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诺敏 《大观周刊》2013,(1):254-254
图书是人类文化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发展的记载。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问世和广泛运用,使图书信息发生了质的飞跃,使图书大量产生并变信息资源的理想成为现实。本文详细分析了为什么图书信息化是图书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就图书信息化发展的途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图书是一种以纸张为载体的、有一定物质形态的文化产品。在计划经济特定时代,人们虽也讲求图书的物质形态,但更为关注的是图书的内容。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随着图书出版事业的日益繁荣,人们在注重图书内容质量的同时,越来越讲究图书物质形态的优劣。在图书市  相似文献   

3.
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本文认为 ,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是由三类环境总体构成 :自然环境、社会体制环境和符号环境。显现着现代文化特征的社会 ,某种意义上说是各种符号系统通过传播而构筑的社会现实。当下 ,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提出挑战 ,并使之日益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显然 ,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 ,在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 ,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 ,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 ,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 ,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 ,这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以往的传播学研究更多是在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展开 ,并据此进行着“意义传播”的研究。而现在的传播研究则在消费社会来临的基础上 ,更为注重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展开 ,并据此进行着“形象传播”的研究。这一新的传播理念 ,某种意义上是由马克思符号经济学在传播学领域的发展而引发的一场变革。在语言为中心的文化传播形态中 ,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语言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 ;而在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形态中 ,占据重要地位的(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其影响上 ,但未必在质量上 )是视觉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其中  相似文献   

4.
论手机文化及其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文化是指以移动通信技术为物质技术基础,以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和跨媒介融合为产业依托,以手机媒介为信息传播、社会交往、文化创造与交流的工具,以信息服务和文化内容创造、生产、传播和消费为主要内容,随着手机的普及应用而形成的一种流动的大众媒介文化生活样式.在构成上,手机文化是由手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层面联结融合所构成的文化形态.综合地认识和把握手机文化现象,有利于推动手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吴军 《出版广角》2021,(2):74-76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行为逐渐以"悦己"为主,小众化精神消费被年轻一代拥趸.在此背景下,具有瞬间刺激与惊喜感的"盲盒+"经济成为新风尚.图书盲盒作为新潮的图书营销方式,因其便捷的推荐逻辑、精准的心理营销成为众多实体书店的运营新方案.然而,图书盲盒风靡背后日益出现了期待落差、重复消费、欠缺反馈闭环等实际问题.文章探究图书盲盒的营销方式,为完善图书盲盒顶层设计,促进"图书+盲盒经济"市场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以期达到拉动文化消费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图书是人类文化与精神创造最值得信赖的载体之一.从事图书出版工作的人最大的精神追求和满足,应该也是在人文精神上获得一种认同和肯定.因此,每个敬业的图书人来到法兰克福书展,就仿佛来到了图书行业的圣地,候鸟般地聚会相约,沟通信息,寻找商机,同时又积极寻求和汲取文化创造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7.
刘波 《编辑学刊》2005,(1):34-36
我们的时代已进入了读图时代.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读图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新型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这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本文试就读图时代的受众心理和阅读取向发表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进步及社会发展,知识和信息的更新越来越快,图书的生命周期也变得越来越短,图书更新率不断提高.而图书生产和消费的空间上的不一致和时间上的滞后性,使得图书库存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既定的文化环境中,图书中的信息传播其实是作为一种社会交换的文化信息而存在的,也就是说,这种信息传播的形式是在用文化对话来调节社会关系。因此,图书本身的编辑与出版就蕴含了非常深刻的文化诉求,而这文化诉求又具有多样性,这就涉及到:图书内容中知识的扩散、消费形式(如:图书出版与营销)的创新等等,而且其实现核心在于受众。  相似文献   

10.
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到新世纪的30年变迁,我国社会文化从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混杂流行、精英文化的瓦解与大众文化的全面勃兴,发展到多元文化的世俗泛滥.我国图书出版也在这一文化变迁中逐渐从单一走向分化和多元,完成了图书从人类精神文化的结晶到文化消费商品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图书消费主义的本质是将文化消费“物化”为一种纯粹的商品消费,从而使“身份"“心理冲动”“职业”“习惯”等成为消费的重要驱动力量.图书消费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上的应然价值被它作为商品市场的实然价值所取代,这是图书消费市场价值观的畸变.它对社会文明进化的影响和对图书出版发行事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2.
图书卖场是销售的终端(销售终端、消费终端和信息终端),其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由于直接与读者接触,因此在促销策略上与出版社和批发商有所不同.另外,人员推销一般适用于价格高昂、功用复杂的商品,而图书一般价格不高、功用简单,因此,人员推销这种促销方式在图书卖场环境下萎缩了.但是,这并不表示它不起作用了,而只是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营销服务(导购服务).本文正是从图书卖场的这些特点出发来探讨它应该如何基于自身,最大限度地促进图书的销售.  相似文献   

13.
如今,以电视、电影,报纸、书刊、互联网等为代表的大众媒体,特别是影像媒体,正在日益制造和传播着各种各样的视觉符号.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这更意味着人类思维方式的一种转换.视觉传播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其本质就是通过各种媒介,将特定的视觉信息最准确地、最快捷地传递给大众.在现代社会,这种全新的视觉文化在各个领域发展并运用.  相似文献   

14.
一、全面把握电子出版物出版管理的质量目标今天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以计算机消费和计算机网络消费为主要特征的PC时代,电子出版物作为计算机消费的主要食粮正在影响和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毫无疑问,电子出版物的多媒体应用软件促进了读者的思维,极大地调动了读者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计算机与电子出版物的结合为读者提供了完美的交互特性,正是这一特性,使人们使用和接受信息与知识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电子出版物对于图书而言,不仅改变着传统的图书阅读、收藏、生产、管理等方式,甚至对人们传统的文化观念也产生了巨大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期刊业经过近二十年的迅猛发展,开始逐渐地步入了所谓的“文化工业”时期。因此,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与大众消费的多元化,该行业也衍生出了不少新的出版形态,各期刊社在以市场经营效益取向为前提的基础上,逐渐地使期刊出版趋向于工具形式的表现,即“文化工业”形式。作为一种物化、商品化的文化生产形态,“文化工业”按定制原则、交换价值原则与有效至上的原则来规划人类传统的文化活动,它将文化产品的生产、制作结合大众消费的需要,把文化传承变成机械复制的附庸,把利益的动机转移到文化的生产领域和表现形式上,使内涵丰富的文化创造在既定计划的控制下,转变成单调划一的大批量生产,使文化的生产和传承趋于经验的简化和工具化。  相似文献   

16.
图书作为一种出版文化,其价值的实现必须借助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图书的传播功能;一是阅读群体在接受、认可图书的文化价值之后投入文化再创造。后者便是图书的社会效应的发生。出版部门有责任促成图书传播功能的充分发挥和把握图书的社会效应发生,正确地指导阅读。一无论什么图书,它的文化物质形态都必须是一套能为人所接受的社会象征符号。即图书里文字、符号、图样的大小和颜色能被人所辨别和区分,相应层次的阅读者所能够理解。这就  相似文献   

17.
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到新世纪的30年变迁,我国社会文化从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混杂流行、精英文化的瓦解与大众文化的全面勃兴,发展到当今对文化的多元化诉求.我国图书出版也在这一文化变迁中逐渐从单一走向分化扣多元,并正在由图书是人类精神文化的结晶走向文化是消费商品的转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正>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一系列新技术新产业的出现和应用,不仅给人类带来生产自动化、科学实验自动化、信息自动化和社会管理自动化,而且引起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和组织结构的深刻变化.高等学校是科学文化知识和信息生产、积累、储存的主要场所,肩负着全社会培养人材,传授科学知识和进行科学研究、生产知识与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双重任务.因此,它既是教育中心,也是科研中心;它必须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高等学校的图书  相似文献   

19.
世贸组织谈判中的文化商品谈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文化产业的基本认识文化产业包括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与文化服务和消费两种形态。文化产业是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当文化产品制造商通过工业方式生产以及利用传媒推销自己的文化产品的时候,或者说文化以市场为依托,通过...  相似文献   

20.
电影、电视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证实了先哲们所言不虚:图像日益胜过语言并占据了当下文化形态的主导地位,一种倚仗视觉的文化传播形态正在改变着人类现实的生存方式.而网络媒介凭借其技术和传播的优势,对当前视觉文化传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