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武术》2006,(4):3-13
2006年5月2~6日,由《中华武术》杂志和人民体育出版社推出的“中国武术大学堂”首期“太极拳名家讲堂”将在北京举行。 为了让广大太极拳爱好者体全原汁原味的传统武术,认识哲理精深的太极文化,太极名家讲堂聘请太极拳主要流派著名代表人物亲自讲授,包括陈正雷、崔仲三乔松茂、马海龙、孙永田、和有禄。届时,参加太极拳名家讲堂的太极拳爱好者将和太极拳名家进行广泛而多元的互动和对话。强健身体,感受传统文化,太极拳爱好者们将和太极名家度过一个别具意义的“五一”黄金周。 为了让即将参加太极拳名家讲堂的学员快速增进拳艺,加深对太极文化的感悟,在太极拳名家讲堂开课之前,各流派太极拳主讲名家提前和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敞开心扉,展开交流,他们通过各自多年的习拳、练拳和传拳的丰富经历,深入浅出地介绍各流派太极拳的特点,实例印证太极拳的健身价值,讲述练好太极拳的要领,共同探索太极拳的发展走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中国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亮丽瑰宝,它以独特的方式和魅力,倾倒了众多人。目前以太极拳为代表的太极文化的发展正朝多元化、世界化的方向前进,有着广阔的前景。但是,它的传播推广和产业发展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文章通过对太极拳传播推广和太极拳产业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借鉴其它体育项目的发展经验,在太极拳的实用性、太极拳的现状和太极拳的推广等诸多方面对太极文化及其产业化发展进行探索并提出对策和意见。  相似文献   

3.
太极文化软实力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扩大太极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阐述了太极文化的内涵及软实力价值体现,研究认为:太极文化以太极拳为载体,以阴阳学说、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奉行体用兼备、身心合一原则,融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于一体,蕴含着深刻的辩证内涵,对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另外,健身养生双重功能体现太极文化软实力的本体价值,国际品牌效用彰显出太极文化的国家文化形象,育人价值,提升人的思想境界,营造和谐社会氛围,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等是太极文化软实力重要的深层次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4.
《武当》2015,(3):69
活动时间:2015年2月1日至9月1日主办:世界太极拳网《武当》杂志《武魂》杂志微信平台:"世界太极拳网"公众微信平台(微信号:sjtjqw)新浪微博:世界太极拳网武当杂志公众微信平台(微信号:wudangzazhi)活动介绍: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生命智慧的伟大成果,太极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脉精华,太极拳人物是太极拳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宝贵财富。太极辈有才人出,领一代风骚,传世代香火。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介杰出太极人物,传播科学太极健康理念,突出时  相似文献   

5.
朱泳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3):117-119,124
分别从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太极拳演变为太极运动的过程及太极运动所承载的文化元素等方面讨论了阴阳哲学观所起到的核心和总纲作用.认为太极拳的产生是刚柔相济的武术理念向阴阳相克相生的哲学观的必然回归,阴阳哲学观指导下的简化顺变思维使太极拳发展成为世界化的太极运动,太极运动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同样表达了现代人类理想和自我实现标准.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上,太极运动应具有独特的尊崇地位,它必将以民族艺术而永恒.  相似文献   

6.
汪枫  冯开春 《武当》2012,(12):88
10月30日,第四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太极文化高峰论坛"在武当山隆重举行。中国武术协会主席、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高小军,国际篮联主席、世界华人协会会长程万琦,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国荣,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湖北省体育局局长胡德春,十堰市委书记周霁,国际功夫巨星、太极禅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起人李连杰,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马云等出席论坛。十堰市委副书记董卫民致辞。  相似文献   

7.
《武当》2010,(9)
7月24日,国际太极文化座谈会在武与太极湖集团会议室召开。世界永年太极联盟主席、杨式太极拳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傅清泉先生,葡萄牙武术联合会秘书长赖尔森,西班牙武术联  相似文献   

8.
郭树勋 《精武》2009,(1):18-19
从一个赢弱的纤纤女子到一个叱咤拳坛的太极拳师;从一个享誉海内外的一代拳师到一个使命感驱使下的太极拳爱好者的管理人;从一个拳师、管理人再到一个已经超越太极拳传授的一般内涵而坚定地走出一条弘扬太极文化、沟通世界友谊、打造陈家沟、温县乃至焦作品牌的代言人,王西安拳法研究会会长、王西安国际陈式太极拳协会秘书长、国家武术六段、国家武术高级教练阎素杰在12年的太极人生中完成了惊人的三级跳。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作为太极文化的载体以其独有的奇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练习队伍中来,这不仅因为太极拳是一项优秀的体育运动,更重要的是她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笔者多年来致力于太极拳的推广与普及,练拳之余常细细体悟,深觉太极内涵奥妙无穷,现在提笔从平衡、舍得、留余、宽容四个方面来阐述做人与练习太极拳之间的关系,渴望得到朋友们的指正和批评。  相似文献   

10.
《精武》2010,(4):8-13
太极拳文化向现代企业管理进军,是古老的太极拳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最新尝试,是困境中的武术界不可忽视的太极拳文化现象。能够把民间的、非正式的太极文化旨趣与正式的、官方的社会结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而理论和实践却不涉入任何主观的价值倾向,很有创新精神!只是以一个太极拳家的良知和责任,关注社会中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并积极运用太极文化自然的、人性的、富于情感的方法和措施,协助决策者及群众相互化解这些差异,达到和谐,很了不起!太极铁娘子阎素杰女士到阿里巴巴集团等大型企业讲述自己在太极拳文化中得到的观点和经验,能受到白领阶层、知识精英们的欢迎,赢得企业老总们对她重视的主要原因,我想一定是太极文化力和阎素杰个人魅力的最佳结合与展示在起作用。穷则变,变则通。如果每个太极拳家都向"阎王队"的阎素杰女士一样,时刻想到自己的责任,认真对待太极拳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不怨天、不怨地;有条件上,没条件也要上,尽一切努力在新领域发出自己的光热和声音,这也许是中国武术最好的弘扬和出路。  相似文献   

11.
太极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拳是太极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不仅蕴涵养生、健体、搏击之道,更体现了和谐发展的哲学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构建和谐社会时期,探讨太极文化,对提高全社会的体育文化素质,进而提高全民素质,乃至世界人民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广泛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对我国普通高校内太极拳运动以及太极文化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对于我国高校太极拳运动和太极文化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路和见解,使太极拳这种极具民族文化特征的体育运动在普通高校得到弘扬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是中国武苑中的奇葩异卉,太极文化是一种深邃的文化现象。目前太极拳在世界上得到了较好的普及,但作为一项产业和其他优秀的体育项目相比其产业化程度远远不够,还没有形成极大的产业市场。通过分析找出制约太极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因素,进一步提升太极文化产业化走向世界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2月23至25日,由丽江人民政府主办的2010丽江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在玉龙雪山下大港旺宝国际饭店举行。来自海内外近500名太极拳友参加了大会,武当内家与陈杨吴武各门派太极名家在大会开幕式和太极拳三十年高峰论坛上做了精彩表演。会议期间,数十位中青年太极拳师与老一辈名家共同探讨了太极拳技术理论和三十年走过的历程,展望了太极文化发展的美  相似文献   

15.
太极推手是太极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高校开展太极推手运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太极拳技击技巧认识和探求太极推手的文化内涵,从而促进太极拳运动的推广。  相似文献   

16.
《少林与太极》2014,(9):11-14
太极拳作为中国民族的文化品牌和中华武术的瑰宝,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也是温县、焦作乃至河南的一张名片,是河南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对太极文化传播手段以及动漫技术特点的分析,找出太极文化与动漫传播方式二者之间的结合点,提出一种基于动漫技术的太极文化推广系统,该系统利用动漫技术、影视后期合成技术和网络技术,对太极拳的各种招式进行模拟展示,并涵盖了太极文化以及太极相关新闻、太极论坛、太极拳视频、各式太极拳等多方面内容的计算机系统。  相似文献   

17.
对太极推手传统理论与文化及现代推手的技术实践等进行研究,认为太极推手秉承了太极拳运动基本技术风格和文化特色,且具有含蓄、谦让、和谐的对练技术特征.但将太极推手作为一项攻防竞赛项目开展,有违太极拳运动的传统理论和运动规律,误导人们对太极推手的认识和体验.  相似文献   

18.
2006年8月17日,来自国内外的三百多名太极拳爱好者会聚河南郑州,参加了为期三天的陈家沟太极功夫精英赛。 这次大赛,是由河南省武术协会主办,河南陈正雷太极文化有限公司、郑州陈家沟太极拳馆承办的。河南省武术协会主席张振河、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婕应邀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在简短的开幕式和武术表演之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参加了传统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新架一路、陈式56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传统陈式太极剑,以及太极推手等项目的比赛。这些参赛选手中,有七八岁的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19.
王俊法 《山东体育科技》2003,25(1):72-72,76
太极拳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研究、总结产生的防身、健身方法,具有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和独特的技击理论,长期影响着我国哲学、美学、社会学、经济学及太极医理等方向的发展。通过对太极文化理念的分析揭示出太极拳作为竞赛体育项目的深层延伸。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以新时代我国正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弘扬优秀传统武术文化为背景,以武术发展成为青奥会正式比赛项目为契机,为普及太极拳知识、促进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太极运动、宣传太极拳文化,从学校太极拳发展的现状入手对太极八法五步在中小学推广的阻碍和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旨在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