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树洞里的国王》以充满想象力的叙述,展现了作者对乡村的记忆与虚构。乡村的记忆来源于曾经的生活,对乡村的虚构则来源于对生活的理解。浓郁的地方特色加上空灵的文学想象力,使作品流溢着贵州山水特有的明秀和绮丽色彩。这些小说不是为了还原生活的真实,而是在出人意料的讲述中呈现人类心灵的黑暗和幽深,捕捉生命一闪而过的真相。  相似文献   

2.
《国王的人马》是美国南方作家罗伯特·佩恩·沃伦的经典作品,小说展现了主人公杰克·伯登的创伤记忆与创伤修复,以及他成功走进历史、面对现实和未来的故事,体现了沃伦对美国南方深切的时间和历史关怀。沃伦《国王的人马》中的创伤主题描写,既是南方作家对美国南方过去的反思,又是对传统美国南方话语的解构,也是对美国南方当下和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郭寒铮 《海外英语》2022,(11):200-202
自我的完整性是美国当代作家罗伯特·佩恩·沃伦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沃伦的作品《国王的人马》以其深刻的哲学启思和炉火纯青的叙事风格成为美国长篇小说的经典。该文主要聚焦于作品的反讽叙事策略,阐述小说如何通过言语反讽、结构反讽、行为反讽等叙事手法,对南方转型时期工业化的扩张和物欲的滥觞而带来的精神的失落和完整自我的消解进行讽刺和批判。  相似文献   

4.
彭晓峰 《学语文》2004,(11):9-10
套子似的外形,套子似的语言,套子似的生活——契诃夫在他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刻画了一个找不到自我,只看得到规则、牢笼的可怜的形象——别里科夫。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他不跳出套子,挣脱规则的束缚,主宰自己的命运呢?  相似文献   

5.
罗伯特.佩.沃伦作为美国南方“重农学派”的成员,虽然拥护南方的农业社会,反对北方的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对南方的侵蚀,而他却通过小说《国王的人马》中的人物颠覆了美国南方神话中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6.
歌剧《党的儿女》选段《万里春色满家园》是目前国内舞台经常演出的中国经典歌剧选曲之一。文章以歌剧选段《万里春色满家园》的创作特点为中心,将创作和演唱相结合进行分析,并对曲式创作特点、塑造的人物形象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作为二十世纪美国文坛全能作家沃伦的巅峰之作,《国王的人马》在国内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国王的人马》中蕴含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自身的二元对立现象及其引发的失去、死亡的悲剧。二元对立只有走向消解才能达到事物的平衡与和谐,才能有乐观的重建,时立走向消解既是历史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8.
《国王的人马》突破传统的线性叙事模式,采用网状叙事结构、破碎的时空设置以及蒙太奇的手法,呈现出明显的后现代叙事倾向。释读《国王的人马》的后现代叙事策略,不仅能彰显其后现代叙事倾向的文学价值,更有助于理解小说家沃伦对于人类和历史的“蛛网理论”观。  相似文献   

9.
10.
"江山图"是历来画家所喜爱的表现题材,江山万里能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操和陶冶博大的胸怀,吴伟《长江万里图》是浙派山水画的代表作,处于吴门文人画派兴起与浙派由盛而衰的过渡阶段。本文通过分析作品的造型章法等艺术特点,探索这些形式语言的审美,总结画卷的历史地位,来解读《长江万里图》"所蕴含的雄浑大气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海明威的性别观一直是海明威研究中的关注热点之一。以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表演理论为依据,以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为研究文本,从男女换装、性别角色转换和同性恋欲望三个理论层面,探讨海明威的性别观,得出结论:海明威并非提倡传统性别角色,拥护男性至上;他在短篇小说中描写社会性别的不定性和可变性,是其对现代社会中性别角色变化和重构的深切关注,是其"双性和谐"理想的表达,这一理想贯穿着海明威的整个写作生涯。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90年代,泰戈尔移居谢里达农庄照管祖传地产。其间,作家创作了60多篇反映孟加拉农民的勤勉、贫困、希望与追求、展示孟加拉农村广阔生活画面的短篇佳作。众多作品构成多重组合复调,每部作品又常常具有多重主题。泰戈尔往往通过对比手法塑造人物,使形象鲜明突出;叙事中间或夹以发人深省的议论和极富感染力的抒情,笔简练,对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事件产生发展的契因不作详细交代,给读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比喻俯拾皆是,生物形象而又贴切自然,足见作家见识广博想象丰富。这些农村题材的短篇小说洋溢着热情、充满了生气,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生命与死亡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明威的作品中,生命与死亡是一个永恒主题.通过对其短篇小说文本的详细分析,发现海明威生命与死亡的探讨和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最初的好奇与茫然,到对生命与死亡现象的迷惘与困惑,最终到达理智和超然的境界.文章分别对这三个阶段在相应的短篇小说中的反映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4.
魏文帝遗留下来的作品繁多,仅次于曹植,其中他的公文占了大多数。这些不同时期的公文反映了曹丕在面对复杂局面时所采取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曹丕的性格特征及其为政思想。通过对其公文进行细致的分析,以期总结出曹丕的多维形象。  相似文献   

15.
受社会思潮的影响,李渔在短篇小说创作中经常反思“情”、“理”两者的关系问题,在叙写男女之间的感情时也不例外。通过对小说文本的分析,可以看出“情理兼顾”既横贯于李渔短篇小说的内在架构,又集中地体现了他的情理观。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塑造了一批富有孤独感的人物形象,表现了鲁迅自我的孤独。《故事新编》表现了创世者、救难者和复仇者的孤独,从而表现了鲁迅心境上的孤独、小说人物形象对鲁迅孤独的折射以及鲁迅自身对孤独的摆脱等一系列创作主体的孤独感。  相似文献   

17.
伍家沟民间故事反映的民众的宗教文化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水流域伍家沟村是著名的中国汉民族南方民歌村。伍家沟村的民间故事多数与宗教相关,反映了下层民众的原始宗教、佛教道教文化心理.反映了下层民众的万物有曼、鬼魂崇拜、巫术崇拜、神仙崇拜、法术信仰、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等观念,以及下层民众拜神佛的实用心态,求回报的实用主义心理。  相似文献   

18.
19.
20.
郁达夫小说使用了"VVA"、"V一VA"、"V了VA"、"V了一VA"、"AB了一AB"等特殊动词重叠格式。研究它们,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现代文学阶段(1919-1949)吴方言中动词重叠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