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泽强 《教育文汇》2014,(19):37-37
国培研修期间,魏本亚教授曾给我们讲过一个教学案例。外国教育专家到我国某名校交流教学经验,学校为了展示本校的教学实力,特地指名让一位特级教师上课。这位教师精心准备,在课堂上巧妙创设情景,然后提出问题,学生积极回答交流,师生互动频繁,教学环节一环紧扣一环,问题一个个迎刃而解。上完这节课,  相似文献   

2.
一次大型观摩课上,一位语文特级教师讲课,课堂上老师讲得生动有趣,学生听得很投入。由于老师诱导有方,学生们顺利地完成了老师预设的一个个问题。最后老师同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学生齐答:“没有”,这时下课铃声响了。这节课也“圆满”的画上了句号.评课时,与会的领导与专家同行都十分赞叹特级教师观摩课上精湛的教学艺术,评价十分高。最后只有一位外国教育专家表示异议,他说:“如果一节课上完,学生什么问题也没有,那么这节课本身就存在着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有一位外国教育专家来中国听一位特级教师的课。整堂课环节紧凑,过渡自然,无懈可击。下课时,特级教师满脸笑容,同学们都很高兴,陪同听课的中方工作人员也乐滋滋的。但那位外国专家却不动声色,什么也没说。  相似文献   

4.
开学初几个星期,对刚进校的教师进行了解性的听课是学校的惯例。听了一位青年教师的课,又想起上学期丁杭缨老师送教课上一段精彩的教学情景。交流时我用特级教师的课堂实例对照了那位青年教师的教学处理,听者皆称:一个“联”字在丁老师的手里会运用得如此出神入化,不愧是丁老师的“招牌动作”!  相似文献   

5.
名师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称呼,顾名思义是指在某一区域范围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师。名师应当是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研究者、实践者和示范者,同时也应当是先进教育教学经验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本文所谈的名师,指的是特级教师、市级中小学教育专家、市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或者市级及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  相似文献   

6.
段心安 《小学自然教学》2010,(12):F0002-F0002
为期3天的“海峡两岸科学教育论坛”10月23日在江苏省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举行。4位台湾、4位大陆的科学教育专家就“天文教学”分别作了专题讲座。2位台湾、1位大陆的科学教师分别上了教学观摩课;专家及授课教师还分别和与会200多名代表进行了互动交流。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参观了游府西街小学。  相似文献   

7.
今天下午的学校教研活动中。我校一位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展示了一节非常精彩的家常课:三年级《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第一课时的教学。在研讨评课时,大家纷纷交流了各自的学习体会与收获.这位年轻老师对教学中一个细节的处理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今天下午的学校教研活动中,我校一位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展示了一节非常精彩的家常课:三年级<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第一课时的教学.在研讨评课时,大家纷纷交流了各自的学习体会与收获,这位年轻老师对教学中一个细节的处理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ChinaBBS”网站上看到一篇署名“醉茗”的作者发了一张帖子,题目是:“外国专家听课后竟然说不出话来。”帖子后面附有很多网友的评论,仔细看了看,很有意思,也很有感慨。帖子说的北京某学校为了接待英美教育专家,派了一位特级教师上课,教师语言精练,教态从容,板书极有条理。师生问答精彩踊跃,整节课无懈可击。陪同听课的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很高兴。外国专家听了却说不出话来。当中方人员虚心请外国同行提意见的时候,外国同行说话了。  相似文献   

10.
1.问题的提出在新课程实施中,合作交流越来越受重视.尤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之间或者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要知道这些交流是否令人满意,必须有一个好的分析语言交流的方法来探究语言交流究竟是否发生了互动,这种互动是呈现了怎样一种过程和状态.本文利用一种分析语言交流的新方法,以两位学生之间的一段数学语言交流为例,探究并分析这次交流是否成功,希望能够更确切地把握形成成功的数学  相似文献   

11.
著名特级教师、数学教育专家黄爱华老师在“循环小数”一课教学中,一个讲不完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引起小学数学界同行的深深思考。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件事:美国一个教育代表团在上海考察,为了显示中国教育教学的水准,上海的教育部门精心挑选了一所重点中学,特别安排了一位资深的中学特级教师上课。上课时,师生的对话交流,教师的表演发挥得淋漓尽致,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纷纷举手踊跃发言,师生配合得天衣无缝。这一堂课,掌声、笑声、欢呼声不时响起,在座听课的教育专家、教师、领导无不拍案叫绝:“这堂课真是精彩极了。”下课前30秒钟,教师问:“这堂课就上到这里了,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了。”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答。顿时,全场掌声雷动。  相似文献   

13.
域外     
有一次,美国一个教育代表团在上海考察。为了显示中国教育教学最高水准,上海的教育部门精心挑选了一所重点中学,特别安排了一位资深的中学特级教师上课。上课时,师生的对话交流,教师的表演发挥得淋漓尽致,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纷纷举手踊跃发言,师生配合得天衣无缝。这一堂课,掌声、笑声、欢呼声不时响起。在座听课的中国教育专家、教师、领导无不拍案叫绝:“这堂课真是精彩极了。”下课前30秒,教师问:“这堂课就上到这里了,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了。”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顿时,全场掌声雷动。轮到评课了,中方教育人员议论纷…  相似文献   

14.
前五期,围绕语文教学的性质、语文教学的百年论争等问题,沪上三位教育专家进行了讨论和辨析。如果仅从语文教学内部展开讨论,视野终究不够开阔。因此,本期三位教育专家从现象学视野来考察语文教学,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讨论中,专家们提出了在语文教学领域中存在  相似文献   

15.
王英 《生物学教学》2003,28(1):19-22
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已在实验区试教了一年时间了。为了及时听取实验区一线教师的意见 ,了解他们在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不断完善新教材 ,充分发挥互联网这一高信息路的作用 ,为实验区教师搭建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为在教材编写者和使用者之间构建一个相互沟通的渠道 ,人教网“中学生物”栏目特邀人教版生物新教材主编、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达 4 0多年之久的朱正威先生做客聊天室 ,回答教师就新课标、新教材提出的有关问题。本文将有代表性的问答做一简要…  相似文献   

16.
教了十几年数学,我却一直没有搞清楚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三年前,我曾经参加过一次教学论坛活动,其中最吸引人的环节是由三位特级教师演绎的“同课异构”活动。记得很清楚,三位特级教师讲的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主要探索平行四边形的两个判定定理及利用该定理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不知道是“不约而同”,还是“相约而同”,三位特级教师都把出彩点放在了判定定理的探索上。  相似文献   

17.
激发学生的合作欲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合作交流往往流于形式,效果不佳。特级教师吴正宪在《统计》一课中,创设了一个合作学习的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合作欲望,实现了有效的合作。师:某大桥由于来往车辆多,经常发生交通事故。交通局的王局长为了有效指挥交通,要统计一下1分钟内大桥上各种来往的车辆有多少。他把这  相似文献   

18.
我是南京市长江路小学的一名青年语文教师,每当和别人谈及这所学校,王兰老师是一定会被提起的。因为这是一位特殊的老师。身为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的她今年已经89岁高龄,却仍然坚持每天到学校来参与工作,和语文教师们共同研究语文教学,尤其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在她的办公室里,总是能看到一位慈祥的老人和青年教师交流讨论着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2004,(7):15-16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实验阶段步入推广阶段的关键时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于2004年4月7日至8日,在上海召开全国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来自各地的语文教育专家、教学研究人员、著名特级教师、名校校长,《光明日报》及会刊、会报记者四十余人,齐聚一堂,交流近三年来语文课程改革特别是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总结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初步成果,研究出现的问题和偏差,为深化语文课程及教学改革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20.
教了十几年数学,我却一直没有搞清楚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
  三年前,我曾经参加过一次教学论坛活动,其中最吸引人的环节是由三位特级教师演绎的“同课异构”活动。记得很清楚,三位特级教师讲的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主要探索平行四边形的两个判定定理及利用该定理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不知道是“不约而同”,还是“相约而同”,三位特级教师都把出彩点放在了判定定理的探索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