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使用教材:人教社2007年2月第3版)学生在必修《化学2》(人教社2007年3月第3版)中学习了由锌片、铜片和稀硫酸溶液组成的简单原电池,初步了解了原电池原理。本节内容以必修《化学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为基础,通过学习  相似文献   

2.
孟凡盛 《化学教学》2005,(7):121-124
原电池由外电路(导线、负载等)、内电路(电解质或电解质溶液)和电极三个部分组成,根据导电微粒的运动方向、电极的相对活性和电极反应的不同,对电极名称作如下规定:  相似文献   

3.
一、设计相关画面 ,创设学习情景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他人的帮助 ,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 ,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 ,通过意义建构而实现。理想的环境应当包括情景、协作、交流、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其中情景的创设对于知识的建构是很重要的 ,现在以计算机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传播系统的出现 ,更有利于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是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在用字幕显示的同时 ,设计一个典型的原电池装置 ,例如 ,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 ,插入Zn片与Cu片 ,然后接到电流计上。在装置下面写出离子方程式 :Zn +…  相似文献   

4.
以"水果电池"视频引入,复习单液原电池工作原理,根据反应"Zn+Cu2+=Zn2++Cu"学生自主设计单液原电池,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学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讨论,找到解决方法——架设盐桥。最后学以致用,根据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在讲授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时,有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教材中要求:"锌片放入硫酸锌溶液中,铜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将盐桥插入两只烧杯内的电解质溶液中,观察现象。"综合现象是:电流计指针偏转,锌片溶解,铜片上有红色物质铜析出。为了进一步弄清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将实验拓展如下。1棉线代替盐桥教材上注明盐桥内装有含氯化钾饱和溶液的琼  相似文献   

6.
在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假说保证,引导学生探究,从而得出结论,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以《原电池原理》实验探究教学设计为例,展示该模式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节教材从教学内容分析,它是对金属与电解质溶液知识的结合。通过学习要求达到对有关“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及活动性强弱比较”等知识的整合。从教材的逻辑结构分析,教材内容的安排顺序是根据学生已有的金属性质设计实验创设学习情景,引发认知冲突,并通过铜锌原电池实验的分析,领悟原电池的组成和原理,再应用原电池原理认识常见的化学电源、  相似文献   

8.
在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中,介绍原电池原理的实验装置中包括一个U型盐桥,两种溶液,两支电极,这是学习原电池原理的经典装置。学完原理之后,在后续教学中还需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如果仍用该装置来  相似文献   

9.
电化学实验中,原电池装置是影响实验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简化实验准备工作量,提高电化学实验效果,研制了盐通式原电池,阐述了盐通的功能和盐通式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与盐桥式原电池进行了比较分析。盐通式原电池可应用于浓度、酸度对电极电位的影响;酸度对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等实验。结果表明,盐通式原电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宜于保存,内阻低、功率高、电流平稳,实验效果好。盐通不但完全能够取代传统盐桥,而且性能大大优于盐桥。盐通式原电池是一种新的原电池,经过文献检索,国内外目前尚无同类装置,属于一种实用新型电化学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以原电池工作原理为问题情景进行探究性教学的过程。教学中模拟历史上记载的一些曾经发生的电池案例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假设、推理、实验验证等问题解决方式进行探究学习,而后呈现化学史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在探索中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许洁婉 《化学教学》2006,(11):26-28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1若已知原电池的总反应式 由总反应式直接判断得失电子数的情况,判断正负极反应物,由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的离子是否参加电极反应并写出其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根据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配平反应式。再由总反应式减去负极(或正极)得正极(或负极)电极反应式。  相似文献   

13.
在构成原电池的众多电极中,铝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电极,它时而充当负极,时而又充当正极,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让人捉摸不透。为了揭开铝电极的神秘面纱,让我们来做一组实验。实验装置如附图。实验现象见附表。附表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4.
张玲 《高中数理化》2009,(4):56-57,59
1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原电池是一种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从理论上说,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设计成原电池.构成原电池一般需具备3个条件:①有2个活动性不同的电极;作负极的一般是较活泼的金属材料,作正极的材料用一般导体即可;②有电解质溶液;③形成闭合回路.  相似文献   

15.
有关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在《化学2》和《化学反应原理》两个模块中都有要求。在《化学2》中要求“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但在《化学反应原理》中,则要求“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过程,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显然,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从理论上来讲都可以被设计成一个原电池。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有两个:一是外部条件,即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相连插入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离子化合物中;二是内部条件,即对应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利用原电池的总反应,在分析、理解原电池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原电池原理;掌握正负极的判断及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化学电池和新型的化学电池。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会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期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应该最有条件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体验。作为理科学科,教师习惯分析归纳,注重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但也往往忽略人的内在需求的重要性。如何把学生热爱学习、乐于学习的意识激发出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创设问题情景、  相似文献   

19.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人教版·高二化学·第四章·第四节·第一部分系原电池教学内容。原电池原理是教学、学习重点,构成条件是教学、学习难点。由于本部分知识抽象,故成为教学、学习的瓶颈。因此,本节教学应  相似文献   

20.
郑瑾 《化学教学》2004,(6):33-35
经过《原电池》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原电池的形成条件、装置特点及反应原理,也已学会判断一个装置是否为原电池、判断正负极等基本方法,初步掌握了电极方程式及总方程式的书写。但常有同学片面地认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较活泼的金属总是作负极。为了诱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