在美国的纽约上空扑扇了几下翅膀,几个小时或几天后,在亚洲的东京就可能演变为一场强烈风暴。它说明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某地一个小小的事件或原因,就可以引起另一地一种严重的后果。但是这种因果之间的过程人们却很难或无法知道。  相似文献   

13.
一种称为病毒治疗的新技术,采用“以毒攻毒”,用病毒去攻克癌症。  相似文献   

14.
几十亿年以前的宇宙太热因而生命无法存在。亿万斯年以后,宇宙将变得寒冷而且空空如也,以致无论多么聪明的生命都将消亡。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的传统理论之一是,艾滋病病毒(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T细胞(白细胞的一种)并使其消耗殆尽。由此可以知道,艾滋病病毒对人体免疫系统有强大的攻击力。但是,艾滋病病毒是如何把这种攻击力发挥到极致的,却有不同的研究并得出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百科知识》2004,(4):22-23
就在一个世纪前,科学家们还相信传播疾病的微生物是细菌。但人们很快发现,这并非答案的全部。荷兰植物学家马蒂纳斯·拜耶林克发现,从染病植物中提取的汁液在被过滤所有已知细菌后仍能使健康的烟草植株染病。1898年,拜耶林克宣布他的解释:存在一种他称之为“contagium vivumfluidum”(后来这一名称逐渐演化成“virus”,源自拉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4):I0003-I0004
<正>[导读]虽然经由通电而复活的弗兰肯斯坦只是科幻小说,但这种"食电细菌"却是真真实实的,随处都可能蹦出来。有一种细菌与地球上的其他任何生命都不同,这种细菌靠最纯形式的能量——电子为生,它们吃的、呼吸的都是电子!它们无处不在。在地上插一根电极,输入电子,它们就会赶来:它们是以电为食的活细胞。找到它们的方法很简单,把一些灰尘放在盛满水的浅盘子里,轻轻旋转,尘土就会分开。如果没有分开,很可能就是被细菌生成的"电缆"连接在一起。虽然经由通电而复活的弗兰肯斯坦只是科幻小说,但这种"食电  相似文献   

18.
地球上的生命最早是以单细胞的形式出现的,后来才进化出多细胞生物。最早的单细胞生物出现在大约35亿年前,而多细胞生物出现的时间则要晚得多,最新的研究表明,最早可能出现于大约21亿年前。  相似文献   

19.
20.
人们一直担心科幻故事里可怕的生物机器人有一天也许会变成现实。 英国南部南安普顿大学的克劳斯彼得罗纳主持的最新研究或许会给世界带来一场震惊:工程师发明了一种由活细胞控制的机器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