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主体性美学与主体间性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启蒙时代产生了主体性美学,包括中国思想解放的新时期产生的实践美学。主体性美学是对古代客体性美学的超越,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和理论的缺陷。主体性美学认为审美是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和征服,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在主客对立的格局内,主体性不能解决自由何以可能、认识何以可能也就是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审美是人与世界的主体间性关系,只有变主体性为主体间性,才能解决审美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主体间性理论出发,探讨译者与翻译活动所涉及的各主体之间交往时所体现出的主体性,指出译者作为翻译主体,与其他各主体之间是一种平等、共生的关系,译作是翻译活动各个主体在此基础上理解、对话、交流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主体"是西方哲学的基本概念,是西方文化的中心范畴和重要发展线索。主体性问题在西方哲学中经历了一个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发展演变过程。近现代哲学主体性问题经历了从产生到辉煌再到衰落直至死亡的过程。当代哲学以主体间性代替主体性,从本体论和语言学哲学的角度重建主体间性,走出了意识哲学方法论的唯我论。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关于译者在翻译中主体意识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突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然而,作者、译者和读者均为翻译主体,都在积极地参与翻译活动,译本实际上是他们共同的成果。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认识与把握翻译活动中作者、译者与读者三者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平等对话,达到主体间的视界融合,达到翻译活动中三个主体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5.
论主体性教育中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主体间性的研究是主体性教育研究的新视角,本通过对主体间和主体间性的讨论,揭示了主体性教育中教育活动实质是人和人的交往实践活动,同时指出教育活动中主体间性的特点及其与主体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教育主体间性之意义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视阈中的主体间性研究是我国主体教育研究的新视角,也是当前教育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它的提出不仅使我们对教育主体的理解获得了新的突破,也使我们在处理教育活动中主体与主体间关系的问题上获得了崭新的思路。文章以教育主体间性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为基础,结合教育主体间性所提倡的复数主体和所奉行的主主关系,分析了教育主体间性对以往教育主体观和教育活动观的超越,从而揭示其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7.
意识哲学注重主体性,语言哲学重视主体间性,两种思维影响着社会学研究.弗洛伊德、哈贝马斯、米德,他们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在社会化中的作用.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不断摩擦和融合的过程,批判和反思要求个体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和社会化机构进行交往,以期双方互相了解,从而完善社会化.因此,社会化是建立在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批判和反思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8.
9.
胡塞尔的哲学一方面可以视为近代哲学思维的极致,另一方面,它也展示了某种转折,主体间性问题便是其中之一。正是胡塞尔关于主体间性的探究,才使这一问题在现代哲学主流话语中真正蔚为大观。胡塞尔不仅从现象学角度改造主体性概念,而且更重要之处在于他对主体间性概念和理论的构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近代的教育理论是在主体性框架中建构的,其历史的意义不容低估。但当代的发展使主体性教育理论陷入了困境,所以,当代的教育理论应当开始主体间性的拓展。主体间性为教育理论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还原了教育和教育研究的本真。  相似文献   

11.
华兹华斯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是英国19世纪诗坛上的一颗巨星。华兹华斯的诗歌放弃雅致雕饰的古典主义诗风,用淳朴清新自然的语言来抒写大自然中的景色、生活中的人物及其周围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沉思。本文将就华兹华斯诗歌中所表现的自然主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人们在充分享受物质富足的同时,也饱尝了物质文明带来的寂寞苦闷。作为“新感觉派圣手”的穆时英敏锐地体味到了现代都市中个体生命遭受的精神困境。现实家园与精神家园的缺失成为穆时英小说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13.
语法在英语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但对于语法的教授方法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止。语法与语篇的关系是相互的,语法的教学应置于语篇当中。语篇中的语法隐含了说话者的意图,如能从语法中推测出这层意图便有利于对语篇的理解。同时要理解语法作出合理的推测则需要借助上下文的信息。因此应把语法教学置于语篇中才能让学生通过语法获得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当代文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对文学文本的解读也提出较高的要求。然而从当前文学文本解读现状看,仍处于文论危机状态,极大程度上弱化文学文本原有的属性,尤其在西方文学理论冲击下,更导致文论在定义上有较多偏差存在,这就要求立足于当前文论危机现状,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做好从不同视角做好文学文本解读工作。本文将对文论危机产生的原因、文学文本解读中对西方文论的认识以及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文学文本解读。  相似文献   

15.
《熙德》是古典主义悲剧大师高乃依的代表作,关于这部悲剧的主题意蕴,长期以来学界争论不休。我们认为该剧的主题表现为人的理性和感情较量。该剧在当时由于被认为违反了古典主义的戏剧创作原则而遭到攻击,实际上高乃依本人既恪守原则而又对之加以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实施,一个十分响亮的口号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具体地说,就是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注重学生终身持续的发展,注重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实现这一目的,现行的课程从形式到内容都必须进行彻底全面的改革。其中,校本资源的利用,校本课程的开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江西“五个一工程”戏剧是全国“五个一工程”戏剧的代表。从外部营造出精品的环境,从内部打足出精品的功力,建立团体作战的创作机制和模式,确保了江西“五个一工程”戏剧艺术的高起点。新颖而独特的题材处理,真实而深刻的人物描写,紧张而激烈的冲突营造,鲜活而抒情的语言运作,多向而深邃的思想开掘,强劲而诱人的剧场性预设,是其创作成就的突出表现。但史诗性欠缺,思想功力欠缺,生命冲动不足,艺术底气不足,创作后劲不足等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今后必须努力克服这些不足,发挥自身优势,政府、剧团、创编人员都必须摒弃急功近利思想,锐意创新,与时俱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辛西娅.奥齐克是当代美国文坛著名的犹太裔作家。她的小说以其精湛的叙事艺术和丰富多彩的主题赢得广泛的好评。文章从叙事视角、叙述方式、叙述语言、文化意蕴等角度探讨其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教育心理学最鲜明的学科特征是交叉性,主要表现为: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交叉;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交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可分为学科理论体系、方法论体系和内容体系,探索和弄清学科体系是学科科学学的重要理论任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