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0 毫秒
1.
《中学语文教学》2012,(5):79+81
2012年4月21至22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语文知识教学’研讨会暨2012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教育部语信司原司长、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教授,中央教科所原副所长潘仲茗研究员,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韩雪屏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原主任顾振彪编审等一百多人出席会议。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苏立康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韦志榕编审到会并致词。于漪老师发来贺信。开幕式由伊道恩副理事长主持。  相似文献   

2.
津门四月,春意盎然。2011年4月8日~9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2011年工作会议暨学术报告会在天津召开。理事长苏立康,副理事长伊道恩、史绍典、郑国民、王鹏伟、陈军、蔡智敏、陈鹏、王本华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各省级中语会的领导、各课题组的主要负责人60余人出席会议,天津市约200多位中学语文教师列席了会议。8日上午开幕式前,全体代表起立,为语文教育界前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钟  相似文献   

3.
由全国中语会主办、天津市教研室、新蕾出版社、《新求知报·希望专刊》编辑部承办的全国语文实践与综合性学习研讨会于2003年9月27—29日在天津市津工大酒店隆重召开。全国中语会代理事长张定远主持开幕式,副理事长、秘书长陈金明致开幕辞。天津市中语会理事长伊道恩主持了近三天的会议。这次会议是由全国中语会组织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语文实践与综合性学习教学研讨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提高对推进学生语文实践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认识,加强语文实践与综合性学习的研讨与交流。正如陈金明同志在开幕辞中指出的,语文是实践性很…  相似文献   

4.
在本届年会上,老会长刘国正的长者风范、新会长张鸿苓的务实精神、副会长陈钟梁的广阔视野、新理事陈军的谦虚态度、东道主伊道恩的热忱服务以及章熊、魏书生、李镇西等新老名师的深刻见解,都令我难以忘怀。与前两届年会相比,我有四点感受、四条建议。感受一、从认识自我?..  相似文献   

5.
选择最佳切入点,改进语文课堂教学伊道恩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仍然是教学过程的程式化。无论何种文章,总是习惯于将教学分成五个步骤或环节,即介绍作者、写作背景或解题,扫除文字障碍,串讲课文,分析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提示写作特点。篇篇...  相似文献   

6.
4月的北京,春意盎然."庆祝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暨2010年工作会议"于2010年4月12日~13日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隆重召开.理事长苏立康,副理事长魏书生、伊道恩、史绍典、王鹏伟、郑国民、蔡智敏、王本华、陈鹏出席并分别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7.
论语感的认识性品格伊道恩,李中立语感最有价值、最具魅力的课题是它的理解性问题。人们通过语感不但能感受语言的形式,而且能洞察语言的意义。本文试图进一步阐明语感这种认识性品格的个性特征、认知机制和特殊功能,以期为语感的科学化训练做出更积极的理论准备。(1...  相似文献   

8.
我曾写过一首《蝶恋花》,最后两句是:镜里朱颜无计驻,为伊心上留春住。句中的伊是人称代词,但我的本意并不指人,而是指向我精神上的一种追求,一个寄托,那就是我所钟爱的语文教学。在1957年到1976年那些困顿屈辱的日子里,只要仍给我上讲台的机会,为什么我始终痴心不改地在求索之路上寻寻觅觅?为什么哪怕衣带渐宽,哪怕消得人憔悴,我始终无怨无悔?就因为心上有了伊——我钟爱的语文教学,永远的精神支柱!我唱着:心头自有春无限,扑面何妨料  相似文献   

9.
名誉理事长 :刘国正理事长 :张鸿苓副理事长 :张定远陶本一陈金明陈钟梁魏书生张翼健苏立康常务理事 :(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王学文史绍典齐峰伊道恩吴心田苏立康张良杰张定远张鸿苓张鹏举张翼健步根海陆志平陈军陈日亮陈金明陈钟梁林泽龙欧阳汝颖胡培周高伟毅高培权顾之川陶本一章熊程翔秘书长 :陈金明(兼)副秘书长 :张鹏举顾之川高伟毅理事 :(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马智君文琴王立力王学文王林溪牛雅杰甘其勋田万隆田泉龙纪文史绍典刘运秀齐峰许序修伊道恩余蕾孙群孙荻芬阳仁杰步根海苏立康李一行李庆平李宜桢李泽琪李标晶杨桦杨逢轩杨…  相似文献   

10.
暮春时节,天津华富宫大酒店。这里正汇集着全国各地的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近三百人出席“全国中学语文教学课题研究培训暨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天津市中语会、天津市教研室和天津市河西区教研室共同举办。4月27日上午,在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副理事长伊道恩主持下,大会开幕。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定远首先致开幕辞。他指出,本次会议的举办旨在进一步推动全国语文界课题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引领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探索,逐步提高科研意识、科研水平和层次,成为能科研、擅教书、会写文章的语…  相似文献   

11.
点线面结合教学法是针对新课程背景下课堂阅读教学出现的另一种随意、离散、低效的现象,而总结归纳出来的一种以追求语文课堂结构整体性和简约性的经济而高效的教学方法,因其注重整体性而使课堂显得紧凑而流畅,因其注重简约性而使课堂显得开放而有活力,"在学习过程中更能体现自主性,在教学空间上更富有拓展性"(伊道恩主编《中学语文教学建模》),使课堂能在短暂的教学时间内获得较高的教学效率,使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我在《宁夏教育》发表第一篇文章是1994年,到现在已整整十年了、不经意中,发现《宁夏教育》记载了我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成长的历程。我在《宁夏教育》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充分利用教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与质量》,2003年又发表了《新课程的语文教材观》,这其中反映了我对语文教材认识的不断深入、十年前我认为“教师要教好语文首先要  相似文献   

13.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载着墨香徐徐而来,着实让我陶醉。我参加教育工作已经55个年头了,可以说是湖南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见证者,而对语文教育,更是浸染其中,热爱之,体味之。《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6年第3期《夕拾朝花长精神——新时期湖南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回顾》和2006年第7期《长岛人歌动地诗——新时期中学语文教研人物访谈录》两篇文章读后,我又一下子回到了过去的峥嵘岁月,也就又有了一些思索。湖南语文教育的传统是什么?正如曾仲珊老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湖南中语研究的传统就是追求坚实足印与宽阔视野的融合。”其实,湖南中…  相似文献   

14.
那天的语文生活课,是一次采访的练习。我喜欢让我的学生享受语文生活的乐趣。生活处处皆语文,我希望我的学生有一定的语文素养。所以在平时语文乐园的教学中,我会很重视学生的口语训练。那天下午我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给学生上课。教学内容是三年级语文乐园八的采访训练。当我把采访的基本要求讲完之后,我就要学生以记者的身份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育的理论前沿探索——曹明海访谈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问者:尊敬的曹老师,您好!很高兴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多年来,您主要致力于语文教育文化学与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的研究,创立了以文化来整合工具与人文、以人的发展与完整性建构为主体等语文教育理论新体系,提出了语文教学智慧论、语文教学解释学等语文教育理论新概念,开辟了语文阅读活动论、语文阅读体验论等语文教育理论新领域,在国内外语文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新大纲提出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审美性并重的指导思想 ,如何让审美教育走进语文课 ,并且落到实处 ,笔者就此问题采访了美学家张玉能教授。李 :近两年来 ,对于中学语文教育的是非功过 ,圈内圈外人士争吵得沸沸扬扬 ,不知张教授对此有何看法 ?张 :我一直是比较关注中学语文教育的。许多年来 ,我坚持参加中小学教师函授课的教学 ,还担任高考语文评卷组大组长 ,了解中学语文教育的发展状况 ,也写过一些相关文章。还有一个深层原因 ,在1 978年考上蒋孔阳先生的硕士生之前 ,我做过近 2 0年的中小学语文教师 ,可能有点语文教师情结吧 …  相似文献   

17.
钱梦龙 《教师》2011,(16):1-1
我曾写过一首《蝶恋花》,最后两句是: 镜里朱颜无计驻, 为伊心上留春住。 句中的"伊"是人称代词,但我的本意并不指人,而是指向我精神上的一种追求,一个寄托,那就是我所钟爱的语文教学。在1957年到1976年那些困顿屈辱的日子里,只要仍给我上讲台的机会,为什么我始终痴心不改地在求索之路上寻寻觅觅?  相似文献   

18.
1976年我从大学毕业分配到陕西教育报刊社工作,由于经常采访,使我有机会接触和结识了教育战线上许许多多的教师,其中西工大附中语文教师邵致新先生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虽然他和千百个普通教师一样平淡率真,朴实无华,然而却使我永远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9.
徐莉:(以下简称“徐”)王老师,您好!很荣幸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的采访!您作为文艺学方面的专家,在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欣赏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多年来,您一直致力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教育,并对中学语文教育也投放了极大的关注。刚刚听了您一个关于语文教学与文学批评的讲座.很受启发。今天.我受《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的委托就此对您作一次访谈。[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都是给考生以材料的。名之曰给材料作文,即通过文字、图画等媒介,提供某些基本事实,要求作者围绕这一材料去写作的一种作文方法。这种方法用于高考,就目前来看,利少弊多。从前年起识者对此就不无微词。或认为它“给考生留下了选择的余地。但从考生作文的实际看,好的文章并不多”;或认为“考生发挥的余地不大,距离难以拉开”(伊道恩:《谈谈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天津教育学院院刊》,1986年第5期)本文愿就此借题发挥一番,说说给材料作文用于高考的弊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