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提高人才素质问题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迫切性。从现在起至2000年,是20世纪的最后几年,21世纪是充满激烈竞争的时代,而世界各国经济、军事、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关键环节在于素质,谁能抓住人才素质培养这个关键环节,谁就能够掌握21世纪的主动权。师范院校的学生,是未来21世纪的教师,他们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21世纪基础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未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知识社会,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将日趋激烈,而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人才源于教育,教育的水平决定人才的水平,基础教育的质量决定着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和国家人力资源的强弱。增进中小学学校效能以提升国民的素质,实现人力资源向智力资源的转化,已成为先进国家教育改革所共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展望21世纪时强调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21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世纪,这种竞争的后面,人才素质的竞争是带根本性的。而素质的提高,取决于知识,取决于教育。”培养数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20世纪是“财富属于物质资源”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将进入“财富属于人力资源”的时代。培养和造就面向21世纪的各级各类人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21世纪,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场竞争将影响—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未来的生存状况和地位,这场竞争之本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  相似文献   

5.
谈物理教育与创造型学生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竟争、人才竞争和创新意识竞争的时代,物理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着眼点,应以培养创造型学生为教育目标.1 从人才素质特征角度看创造型学生的特征表现1.1 21世纪人才素质与现代科技人才的素质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6.
21 世纪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在各种竞争中,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跨世纪的人才要想适应竞争的社会,以求发展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就必须具备以下素质,即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劳动素质、体育素质以及从事各项专业所要求的专业素质等等,其中人才的体育素质是实现竞争于社会的基本前提,是服务于社会,力求健康工作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将是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间的科技竞争、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归根结底,还是教育竞争.人才的竞争。本世纪90年代。诸发达国家教育改革虽各显其能,各具特色,但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都以迎接21世纪为发展目标,以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的挑战培养所需人才。要提高人才培养的素质,关键在于改革高等教育,特别是理工大学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就是要加速课程体系的改革。加强文化素质的教育,并采用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法模式.这对于提高一个国家的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美国理工大学人才素质与培养方法的模式.对加速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加强国际意识,提高我国理工大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是迎接21世纪挑战迫在眉睫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20世纪是"财富属于物质资源"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将进入"财富属于人力资源"的时代。培养和造就面向21世纪的各级各类人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1]21世纪,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场竞争将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未来的生存状况和地位,这场竞争之本是人才  相似文献   

9.
面向21世纪,将是人类智慧大竞争的世纪,也将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素质上的全面较量与竞争的世纪。实质上是知识、智力、教育、能力的大竞争、大较量。在世界大竞争中,人才素质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因而,笔者认为,如何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问题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科学技术推动世界经济向前飞速发展的时代,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政治竞争以及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拥有高素质的人才的竞争。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把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作为参与21世纪国际竞争的关键措施。我国目前公众科学素养的情况并不乐观,其建设过程仍旧任重道远,在多方面进行努力的同时,成人教育以其教育的普及力度、教育的多元化及教育的持续性等优势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