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文学史上,以“渔父”意象来抒写文人心曲的诗词很多。这些“渔父”都是诗人自我形象和人格的写照。诗人们通过放浪江湖、临渊垂钓的“渔父”,唱出了对高洁人格和自由人生理想的追求,创造出了一种闲适幽雅的审美人生意境,从而为中华文明保持了一份圣洁的理想。  相似文献   

2.
李国春  胡玢 《湘南学院学报》2004,25(1):50-54,63
中国文学史上,悲怨诗有着悠久的传统;在一些悲怨诗中,诗人运用"坟"的意象对社会、人生进行独特的思考,对生命存在进行不懈的追问,以其独特的观察角度折射出中国文人独特的审美意识。"坟"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诗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更要引导学生透过诗作的面纱:深入探究诗人的肉心世界,体悟诗人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从前达到美育、文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审美在宗教意识并不强的中国文化人的心理构建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慰抚灵魂。蔡元培先生提出的“美育”的教育思想,也是从这样的文化背景出发,用“美育”来代替宗教。  相似文献   

4.
曹加明 《读写月报》2023,(10):21-23
<正>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人生不能浑浑噩噩、迷迷糊糊,而要清醒、从容地把握。阅读诗人朗费罗的《人生礼赞》一诗,不禁被诗中蕴含的审美追求和昂然的生命姿态感动。诗人以审美的笔触启示我们——人生,究竟应该如何面对?在对《人生礼赞》的审美窥探中省察自我生命,应该是每一位清醒者应然的生命姿态。  相似文献   

5.
余家驹是我国少数民族杰出文学家族著名诗人之一,又是余氏彝族文学家族的开山诗人。其汉语传统诗歌主要分为山水诗、田园诗、咏物诗、咏史诗、民生疾苦诗五类。诗歌既有黔西北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情风貌的再现,也有诗人沧桑的人生历练之后所固有的那种对宇宙、社会、历史、人生的独特认知,饱含诗人至真至诚的情感,融汇了诗人独特的审美体验。余家驹诗歌意象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儒道相容,佛禅生趣;随情入诗,率性而作;巧用典故,意蕴深幽。余家驹诗歌在西南地区乃至国内更大范围产生了一定影响,被写进中国当代较有影响的两部文学史著作。  相似文献   

6.
余家驹是我国少数民族杰出文学家族著名诗人之一,又是余氏彝族文学家族的开山诗人。其汉语传统诗歌主要分为山水诗、田园诗、咏物诗、咏史诗、民生疾苦诗五类。诗歌既有黔西北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情风貌的再现,也有诗人沧桑的人生历练之后所固有的那种对宇宙、社会、历史、人生的独特认知,饱含诗人至真至诚的情感,融汇了诗人独特的审美体验。余家驹诗歌意象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儒道相容,佛禅生趣;随情入诗,率性而作;巧用典故,意蕴深幽。余家驹诗歌在西南地区乃至国内更大范围产生了一定影响,被写进中国当代较有影响的两部文学史著作。  相似文献   

7.
李商隐的无题诗让人费解,缘于诗人独特的生活背景,艰曲的人生经历,寄情隐幽的文学现,蒙咙隐晦的审美旨趣。诗歌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被人们接受并传递,在接受的过程中不断地被个性心灵化。造就了不同的理解角度与多样的主旨。  相似文献   

8.
“直观、印象、顿悟”是解读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方式。这是由诗的共性以及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性所决定的。“诗之所以为诗,是因为诗歌借助语言抒发的是诗人真挚浓烈的情感,传达的是诗人对于自然、人生的深切体验和对人生真谛、美的真谛的诗意发现”(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可见,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解读重要的是“悟”和心灵上获得启迪。而“悟”的获得则依赖于审美主体的艺术感受能力、成熟的审美心理,即需要一定的内在文化心理结构,奇特、丰富的生活积累,思想的执著追求和感情的奇异体验。否则,审美主体无法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9.
杨岳华 《文教资料》2006,(27):85-87
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最有成就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大诗人之一。他的峻洁恬淡、质朴真率的个性及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使他的田园诗显于后世,真正确立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文章从他的济世之志、困厄矛盾的人生际遇、峻洁性格、文学成就来论述陶渊明独特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10.
唐寅是吴门四才子的代表人物,青年时期即以诗画蜚声文坛。然而其人生遭际却极为坎坷,一生追求处处碰壁,命运打击亦接连不断。作为诗人起伏不定的命运和情感宣泄的载体,"酒"在诗人作品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诗人不同的人生阶段,蕴藏了丰富多样的文学意蕴和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11.
“自然”是中国诗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中国诗学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在诗人的生活状态中,“自然”揭示了诗人所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在诗歌创作和审美中,“自然”是诗人创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遵循的最高法则,是审美主体对生命的体认。梳理整个中国古代诗学体系,我们可以说,“自然”是中国诗学的基始范畴。  相似文献   

12.
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雄视千古的气势,涵盖宇宙和人生,将人类的多种感情升华,使审美空间显得十分繁富开阔。诗人在传统题材中,以巧妙的情境设置和意  相似文献   

13.
陶渊明诗文中显示诗人独特的人生境界理想,表现出四大范型,即:追慕生命的原初境界;重返生命的自由境界;创造生命的幽远境界以及归依生命的宇宙境界。诗人的人生境界观,既是文化理想,也是人生境界的审美范型,具有现代性的人文关怀精神和价值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魏巍 《文学教育(上)》2009,(13):132-133
目前,国外对青海文学的研究寥寥无几,而国内对青海作家,如程秀山、王立道、海风、王歌行、白渔、诗人昌耀等仅有一些评价,由此探讨中国地域文化对青海作家性格气质、审美情趣、艺术思维方式的影响,以及对作品的人生内容、艺术品格、表现手法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派作家超越了传统的审美内涵,从而使不同于现代美学的后现代文学的审美内涵得以深化和扩展。在后现代派作家的艺术世界里,纳博科夫和博尔赫斯故意模糊文学与哲学、文学和文化等之间已有的传统界线。他们摒弃历史、命运的视角来探讨人生,而选择不同寻常的诡秘哲学来影射迷宫人生,因此从二人的作品中升腾起具有哲理内涵的新型的后现代文学审美。同时二人有意无意沿用了希腊哲学家芝诺的运动悖论,由此衍生出的无穷极限和圆形的迷宫世界观,都呈现出后现代文学的特殊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6.
王维及其诗歌在盛唐别具一格,《积雨辋川庄作》是其风格的典型代表。这首诗自然温丽、音节铿锵、诗中有画,为唐七律与山水田园诗歌的代表作;展现了王维对政治、文学的纠结与矛盾,蕴含了他亦官亦隐、入世出世、佛儒兼修的人生思考,是王维诗歌艺术审美与人生体验的融合之作;也是以王维为代表的唐代诗人政治与人生的缩影。  相似文献   

17.
黄文军 《宜宾学院学报》2011,11(4):45-46,59
"寒族文学观"是指导钟嵘文学批评的根本性文学观念。《诗品》的"寒族文学观"主要体现在对诗人的斟选、品评与审美情趣上。在《诗品》中,钟嵘斟选了大量的寒族诗人,使之成为一个文学群体,并对他们作品所体现出的"骨气""雅怨"的艺术风格进行了高度评价,从而奠定了寒族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寒族文学观"是指导钟嵘文学批评的根本性文学观念。《诗品》的"寒族文学观"主要体现在对诗人的斟选、品评与审美情趣上。在《诗品》中,钟嵘斟选了大量的寒族诗人,使之成为一个文学群体,并对他们作品所体现出的"骨气""雅怨"的艺术风格进行了高度评价,从而奠定了寒族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无可否认,蕴藏着无限审美意蕴的自然景观和人生风雨旅程,一直是诗人进行审美判断和艺术创作的载体。它奇幻的阳光,凄蒙的细雨,刺骨的寒风,都似一股股浸透着浓郁诗意的心灵之风,吹拂在诗人敏感而多情的心灵世界里,并在诗人静盗或澎湃的心湖里掀起一阵阵或宁静或激越的稿涟,汇漾着诗人面对客观世界、审视内心宇宙的圆润诗意。在诗人凌代坤的人生旅程中,他常常驾驶着真善美的马车,感受着时代的折光,轻翼着理想的彩云,沐浴着人生的风雨,托载着人格的精神,在平静而又不平静的心灵旷野上奔腾,并时时扬起那浸润着文化底蕴的鞭子,拍…  相似文献   

20.
新月诗人在文学审美论诗学方向下,以开放的姿态在浪漫、古典和现代主义间寻美。在其活动的鼎盛期,表现出古典主义的审美倾向:人本主义基础与“理性节制情感”;和谐作为最高的美学风范;“崇古”而不“唯古”。新月诗人的古典主义倾向还体现了这群浪漫诗人的古典寻求,其诗学意义在于文学人文精神的坚守和诗学观念的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