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作为民间集邮组织,主要要抓好两大硬件,一是收缴会费,有了钱好办事;二是办好民间邮会的会刊,因为它是联系会员的桥梁与纽带。会刊的质量、品味直接折射出一个民间邮会会员整体的素质、文化修养、集邮底蕴。所以,各民间邮会都想办好自己的会刊,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出彩、出亮点、出个性,这也是邮刊(报)主编们梦寐以求的。笔者于2010年起担任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医学集邮》和《医学集邮通讯》主编以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集邮界出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景观,这就是基层集邮组织特别是厂矿企业的集邮组织在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而民间集邮组织却层出不穷、发展迅速。在有些地区,民间集邮组织大有超过官方邮会的作用,本文就民间集邮组织在探索中的发展这一问题做一点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各种类型的民间集邮组织风起云涌,各种民办邮刊似雨后春笋不断涌现。民间集邮组织的特点是一个集邮爱好者自愿参加进出自由的宽松组织,操办民间集邮组织的方法与官方邮会或有不同。由于有部分集邮协会的领导缺乏集邮知识,不了解广大集邮爱好者的心理和需求,集邮活动开展得比较少。所以,广大集邮者为满足对集邮知识的渴求、对集邮活动的兴趣,自发形成了民间集邮组织它的性质只是松散集邮者的集合体,不是行政单位更不是党派组织;一切民间集邮组织的经费都是来自会员的会费及会员对会的资助,就是挂靠后也没有上级拨款,因此会员的利益是民间集邮组织的根本,会员群体是民间集邮组织的立足之本就某一个民间集邮组织个体来说,也有一个产生、发展、兴旺、衰落甚至消亡的过程。据官方人士统计现有民间组织数量达到800多个,从1987年以来,我国已经消亡的民间集邮组织已不止一个两个,这里有外因也有内因,有经验也有教训,都是值得研究和借鉴的。在此,本刊专题栏目组挑选了几个民间集邮组织对其解读。  相似文献   

4.
编辑寄语     
《上海集邮》2014,(4):48-48
事皆有因因上海市邮协惯例,5月份举行集邮节活动;因贯彻中央精神,集邮节活动不讲排场;因按全国集邮联五年工作纲要,主会场搞民间邮会特色邮展;因欲以优秀作品参赛全国邮展,邮展设竞赛性部分——这就是今年集邮节的主会场邮展。  相似文献   

5.
2004年5月,"全国民间集邮文 献展览"在太湖之滨的江苏无锡举 办,众多的集邮文献鲜花竞放,浓香 袭人。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获奖的 集邮文献中,有好几份邮刊是由老 年人帮助主持的县级邮协会刊,如甘 肃庆阳的《庆阳集邮》、湖北当阳的 《长坂坡集邮》、辽宁营口的《营口集 邮》等。中国的集邮报刊、集邮图书 等,乃至集邮文化之所以能够像今 天这样万紫千红,春色满园,和白发 园丁们的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有着密  相似文献   

6.
重视集邮文献的情况早已有之,可以说自有集邮文献起,文献集邮就已萌芽。这其中,既有集邮文献的编办者、写作者、组织者;也有一批重视邮识的集邮家。就我国而言,许多早期民间邮刊能够幸存下来,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批集邮家悉心收集、精心保存的结果。现在,随着我国集邮水平和集邮受好者整体集邮素质的普遍提高,重视邮识、重视集邮文献的现象也越来越突出,从而不断激发了广大集邮组织者、工作者、集邮研究写作者和许多邮友编办、写作、出版集邮文献的热情;激发了立广大邮友对集邮文献较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学习和研究的热情;激发了集邮文献研究组织形成与开展活动,引导文献集邮良好发展的热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献集邮热潮。那么,什么是文献集邮呢?  相似文献   

7.
编辑寄语     
《上海集邮》2014,(3):48-48
取向一致 编者收到身在宝岛的资深邮政老人来信,饶有兴味地探询大陆集邮协会消息,想要知道邮协同邮政的关系。编者答曰,省区市级邮协都由邮政支持,各地邮协会员都是全国集邮联会员。同一集邮类别爱好者们自行组织的团体称为民间邮会,  相似文献   

8.
《上海集邮》2005,(4):3-3
市邮协为贯彻全国集邮联《关于加强对民间集邮研究组织指导性的工作意见》的精神,于3月6日下午在上海集邮大楼召开“民间集邮研究组织座谈会”,传达精神、倾听意见、研讨工作。会上,上海各民间集邮研究组织的代表精神振奋,发言踊跃,热忱期望接受市邮协的管理与指导,迫切要求市邮协加紧步伐,制订具体办法,让具备条件的民间集邮研究组织早日挂靠。  相似文献   

9.
《上海集邮》2012,(11):4
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年10月25日国务院令第250号发布)规定,在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的要求及指导下,即日起与下列21家民间集邮研究组织解除挂靠关系:东方封片戳研究会、极限集邮研究会、原地封研究会、上海专题集邮研究会、上海华夏专题邮会、上海航天集邮研究会、上海附加费集邮研究会、邮戳研究会、上海中国免资邮学会、上海体育集邮研究会、东联原地集邮研究会、上海蜀陵邮学研究会、上海海峡两岸邮史研究会、上海生肖集邮研究会、上海中老年生肖集邮研究会、上海集邮文献研究会、上海文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虹口区集邮协会等五邮会日前在虹口区工人文体活动中心举行"2012年迎春联谊会"暨"虹口集邮茶座"创办28周年纪念活动。虹口区邮协会长余涌致欢迎词。陈佩南、周国良、吴天明、周正谊等邮会负责人先后交流了集邮工作和集邮活动经验。市邮协、市职工邮协领导邵林、徐大为、童国忠等先后讲话,希望上海的群众集邮文化活动在新形势下有新的发  相似文献   

11.
《集邮博览》曾对我国早期邮刊(1955年之前)及集邮复苏后的邮刊进行了介绍,但对1955年至1966年间的民间邮刊少有介绍。《集邮通讯》《集邮通讯》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邮刊之一,由江苏无锡市崇安区工人俱乐部集邮小组发行。该小组是无锡市几位集邮者创建的。创刊号上刊有章程及组员录,计29人,其中有我们熟悉的张曙(建秋)、孙君毅、张筱弇、窦莲荪、万祚新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集邮史上,几乎每个集邮组织有一份自己编印的邮刊。邮会与邮刊,两者息息相依,邮会兴旺,邮刊随之活跃;邮会衰落,邮刊则衰微。可以说,邮刊是中国集邮史的见证。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最早的民间邮刊《邮志界》自1918年2月问世以来,经过85年的演进,随着集邮活动的普及和提高与集邮队伍的不断壮大,邮报邮刊的种类越来越多。各类邮刊都有自己的办刊宗旨,有的虽出版仅数期,但留给集邮者的邮识确相当宝贵。无论是官办的(此处泛  相似文献   

14.
有为才有位     
前不久,笔者收到北京重型电机厂集邮协会寄来的一张请柬,因故未能参加他们的活动。我在对邮友心存一份感激、一份歉意的同时,也对该厂邮协的生命力心生一份敬意。环顾今日邮坛,基层邮协像北京重型电机厂集邮协会这样,能够不散伙,且能常年坚持活动的,似乎为数不多。在不少单位,曾经活跃一时的集邮协会,或“关张”,或鲜有活动,名存实亡。北重邮协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一是单位领导支持,再就是有一批痴心不改的集邮爱好者,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热诚为邮友服务,热心为集邮事业的振兴而疾呼而呐喊。可以说,浓浓的集邮情,维系着他们对集邮协会的向心力。  相似文献   

15.
新光邮票会于1925年冬在浙江杭州成立,抗日战争时期在上海取得较大发展,出版邮刊,举办邮展,队伍不断壮大,会员不断增多,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前,为在我国普及集邮,扩大集邮的社会影响,建立了显著的功绩。因此,新光邮票会成为我国集邮史上最负盛名的三大邮会之一。 纪念新光邮票会,主要是纪念新光邮票会在集邮活动中,热爱祖国、重视邮德、邮识和邮谊的宝贵传统。 新光邮票会的许多老会员,在旧中国,在沦陷时期,以保存国粹为精神动力,坚持发扬民族文化,收集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我真正迷上集邮后,已深知“惠我邮票。不如惠我邮识”的道理。我从微薄的工资里抽出钱订阅《集邮》《集邮博览》《上海集邮》《中国集邮》等,并广交各地邮友,获得大量民间邮刊,既丰富了藏品,又积累了邮识。在收集邮政附加费邮品中深深体会到,是邮识在关键时刻使我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17.
《集邮博览》2010,(3):15-15
我国集邮组织具有广泛多样性,从近年来的集邮组织,特别是民间集邮组织发展的实际情况看,那些结构松散的,颇有活动特点的民间集邮组织的力量不可忽视。近几年,民间集邮研究会的发展迅猛异常。一些新诞生的民间集邮组织层出不穷,已经成为我国集邮事业的生力军。也许有人会问:"已经有了全国集邮联,有了省、市集邮协会,  相似文献   

18.
李伟龙 《收藏》2007,(7):146-147
集邮活动的与时俱进,使得一些官方和民间的邮事部门为扩大业务宣传印制了一些集邮文化用品。这些因集邮衍生的文化用品,反映有丰富的集邮信息,因其本身印制精美、发行数量和使用范围有限,遂成为邮人竞相寻觅的收藏品。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集邮协会和民间邮刊的不断兴起,并能够得到存在和发展,绝不是少数人的心血来潮,也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群众性集邮文化活动深入发展的需要,是广大集邮爱好者本身的需要,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编辑寄语     
《上海集邮》2014,(9):48-48
会员振奋 刚刚过去的8月份虽在盏夏期内,但各家专门性集邮研究团体的例会却春意盎然,因为在会上纷纷传达了全国集邮联副会长兼秘书长徐建洲亲率调研组来沪关心社会集邮组织的消息,令会员们大受鼓舞。调研课题的本身表明本届全国集邮联领导关怀民间邮会的发展与成长,首站调研选中上海则体现了对上海集邮工作的重视与期望。上海现有各类专门性集邮研究团体不少于20家,成立最久的几家已有25年以上的历史,有欢乐也有艰辛,曾因“挂靠”不顺而烦·庙,现在期盼“顶层设计”能使之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