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法通则》将“民事法律行为”定义为合法行为,一直以来都有许多学者提出质疑。从法理学上讲,合法行为说缺乏立法价值基础并违背了形式逻辑规则;从“合法行为说”讲,其理论的发展过程是逆潮流的;从我国目前民法理论研究现状分析,“合法行为说”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导致民法一般规则与特别法具体规则之间的不和谐;从各国对“法律行为”的含义的理解来看,“合法行为说”会造成我国民法学对外交流的障碍。因此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应该将意思表示规定在概念中,作为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之一,至于合法性,则应当放在生效要件中加以规定。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将民事法律行为界定为合法行为,并首创了“民事行为”的概念,这一改变却导致了民法学理论的冲突和认识上的混乱,给民法理论与实践带来了困惑.本文以《民法通则》的新规定为出发点审视对民事法律行为的界定,对民事法律行为的合法性及“民事行为”概念的存在价值进行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法律行为是否合法,这一问题在中国学界引起争论。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一说,源自对苏联民法学者阿加尔柯夫错误观点的继承,且这一观点在苏联(及俄罗斯)学界基本不被认可。但事实上,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的观点,在我国民国时期学者以及苏联(及俄罗斯)学者中几乎已是通说。《民法通则》中"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这一观点,与其说是对阿加尔柯夫错误观点的继承,倒不如说是对理论界通说的合理吸收。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事法律对无效民事行为作了列举性规定,但这些规定不仅与世界上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对同一问题的规定相去甚远,而且在实践中也不利于保护无过错的相对人,特别是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本文从同德国、日本民法相关规定的比较角度,通过对法律行为客体要件和意思表示要件的分析,揭示了我国无效民事行为法律规定的瑕疵.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民事法律相关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民事法律规避行为是一个不容回避和忽视的普遍现象。民事法律规避行为长期以来仅仅被视为法律解释问题,缺乏研究和制度创新。本文试图探析其产生因由,分析其性质及其构成要件,以期促进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陆的法律行为制度则兼有前苏联与日本民法的特色.从前苏联继受来的是把法律行为限定为合法行为.法律行为是指目的在于设立、变更、消灭一定私法关系的,以意思表示为核心的行为;而不是指合法行为.然而,从法律事实的分类来看,法律行为属于合法行为.  相似文献   

7.
民事法律行为居于民法的核心地位,其“不只是价值上确立全面私法自治的工具,而且还是技术上精确规范私法自治的工具”。民事法律行为据其效果,可分为有效、无效、可撤销及效力待定等,而各类行为界定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法制的成败。因而理清各种行为的范围及条件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认识出发而考察我国民事法律所建立的有关无效民事行为的法律制度时,不难发现其存在的不合理性,文章将就此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和生效要件互为因果,但在着眼点、判断标准、发生时间和效力等方面存在不同.对其进行区分有助于为民事纠纷的拒不受理、劝告撤销或转审,以及法律上的举证责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与私法自治原则在现代民法和民法学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在民法典的制定中应完善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与私法自治的最佳结合,使私人自治应具有的功能在法律行为的理论与实践中得以更好的发挥。因此,本文在分析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与私法自治的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二者的关系,既两者互为表里,前者是外壳,后者是内核,私法自治原则的贯彻和实践离不开民事法律行为,同样,民事法律行为的设立也需要私法自治为其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田麟 《华章》2007,(12):98-98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是民法学理论的一项基本内容,它是联结权利主体制度、物权制度、债权制度这三大民法理论的纽带,本文通过研究法律行为概念的由来、界定及其在民法中的功能,对法律行为制度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说"打造"     
“打造”的搭配对象不断地逐步泛化,开始是金属器物,再到一般具体物,再到用具体物对抽象物做的比喻,然后就进入抽象物为主的时期。“打造”被我们赋予了“精心加工,追求精品”的内涵,已由原来的中性词转变为褒义词。“打造“词义、新用法的出现与流行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汉语言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是由locufionary act,illocutionary act与perlocutionary act组成,其研究重点是illocutionary act。illocutionary logic是研究illocutionary act形式化问题的理论。国内有学者将两者分别译为“语用逻辑”和“语用行为”。illocutionary logic研究的只是illocufionary verbs的illocutionary act,未涉及到使用者,也更未涉及到对语境等的研究。言语行为实质上只是一种局限于illocutionary verbs的句法和语义的研究,根本不是言语行为的真正意义上的语用研究。作为只研究illocutionary verbs的illocutionary acts的illocutionary logic只是一种行事逻辑,属于语用逻辑这个大的范畴。真正的语用逻辑必须研究话语发生的语境、话语与使用者的关系、使用者对话语的推理等等。因而不能将illocutionary logic翻译为“语用逻辑”。  相似文献   

13.
在英国刑法中持有从形式上看是状态,这并不表明我国刑法中持有也是独立于作为与不作为之外的状态。在英国,持有犯罪在制定法上多为严格责任犯罪;在我国,刑法中的持有是主客观统一原则之下的持有,两者并不完全相同。从逻辑、行为表现、行为结构、(立法)功能、立法司法价值以及义务的特定性上看,持有也不是独立的第三种行为形式。实际上,它是一个可以用作为或者不作为评价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谢"从表达道歉、谢罪的意义转移到表达感谢的意义,是受汉语中使用道歉的方式表达感谢的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化心理的影响."致谢""感谢""谢谢"都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感谢类动词"谢""谢谢""感谢""致谢"的语法化过程表明,言语行为动词在意义、使用上的发展与文化心理、构词格式、言语行为本身、外来文化的影响都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5.
叙事本质上是一种复杂而特殊的言语行为系统。叙事行为包括真实世界的与虚拟世界的,即作者对读者实施的言语行为与作品中人物之间实施的言语行为。对应于言语行为三分法,叙事也可分为三个相对应的行为:(1)它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向读者、作品内人物的听者表达了一系列叙事命题,这可视为双重性言内行为;(2)它表达出了叙事人(包括作品内人物的言者)的深层交际意图,这可视为双重性言外行为;(3)它是作者和读者、作品内人物之间的双重性的双方互动过程,能够引起读者、作品内人物的听者的情感共鸣,这可视为双重性言后行为。叙事形式可分为对白、独白和旁白三种,每种形式的言语行为分析图式各不相同。作为一个系统,叙事是由一个个微观言语行为组成的行为序列,在序列中起统领性作用的微观言语行为决定了整个宏观言语行为的核心意图。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对叙事进行分析,有助于加强对作品语言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同时对语言教学也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会展与会展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逐渐实现,会展经济对世界各国产生了越来越重大的影响。会展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了会展旅游的出现和迅速发展。章分析了会展与会展旅游的相互关系,认为会展产不会自动产生会展旅游,会展旅游的成功实现需要旅游组织与会展组织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恰当地运用隐性采访,能够在新闻监督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一旦处理失当,便很容易产生新闻越权、侵权等法律问题。因此,记者在使用隐性采访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地把握好“度”,以避免“过度”、“过热”等带来的不良后果。既要在尽可能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揭露问题,又要维护媒介的声誉和监督的尊严;既要充分考虑到社会效果和社会容忍度,又要尽可能地回避法律禁止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孔子关于"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修身理论是很有见地的,对素质教育的开展也富有启发性。从教育哲学、心理学和人性观的角度来看,"从心所欲不逾矩"和素质教育都是统一的。因此,素质教育的实施可借鉴"从心所欲不逾矩"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9.
英汉"批评"言语行为与礼貌策略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礼貌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须遵守和维护的准则,但不同的文化对人们在交际中的礼貌策略有不同的制约,英汉语“批评”言语行为实例分析表明,人们在交际中的礼貌策略深受不同文化传统的思维定势及人际关系取向的影响,基于西方文化的礼貌策略不适用于分析汉文化,这对外语教学也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命题说话是PSC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然而PSC理论研究之中命题说话的研究却最为薄弱。本文将“命题说话”界定为“有限制的潜性交谈”,并由此探讨主试人在命题说话时的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