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趣诗又名哲理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类型。理趣诗的创作不乏高手,苏轼之作尤具特色。苏轼的一些诗词极富理趣,大致有在咏物中寄寓理趣,在说理中蕴合理趣,在写景中包孕理趣,在叙事中穿插理趣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优秀的哲理诗不仅要在诗中表现来自生活的真知灼见,使诗中之理具有真实性、深邃性和启迪性,以开人心智,还应寓理于象,做到哲思与诗趣的统一,即具有智性美和理趣美。  相似文献   

3.
诗主言情,但不能离理。南宋包恢在《答曾子华论诗》一文中说:“古人于诗不苟作,不多作。而或一诗之出,必极天下之至情,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敝帚槁略》卷二)。对于包恢所说的理趣,后人早有注意。明人钟惺认为“趣”郎“生机”(《隐秀轩集·文员集·东坡文先选序》);清人史震林更明确地说:“趣者,生机与灵气也”(《华阳散稿序》)。据此可知,所谓理趣,大体就是诗中所含之理需富于生机与灵气。我认为“理”是宇宙社会人生的哲理。既曰:“状理”,这里就不是通过叙述来表明,而是通过形象来显…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在诗歌的国度里,有一部分是以"理趣"独领风骚的.所谓理趣诗,是指诗歌中含有一定的哲理.一些理趣诗因富含深刻的哲理而流传千古,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诗句,人们都耳熟能详.以下谈谈理趣诗的鉴赏途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在诗歌的国度里,有一部分是以"理趣"独领风骚的.所谓理趣诗,是指诗歌中含有一定的哲理.一些理趣诗因富含深刻的哲理而流传千古,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诗句,人们都耳熟能详.以下谈谈理趣诗的鉴赏途径:……  相似文献   

6.
数量众多的古戏台联根植于华夏民族精神文诲劝谕形态、哲理思辨形态。凝聚哲理的古戏台联所呈现的又包括语言的理趣之美和语言的精深之美,由此而使凝聚哲化之中,形成了多种哲理形态:启迪智慧形态、教美是耐人寻味的语言的哲理美,其语言的哲理美理的古戏台联达到了高层次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7.
杂具有哲理性。但是,倘若把杂的“理”说得平庸乏味,肯定是失败之作。本由语言表现入手,揭示杂作为一种独立的体,有着独特的韵味,在于杂的语言富有“杂味”,体现理趣之美.精深之美,动人之美等三个方面的美感特征。  相似文献   

8.
宋金元哲理诗探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哲理诗是一种具有双重品格的诗,是哲理与诗性的完美结合。宋金元三个时期共408年的哲理诗,在当时诗人们的努力下,使之历史地成为了可与传统的怀古诗、送别诗等媲美的一种诗歌品类。北宋的哲理诗,主要表现出了三大特征,即揭示自然规律,反映人生哲理,表现佛禅义理。南宋是一个理趣诗与理学诗盛行的时代,前者以杨万里的诗最具代表性,后者成就卓著者则首推朱熹。朱熹的理学诗主要分为三类,即"阐说义理类"、"融合渗透类"、"亦情亦景类",各具特点。而借助形象以进行理性思考,并从中揭示出某种社会或人生方面的哲理,用以加强作品内容的深刻性,则是金代哲理诗表现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元代是一个新儒学高度发达的国度,其定理学为官学的举措,不仅为哲理诗的创作带来了新的气象,而且使理学家的"学者之诗"一变而为"诗人之诗"。这种变化,是理学诗在元代进步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诗论在宋代之前强调的是“诗言志”或者“诗缘情”,而反对诗中说理。但在宋诗的创作实践中,却出现了大量优美的富有理趣的哲理诗,成为宋诗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宋代的理趣诗,关在情景交融,理在境中;美在“触景生理”,景理浑成;美在造境说理,而又含蓄自然;美在议论说理,而又形象生动,韵味深长;可以说宋代蔚成风气的理趣诗,进一步扩大了诗歌的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10.
大散《飘逝的绝唱》结合古蒲州自然地理环境、人环境的实地考察,对《西厢记》作了全面的美学诠释,其思想内涵是对美的礼赞,是捍卫美的宣言,表现了李存葆发现美、捕捉美、鉴赏美的健康而高尚的审美观,全篇字里行间包含着对亵渎美的严正批判。这篇大散完全可以看作是用散笔调写的一篇优美的评《西厢记》的长篇论,是“散似论”的破体名作,其语言风格雍容华贵、丰腴典雅,语句长短奇偶错落交递,骈散结合,修辞手法多样,意蕴而畅,佳句迭出,是一篇风格独异的大散。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浩瀚的文学史上,各类题材的艺术奇葩,汗牛充栋,各放异彩。那使人心魂荡漾的山水诗,梦萦情绕的爱情诗,饱含理趣的哲理诗,诗情画意的题画诗,超然物外的道释诗……均表现出诗人们高超的手笔,流览其间无不给人创造了一片美的欣赏天地,品味不尽。我国古代有数以千计的题画诗,作为一种诗画结合相间相融的艺术形式,显示出它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道给学生提供主题(中心)的供料作,能否理解所供材料的意蕴决定着作的优劣。邵芸同学准确地领悟到泰戈尔诗的哲理与成语“物极必反”的旨趣十分接近,于是广泛甄选贴近中学生生活的材料,先从反面再从正面使原诗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得到较为形象具体的演绎。议论时,动人以情,晓人以理,语言生动活泼且富采,的确是一篇思想美、语言美的优秀作。  相似文献   

13.
《殉美》一诗构思巧妙,以第一人称记叙了为美而死的人在坟墓中与为真理而死之人的对话,揭示了美与真理的同构,表现了迪金森以美为信仰,以身殉美的心志.前景化分析从语音,语相,语法和语义层面揭示了迪金森如何将深刻的哲理以简练的措辞,生动的形象,清新的节奏表现在诗中,并独具美感.  相似文献   

14.
袁宏道在文学上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因而他写的散文清隽流畅,活泼生动,在明代散文中自成一格,开拓了小品的领域,丰富了表现方法,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他的《满井游记》构思隽美,细节精美,语言优美,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 一、构思隽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立意的理趣美,一是结构的和谐美。所谓立意的美,是指散文立意或以“思”之深取胜,或以“情”之醇取胜,或以“理”之奥取胜,或以“趣”之妙取胜,或以“美”之奇取胜。《满井游记》的立意,美就美在立意富有哲理的  相似文献   

15.
理趣即说理而有趣,理趣诗即蕴含哲理,给人以启迪的诗。苏轼的理趣诗源于对人生、社会的真切感受和真知卓见,其作品能够在抒情状物中启迪人们的精神境界,及对人生事理的领悟,有助于人们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素有“诗国”之称。古典诗歌中的哲理诗,主要表现作生活中有所感悟,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描述,曲折委婉地揭示出某些生活的哲理;哲理诗一般多以五绝、七绝出之,篇幅比较短小;此类诗是哲理与诗情的有机统一,含蓄隽永,启人心智。  相似文献   

17.
魏源游山诗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启蒙思想家魏源是名山水诗人。其游山诗重在表现名山独特个性风貌,勾勒山石与其它自然之物共同构成的意境美,以及深入峡谷探求山之生命活力;间亦表达哲理;鸦片战争后更寄寓忧患之思,开近代山水诗由审美型向政治寄托型转化之先河。其游山诗风格则以雄深、奔放、奇峭、质实为特征。  相似文献   

18.
“议论入诗”是宋诗的一个重要特点。苏轼的诗散文化、议论化,但能触处生春,无不如意。被评论家们称之为哲理诗的《题西林壁》以其深刻的哲理、无穷的韵味和横生的理趣著称于世。本文拟就该诗有关理趣方面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题西林壁》用诗的语言,通过诗的意境将哲学家们须长篇大论,引经据典才能说清的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形象地呈现于读者面前,这不能不说是苏公的杰出本领和独到之处。概而言之,  相似文献   

19.
诗歌以其凝练优美的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融音韵美、意境美、思想美于一炉。王国维说“诗以有境界自成高格”,所谓的境界就是意境,每首诗歌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境是诗歌的灵魂、诗歌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开健 《阅读与鉴赏》2009,(6):32-32,10
如果说建安诗歌为中国文学带来了一种慷慨悲凉的美。那么西晋诗人为中国文学带来了绮丽之美。陶渊明则开拓了一个以自然冲淡为美的天地。他的诗作表现为宁静平淡的境界.是一种新的意境美的类型。“语淡而味腴,各粹之气。悠然流露,最耐玩味。”(伍涵芳《读书乐趣》)指出了陶渊明有平和淡泊的人生境界。自然流露于诗.因之其诗才具有平淡自然之美。陶渊明的田园诗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