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讯     
<正>我国首个"双师型"职教师资博士学位项目获批近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申报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培养项目"正式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该项目是我国首个"双师型"(具有教师和技师资格)职教师资博士学位培养项目,填补了我国在职教师资人才培养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从国际比较角度看“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前,我国虽已建设了一批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和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并多次提出依托高等工科院校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但职教界对“双师型”的含义还十分模糊,对高等工科院校开展职教师资培养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基于中德两国政府合作在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开展的“职教师资培养项目”,提出“双师型”的内涵,研究“双师型”职教师资的素质结构,以确定其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从国际比较角度看“双师型”职业教师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虽已建设了一批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和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并多次提出依托高等工科院校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但职教界对“双师型”的含义还十分模糊,对高等工科院校开展职教师资培养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基于中德两国政府合作在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开展的“职教师资培养项目”,提出“双师型”的内涵。研究“双师型”职教师资的素质结构。以确定其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适应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与质量都亟待提升。高素质高学历的“双师型”职教师资缺乏则成为最大瓶颈,尽快布局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单位,充分发挥高素质职教师资培养主渠道的作用是当务之急。为此,文章提出三个对策:一是开展部省共建,突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中的主体作用;二是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申报教育博士点开辟“绿色通道”,开创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新局面;三是大力推进深化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探索建立“本硕博”连读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做事低调,为人谦恭.这是孟庆国给记者留下的最初印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身后的这所学校所张扬出的蓬勃生机. 2013年新年伊始,继2012年3月教育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正式合作共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以来,喜讯再次传来,学校申报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培养项目"正式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我国首个"双师型"职教师资博士学位培养项目,填补了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6.
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工作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完成了从建国初期主要面向中等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培养专业技术教师到现在面向职业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培养制度、培养机构、培养模式等都发生了重要变化,使得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工作更加有符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针对性,“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的科学性明显增强,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双师型”教师培养职能向专门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要求,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应体现学术性、职业性、师范性融合,教、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与理实一体等特征.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自动化专业依托吉林省职业教育教师教育联盟,以职技高师院校、企业、中职学校为主体,三方在明确“双师型”职教师资内涵和开发教师能力标准的基础上,共同构建“三平台、四层次、五证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职业性、师范性、技术性”的办学特色,强化职教师资专业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中高职和相关企业“双师型”人才匮乏,现有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难以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并进的目的。云南师范大学与云南省部分高职院校合作开展“3+2”双专业职教师资一体化人才培养,立足“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需求,注重职教师资质量并凸显职业教育特色,是基于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要求的一次创新。文章通过梳理近年来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并通过问卷调查对“3+2”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进而提出发挥地方政府引导作用,完善招生机制、质量监测评估体制;加快技能人才保障机制建设,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加强教资培训平台建设,实施1+X证书制度;促进“多元”育人,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创新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9.
培养“双师型”师资是由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根据职教“双师型”师资整体专业素养的特点和职教“双师型”师资个体专业素养的特点,探索培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双师型”师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关键在教师。职业教育师资应从"双师型"教师发展到"一体化双师型"教师。本文分析了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阐释了"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内涵,介绍了职技高师为了培养"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开展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目前举行首届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双师型"职教师资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标志着我国"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进入一个崭新阶段。近年来,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问题已得到缓解,但博士学位的"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仍是空白。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加大投入,尤其是在国家示范校、骨干校建设中,具有职教特  相似文献   

12.
探索高职起点的"3+2"专升本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素质优秀的"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将高职院校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与技术师范院校学科专业师范本科教育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为推进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新的途径。文章从招考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优化、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及推进项目化管理等方面提出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是一种融职业性、技术性、师范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职业技术高校研究生培养既不能照搬普通院校的做法,也不能纯粹套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培养目标不同于其他研究人才,应具有的独特性和复合性。本文从“双导师制”、“产学研”结合、课程体系、“双基地”“双高人才”“双证书”几种模式探讨了“高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索了研究生教育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4.
“高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是一种融职业性、技术性、师范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职业技术高校研究生培养既不能照搬普通院校的做法,也不能纯粹套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培养目标不同于其他研究人才,应具有的独特性和复合性。本文从“双导师制”、“产学研”结合、课程体系、“双基地”“双高人才”“双证书”几种模式探讨了“高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索了研究生教育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各职业院校在推进“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本文对德国、英国等技能强国的职教师资培养途径进行了分析,并与我国当前的“双师型”人才成长途径进行对比,尝试总结此类人才的培养途径及核心环节,并就目前我国“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现状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模式.分析、比较了“3+2”职教师资和普通师范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同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指出了“3+2”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并从专业教育、教学技能、技能考证以及综合素质四个方面提出了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最后指出了“3+2”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是对现有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与拓展,适应了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对教师供给的需求变化.  相似文献   

17.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保证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逐步建立了“学术性”、“师范性”、“职业性”三性合一的“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由综合宽泛的通识教育课程、工作导向的专业教育课程和突出实践的教师教育课程三部分组成,实践教学始终贯穿于三个模块之中.  相似文献   

18.
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一直是我国高校职业教育师资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研究问题。本文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为代表,从学校定位和办学理念出发,分析了学校"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的相关措施和通过教学改革取得的主要成绩。  相似文献   

19.
"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问题。我国高职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借鉴国外职教师资培训的经验,我们应该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制度保障,为教师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本科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既有联系也有差别。我国本科职业教育起步晚、发展慢,目前存在法律体系不健全、培养目标不明晰、“双师型”师资比例低、校企合作不密切、职教特色不突出等问题,职业本科院校需要凝练本科职教特色、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双师”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营造本科职业教育发展良好氛围,稳步推进本科职业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