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总给人一种被教参牵着鼻子走的感觉,从字词教学到文章主旨的理解,再到写作手法的认识,几年下来,能让学生记住的恐怕只有一些零碎的东西,不成章法,老师都理还乱,估计学生也是混沌一片,教的模糊,学得茫然。不由想起叶圣陶先生的何以为教?贵穷本然。化为践履,左右逢源,叶老提到了教学的本然问题,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本然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3.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对杭州的早春充满了热爱,不过他热爱的方面比较多。开头第一句起得很从容,并不想一鸣惊人。他用了平和的叙述语气,交代了景点的准确位置,  相似文献   

4.
肖金华 《语文知识》2002,(1):F004-F004
到郊野春游,古代称为踏青,踏青之俗早在汉代已经形成,到了唐代更为盛行。杜甫的“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即是当时踏青盛况的真实写照。人们踏青归来,个个簪扬戴柳,家家杨柳满檐,故有“满街杨柳绿如烟,划出清明三月天”的诗句。  相似文献   

5.
到郊野春游,古代称为踏青。踏青之俗早在汉代已经形成,到了唐代更为盛行。杜甫的“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即是当时踏青盛况的真实写照。人们踏青归来,个个簪杨戴柳,家家杨柳满檐,故有“满街杨柳绿  相似文献   

6.
《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白居易就是最早赞美西湖的诗人。读这首诗,我们自然会联想起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相似文献   

7.
一、古诗词赏析。 1.赏析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并答题。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相似文献   

8.
我爱查词典     
《小学生时空》2010,(1):49-49,27
横向: 一、唐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浅草才能没马蹄”的上一句。 二、球类运动项目之一。场地一端是一面墙,比赛时一方向墙击球,球弹回落地卮由另一方回击。也叫壁式网球。  相似文献   

9.
詹静 《学语文》2005,(2):10-11
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人文性则是含语文学科在内的所有学科的共同属性。二者如何统一在语文课里?——在人文背景下,“凸现”语文学科的个性。那种虽充满浓郁的人文性但与文本只是打了几个擦边球的语文课,则不是真正的语文课!真正的语文课,必须是在“人文情怀”的关照下,紧贴文本,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0.
古诗语言精练,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时代隔膜的原因,学生难免会对诗歌中表现的时代背景、人物思想、风土人情等难以理解,传统讲授法教学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沉闷无趣。以教学《钱塘湖春行》为例,从导入课堂开始到走出课堂结束,阐述古诗教学不仅是要教学生学会一首诗,而且还要指导学生用“这一首诗”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观察图片中获得感性认识增强想象力。同时注意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转化;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自由发表见解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诗的热爱明白诗的表达是以简练的语句表达最丰富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钱塘湖春行     
《学苑教育》2021,(3):F0002-F0002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形象活现,即景寓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全诗结构谨严,衔接自然,对仗精工...  相似文献   

13.
部编版语文教科书编写者温儒敏教授在阅读教学方面提出了“1+X”教学策略。“1+X”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少量经典的课文最大限度地拓宽阅读面,可以较为有效地缓解学生阅读时间不足等问题。文章通过研究“1+X”阅读教学,进一步总结了“1+X”的价值内涵、使用策略;在主题选择方面提出需要关注助读练习系统、贴近学情;在“X”的材料选择方面,提出聚焦意象、构建诗人形象的观点,并以《钱塘湖春行》为例,展开了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14.
白居易诗歌《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的"暖树"课本注解为"向阳的树"。通过对唐诗中"暖树"的用法、古诗中"暖×""寒×"结构的语词以及文意等多方面的探究,认定"暖树"解释为"春天的树"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5.
也说“最”     
岸英是他最心爱的长子。——《青山处处埋忠骨》(人教版五上)有人说",长子"只有一个,没有可比性,不能用"最"字修饰。我认为这种理解不妥。整句话的意思非常明白:毛岸英是毛泽东的"长子",而且是他"最"心爱的孩子。若改成"岸英是他最心爱的儿子",则"长子"义无从表示;若改成"岸英是他心爱的  相似文献   

16.
每个学期都会遇到许多古诗的教学任务,这对于一个执教多年的教师来说,早已司空见惯.古诗教学给我的感觉是又容易又难,说容易是因为课文简短,需要解决的字词句的问题不多,很容易就能够使学生掌握课文的内容;但要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那就难了.这就是教古诗难的地方,也是我教古诗过程中最头疼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赞美春天的美丽景色,是古诗词的重要主题之一;歌咏山川河流,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是诗人笔下的常写之作。但是将两者融合到一起,既描写名山大川的秀丽风光,也能从细致入微的一花一草入手,绘制出一幅逼真磅礴的山川春景图,这样的作品就比较少见。而收录于苏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的唐代诗人自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就是这样一篇佳作。此文作者对春天里的一景一物都进行极为细致的观察,更饱含气吞山河的胸襟。至美的西湖美景,至真的性格情怀,在这样一首七言律诗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8.
一、情形描述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非常凝炼,诗人非常讲究“炼字”,力求画龙点睛,一字传神,使全诗生色。于是便有了“推敲”的典故,“诗眼”的说法,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等等。品味诗歌中形象和精练的“字眼”,对于鉴赏古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我在教学《钱塘湖春行》时设计了“炼字”教学。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十五课《诗词五首》的内容为:曹操《观沧海》、王湾《次北固山下》、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辛弃疾《西江月》、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唐代著名诗人自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有诗云:“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诗人通过描绘早春花草的情态展现出春日初至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读这句诗,不由想到课改中进入教师队伍的新任教师们,他们年轻、有朝气,参加工作就投入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大潮。他们犹如早春新生的草木,绽开的花蕾,美好的是那股生气。但是,由于他们或师范毕业,未曾学习新课程理念,对教育教学方法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层面;或从其他专业转行,通过了教师资格考试就开始了教师生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