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元代平阳地区以其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孕育了一批著名的杂剧作家。本文就从地域文化的角度阐述了元代平阳杂剧的特征:少数民族题材,浅粗的语言及内容,浓郁的娱乐色彩。  相似文献   

2.
元代下层文人选择杂剧的心态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下层文人对杂剧艺术的选择,促进了杂剧的大繁荣。他们在选择杂剧的过程中,或隐或显地呈现出了各种心态,主要有宗教的解脱心态、生存的边缘化心态、娱乐的自适心态和价值的凸现心态。  相似文献   

3.
与前代同类题材的作品相比,元代婚恋杂剧中的女性自我意识普遍增强。剧作中的女性大都自尊自重,不卑不亢,向往人格自由,争取平等做人的权利,渴望具有情感内核的合理婚姻。蒸腾在她们身上的人格魅力,对封建社会后期文学的演进,乃至女性为争取人权独立的斗争,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昭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元代,伴随着“戾家把戏”(娼代乐剧)的盛行,乐妓已经成为杂剧演出的中坚力量,夏氏《青楼集》即为明证。具体到角色扮演,乐妓除装扮旦色外,还扮演末泥和一些“外角”(次要角色)。但同时有资料显示,元杂剧并非全部由乐妓演出。  相似文献   

5.
元杂剧,作为有元一代文学的代表,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灿若星河的元代杂剧作家群中,无名氏作为一个特殊的创作群体,近年来得到了众多学者的着遍关注.无名氏的三国戏杂剧深受魏晋时期志人志怪小说的影响,并直接脱胎于陈寿的《三国志》,其对《三国志》既有继承又有着某种程度的创造和改编.  相似文献   

6.
历代论大都从学、作、时代等角度来阐述元代杂剧繁荣的原因,而较为忽剧杂剧的戏剧“本位”特征。以杂剧的表演艺术的视角,从接受、创作与导演、表演三个方面来阐释元代杂剧繁荣的原因,便能更为关注杂剧的戏剧“本位”特征。  相似文献   

7.
元代杂剧对《史记》写人文学的继承表现在:剧情同史实大致相近,选取片断演义剧情,选取多个篇目揉合为一个完整剧情,作者旨在“藉人以明史”,因而司马迁在描写重大历史事件时,总是着力刻画人物性格,元剧作者正是继承了《史记》的这种笔法。  相似文献   

8.
关汉卿的杂剧,以其本色当行和深刻的现实内容而称。他的笔锋不仅仅指向了封建统治,而且也指向了对下层人民模加欺压的地痞无赖、流氓恶棍,根本上指出这些社会渣滓所仰仗的政治靠山是当朝的统治。本对关系杂剧作品中的一组恶棍流氓形象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从而对元代社会进行了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元代艺妓大量介入杂剧的演出和传播,是元杂剧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艺妓与文人的交往对杂剧创作在题材、内容、风格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另一方面,艺妓通过舞台演出的实践,使得杂剧的角色体制、演唱技巧等舞台艺术得到进步和完善,并且艺妓们在各地的演出客观上对杂剧的传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历来非常密切。杭州于南宋时期形成了固定的且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元朝元贞、大德年间,南方又形成了以杭州为中心的杂剧创作圈。元代杭州杂剧表现了杭州的自然城市风貌和人文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11.
古代中国可说是个诗的国度,诗学传统源远流长。元代以前,抒情诗的发展已臻顶峰,诗学的理论探讨也趋于成型。宋元之际,叙事文学勃兴,古代文学进入到一个大的转型期,固有的抒情诗的创作经验和与之相关的诗学观念如何适应以情节、人物为主的叙事文学,这实在是一个文学史和诗学研究都应该关注的问题。在文学史上,率先受抒情诗影响,表现出明显的诗化倾向的叙事文本是元代杂剧。  相似文献   

12.
真定地区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真定杂剧作家群体在杂剧作品中所塑造的英雄人物、所讲述的传奇故事鲜明地体现了真定地区“慷慨悲歌”的地域文化品格,这种“慷慨悲歌”之气不是逞匹夫之勇的强悍,而是饱含激昂的浩然正气。杂剧作品大多体现不畏强权、扶危济困的高尚品质,展现出对国家、民族和人民命运的强烈责任意识,展现了真定作家群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他们的作品尚侠义而扶危济困,尚勇气而不畏权贵,散发出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在中国杂剧史上留下了属于真定的绚丽篇章。  相似文献   

13.
元代少数民族杂剧作家的创作,一方面与元杂剧创作的整个主流融合在一起,体现着元杂剧的时代与艺术风貌,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了独特的思想内容、艺术特征。这种独特的创作与当时民族大融合的社会背景有关,同时也与作家的民族特质密切相联。  相似文献   

14.
高秀是元初声名卓的高产作家,他取材于历史和民间故事的三十多部杂剧,既融入了鲜明强烈的时代意识,彰显了独立不移、昂扬奋发的主体人格精神,也清晰地描出了元杂剧由金院本脱胎而来并逐步走向成熟的发展轨迹,具有浓郁醇厚的通俗化品味和值得珍视的戏曲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元代的胶莱运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磊 《历史教学》2006,(1):71-72
  相似文献   

16.
高乐 《文教资料》2013,(9):24-25
金元时期,汉语同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等外来语发生了接触。通过分析元刊杂剧的特殊语言现象,本文揭示了蒙古语对元代汉语尤其是北方汉语的接触、渗透和融合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马致远的隐逸思想,针对其杂剧散曲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其中表现出的隐逸思想,探讨马致远隐逸思想形成的原因,分析这种思想对元代大都文人群体的影响。在研究马致远作品的基础上,提出其隐逸思想的矛盾性和大都文人群体中普遍存在此种矛盾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向来被视为元代爱情喜剧的士妓恋爱杂剧,由于个体性追求与整体性命运的冲突,其中又充满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在剧作中主要表现在悲剧性歌妓形象的刻画,情与理的强烈冲突,隐藏在团圆结局背后的悲剧意识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东坡杂剧在元代历史文人剧中占有突出地位,本文通过现存3部东坡剧的解读,清理了元代东坡剧所构成的颇为复杂立体的苏轼形象,揭示了其在文人话语、国家话语、民间话语三种话语结构中隐含的不同指向,以更广泛的视域审视苏轼被贬黄州这一历史事件的文化意义,揭示了元人观照历史的多元属性。  相似文献   

20.
元明同题杂剧《李亚仙花酒曲江池》(《曲江池》)皆取材自唐传奇小说《李娃传》,但石君宝与朱有燉均在继承《李娃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编.元明两种杂剧在体制内容、人物形象以及作品主题上均呈现出显著的不同.元代石君宝、明初朱有燉作为各自时代的代表性杂剧作家,他们的杂剧创作均受到各自时代背景的影响.朱有燉的《曲江池》在借鉴石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