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偏离了目标的教学无疑将南辕北辙,会造成教学的高耗低效,甚至造成严重失误.而每个学段也都有各自的阶段目标,这既是对学生年龄特点的尊重,也体现了目标体系制定循序渐进的原则.就小学高年级学段阅读教学而言,要始终把教学目标确定在强化篇章意识、关注理解表达、突出感悟体味、注重阅读积累等几个方面,努力彰显出该年段特点.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难点。平日教学中,我们会面临习作教学的困难。很多时候,是因为对本学段教学目标不明确造成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紧紧围绕所教学段课标要求加强对学生作文的指导与练习,促进作文能力的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结合中年级学段具体要求,总结归纳了三点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学段、大纲都规定了不同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也有所不同,故对于童话的解读和教学,教师应该采取不同手段与方法。在分析学段的学习要求、孩子学情、文本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以下不同学段对于童话教学的不同观点:低段重词句内容,激发对童话的兴趣,中段重思想内涵,学习童话特点表达,高段重方法迁移,从课内走向课外,以此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4.
课改后的语文教学实践,人们关注的着眼点是目标的三维性,而对学段的目标或多或少地忽略了,以致在日常教学中,甚至是一些公开课的教学中,阅读教学除了生字教学,看不出上的是哪个年级的课,词句篇章的教学不能体现学段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学段特点,才能切实增强感悟语言的目标意识,达到高效的要求,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的精神得到滋润、丰盈。  相似文献   

5.
刘仁增 《福建教育》2010,(3):20-26,43
正如人生的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生活重心。人生不同阶段的学习重心也会发生变化。小学阶段。各个学段的学习目标是相互联系、螺旋上升的,这就对教师的教提出了要求。教学应该呈现怎样的发展规律,才能让不同学段的学生的学更扎实、更有效呢?教学目标应该是教师教学的指南针,教师只有对学段目标了如指掌,方可运筹于备课之际,决胜于课堂之上。然而。现实总与我们的理想相左,由于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许多教师对学段目标认识模糊。其教学过程难辨学段特征也就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6.
音乐课程属人文性文化课程,音乐学科强调以审美为核心,在音乐教学中非常注重对学生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的培养.音乐学科虽然在识读乐谱方面有较为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但作为音乐课程主体内容的歌曲演唱与音乐欣赏却没有非常系统和严格的科学知识体系,如同样一首歌曲或一首乐曲,可以作为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作为初中音乐教学内容,甚至可以作为高中音乐教学内容.如果老师们不能正确定位各学段教学目标,那其设计的音乐课,经常模糊了学段,不能体现各学段音乐教学的特点,肯定也不能较好达成课程学段的教学目标.这种情况尤其在"感受与欣赏"领域,即"音乐欣赏"课中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各学段音乐欣赏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对各学段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了解不透,对音乐教材内容安排的理解不深入.因此,需要对此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以准确定位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益,高效达成音乐课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口语交际教学,可谓热热闹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不识庐山真面目”,表现在对学段的要求和特点认识不清,于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教师只有真正明确学段目标,把握学段特点,才能使口语交际教学有的放矢。下面笔者以第一学段口语交际教学为例,浅谈在第一学段中如何体现口语交际特点。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旨趣,也是评价教学是否有效的主要依据。针对学生所处学段、已有认知程度,教学目标若低于其应达到的最低水准,这便是“缺位”;无视学生所处的学段、学情,制订的教学目标任其努力也很难达成,这便是“越位”。  相似文献   

9.
明成满  赵辉 《中学教育》2021,18(4):52-61
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一体化是党和政府的要求,是由传统文化自身特点和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所决定的,也是贯彻课程标准关于传统文化教育要求和改变当前各学段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割裂现状的需要.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目标包括一以贯之的总体教育目标和各有侧重的学段教育目标.学段目标与总体目标之间有从属关系,各学段目...  相似文献   

10.
方智范 《湖北教育》2002,(19):12-14
问:语文课程目标在“总目标”之下是“阶段目标”,即把义务教育的九年划分为四个学段,小学三个学段,每两年为一个学段;初中三年就是一个学段,然后按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我们觉得这样的安排比较符合教学实际,也便于操作,我们希望能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给我们谈谈阶段目标设定的根据以及你们的思考当然也希望能突出一下不同学段目标各自侧重的方面以便实施.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标提出的学段教学目标(小学阶段两个年级为一个学段),为老师们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创造的空间,但同时也对老师们把握具体的教学目标,尤其是课时教学目标提出了挑战。不少老师在教学中存在着目标泛化的问题,在阅读教学方面,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过于宽泛,对不同教材内容的施教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是义务教育第一学段最后一部分教学内容。经过两年半的实验,教师对本套教材的风格和特色已比较熟悉,对第一学段教学的基本要求也已有了体会。这里仅结合本册教材的内容及编写特点提出实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参考。一、研究教材,把握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教材是我们进行教学的最基本的资源。研究教材,把握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是我们开展数学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本册教学内容涵盖了数学课程内容标准的四个领域,各个领域因目标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课程改革推行了9年,小学语文教学取得长足进步,但不得不说,写作教学依然在一线教师茫然失措、教学效益依旧不高的困境中徘徊。由于各个学段写作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特点的不同,教学难点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应秀芳 《小学语文》2014,(5):30-31,41
课后练习题是教材编者根据学段目标和单元主题以及课文特点精心设计的,它包含一篇课文的知识要点、能力训练点和教学重点难点,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落实基础、提升能力的前沿阵地,也是教师解读教材、设计教学方案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15.
《音乐课程标准》在低年级学段目标中指出:"应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和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的自然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低年级学生往往好奇、好动、好胜性强,求知欲旺盛,这也是这个年级段学生的一个特点。在低年级的节奏教学中,笔者根据这一学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游戏等教学方法,把苦燥的节奏教学变为生动有趣的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存在认知差异,实践中的做法和效果也就不尽相同。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做初步的分析。一、作文教学总目标与学段目标、策略的差异对教学实践的影响在课标中,对总目标的表述侧重于书面表达能力的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学段目标中,则更多地体现三维教学目标,每个学段目标第一条都是着眼于习作兴趣的培养,后面的几条才是有关观察、表达等能力的要求。第一学段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段要求“乐于书面表达…  相似文献   

17.
不论是在哪个学段,课堂的高效性都是作为老师 想要追求的教学目标。初中学段本身就有学习科目繁多、学生 所学课程难度较大、上课时间又比较短的特点,因此,在初中学 段构建高效课堂就显得十分重要。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信息 技术手段进一步被应用到各学段的实际教学中,并对学科教学 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近年来,就有老师根据教学实践提出 将信息技术手段用于初中学段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更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本文就此种观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空间与图形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安排的一个学习内容。小学数学课改实验教材分两个学段安排这一内容的教学,各个学段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结构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对该内容的教学.我认为有如下几点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9.
教学要追求有效,首先要选择"教什么",这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其次是"怎么教".那么什么是取舍的标准呢?当然是离不开《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教材的编者意图和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的把握.教学中若想确立最佳教学突破口,我认为首先要研究和抓准学段总目标,用学段目标为导向指引具体的数学教学,下面笔者愿以拙见与各位同行交流.一、解读标准,厘清学段目标课伊始,教师应对本课教学即将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做到  相似文献   

20.
目前语文课程及教学方面存在着学段目标陈述尚显笼统、学段目标的教学转化因人而异、教学目标的文体意识尚未建立等显著问题。因此,要从标准的保底性、文本价值的整体性以及文体意识的渗透等方面入手,在课程学段目标与实际的课堂教学目标之间搭建桥梁,构建更为清晰、具体的学段具体目标,彰显教学内容的层级化,凸显学段教学的重点,让一线教师有一个更为明确的教学方向与目标,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真正地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呈现阶梯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