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茜  王航宇 《科技广场》2008,(1):145-147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的发展,图像的传输和存储对图像压缩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小波的图像压缩编码算法的研究和发展,使得图像数据库作为图像存储的一种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对新的JPEG2000标准的核心算法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井下安全监控系统,采用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WMSN)来构建.针对WMSN图像传输能耗大的问题,提出了利用节点协同的方式进行图像传输,并且在图像压缩编码上采用了改进型JPEG2000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减小量子化层级即可降低图像压缩能量的损耗;节点协同方式下的图像传输能耗最小,网络运行周期最长.在环境监控、危险预警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静止图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图像的存储和图像的传输两方面。本文首先介绍了静止图像压缩技术,介绍了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JPEG图像压缩编码算法。鉴于数字图像的噪声模型,针对含有噪声的数字图像去除相关性比较差的问题,对图像作去噪处理后再用静止图像压缩标准JPEG作图像压缩编码。通过MATLAB仿真实验,表明先过滤再压缩的压缩方案信噪比比较高,压缩比的性能也可以达到良好。  相似文献   

4.
视频监视系统是一种直观、有效的监控手段,目前已广泛用于各个监控领域。它通过外场摄像机能够实时的监控被监视目标.可以把被监视目标现场的图像通过通信线路传送到监控室,并可做到24小时实时录像,对于重要图像及突发事件可设置触发点或通过人工控制进行抓拍,从而方便对图像的管理及查找工作。高速公路监视系统作为高速公路分布式监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主要用于对高速公路各收费站出入车辆进行实时的图像监控,对于违章车辆以及特殊处理车辆进行抓拍记录,对高速公路上的高接高立交、特大桥、隧道、交通枢纽等特殊路段的交通状况进行视频监视,为高速公路的运行管理提供实时、动态的图像监视功能。  相似文献   

5.
多画面处理在计重通道图像传输中的应用是指在高速公路收费站车道上通过多画面技术整合多路图像监控以达到全方位车道监控的目的,本文阐述了此项技术的应用可行性分析、项目实施技术要点以及前瞻性探索。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视频监控网络化的实际需要,设计了一款通用远程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系统硬件以ARM LPC3250为核心,设计了以数据存储电路和以太网接口电路等为主要模块的电路;系统软件以Linux为操作系统,由摄像机驱动模块、图像采集传输及嵌入式Web发布服务器模块等组成。测试结果表明,该视频监控系统硬件结构小、功耗低、占用资源少、成本低,实现了远程视频图像的实时网络化传输,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高速公路全程视频监控的背景和系统组成,重点对前端摄像机的选型、布设原则,视频传输及存储,外场设备供电方案进行了分析比选。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单介绍节点光端机的概念和优点,并通过对贵遵高公路路段视频监控解决方案的实施,分析节点式图像传输方案在高速公路长距离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嵌入式遥感图像压缩系统是无人机遥感数据传输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该系统以RTD公司提供的SPM6030模块板为硬件平台,以机载遥感平台控制板为依托,通过CCS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实现了遥感图像的实时传输和压缩。考虑到压缩效率,我们选择了JPEG图像压缩算法。本文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详细说明了该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实验结果也表明该系统运行正常,符合预期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物联网的远程视频监控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关键是在于对视频图像的实时传输和数据通信设计,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中接收端所显示的视频图像通常受到吞吐量和传输时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远程视频监控实时性和保真性不好。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视频监控优化方法。设计基于物联网的远程视频数据采集系统模型,构建远程视频监控识别的量化编码算法,使用RLE行程编码和Huffman编码来完成压缩任务,采用三级放大器进行逐级放大,进行远程视频监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远程视频监控,能准确实现对远程监控视频序列量化编码,提高远程视频监控的视频保真度和峰值信噪比,同时能提高视频传输效率,实现了视频远程监控的实时无损传输。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图像为主要载体的多媒体信息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由于图像数据量庞大,存储和传输时受到很大限制,使得图像压缩成为图像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图像压缩就是利用图像自身的相关性来消减图像的冗余信息,保留有用的信息。经过多年的研究,人们已经提出了多种图像压缩方法,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这些方法主要是针对普通密度的图像,而对于稀疏图像的压缩,目前有效的压缩方法还屈指可数。对图像压缩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给出了一种基于哈希表的对稀疏数据压缩方法,并利用VC++6.0平台,实现了基于哈希表的数据压缩系统。  相似文献   

12.
随着Internet和无线通信的发展,大量视频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传输,使得视频压缩编码的目标从传统的面向存储转变为面向传输。然而面对网络带宽变化和传输中的包错误等两个主要问题,压缩编码需要有自适应能力。提供完全可伸缩的增强层码流,它可以在任意地点截断,具有很强的网络带宽适应能力。本文主要对精细可伸缩编码(fine granular scalable coding,FGS)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实验表明FGS具有编码效率较高,图像质量好,自适应能力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由于具有压缩率高、图像失真率低、网络适应性强的特点,H.264已经成为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应用研究中的热门。针对视频压缩效率和实时传输之间的矛盾,以及视频图像质量要求的提高,根据H.264和网络监控系统的技术原理,分析了H.264在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优势和可行性,旨在提出一套基于H.264的网络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王大平  王琳  邵艳秋  郝玲 《科技通报》2012,28(5):167-170
针对远程教育视频图像传输过程中,由于传输距离过长,图像传输信号会受到复杂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视频图像传输信号衰减,导致远程教育视频图像中包含大量的非线性噪声,造成图像不清晰。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滤波的远程教育视频图像清晰化处理算法。对远程教育视频图像中的噪声特征进行分类处理,利用非线性滤波算法进行去噪处理,从而实现了远程教育视频图像去噪处理。实验证明,这种算法能够避免由于传输距离过长导致的远程教育视频图像中存在大量噪声的缺陷,提高了远程教育视频图像清晰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公路监控系统设计了一种角度采集电路。采用单片机AT89S51对角度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采用ADC0809进行A/D转换,采用LED数码管显示所采集的结果,并使用proteus对所设计电路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6.
离散余弦变换(DCT)是一种映射变换方法,通过把图像中的各个像素从一种空间变换到另一种空间,达到图像压缩的目的。本文对基于DCT变换的图像压缩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基于DCT变换的图像压缩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步骤,并最终给出了图像压缩结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图像或视频的网络应用日益普及,各种各样的新型应用不断涌现.由于图像或视频在网络中传输时,网络本身的安全措施并不能完全阻止非法截取事件的发生,因此人们对于图像数据传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出新的要求.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结合使用离散小波变换(DWT)、嵌入式零树小波编码(EZW)和高级加密标准(AES),在对需要传输的图像充分压缩的基础上,对编码码流加密置乱,从而同时达到有效和安全传输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持较高压缩效率的同时,增强了码流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功能丰富,系统复杂,而该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关系着江西省全省高速公路收费的正常进行。本文探讨了江西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风险识别与控制方面的部分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