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秧歌和秧歌锣鼓秧歌是农人插秧、耘田,在田里相聚群唱或对唱、竞唱的一种歌。如你愿更文雅一点,可称它做农歌、田歌;但有时牧童放牛、村妇采茶、樵夫打柴、船夫荡桨、渔夫撒网也相聚群唱或对唱、竞唱,或独唱这类的歌,因此,有些地方称它做山歌、采茶,有些地方又称它做樵歌、渔歌、船歌。  相似文献   

2.
一、秧歌和秧歌锣鼓秧歌是农人插秧、耘田,在田里相聚群唱或对唱、竞唱的一种歌。如你愿更文雅一点,可称它做农歌、田歌;但有时牧童放牛、村妇采茶、樵夫打柴、船夫荡桨、渔夫撒网也相聚群唱或对唱、竞唱,或独唱这类的歌,因此,有些地方称它做山歌、采茶,有些地方又称它做樵歌、渔歌、船歌。  相似文献   

3.
最近,接触了两件文艺作品,一件是大型电视连续剧《猎杀》。这部戏是抗战题材的作品,而其主题曲却是《唱支山歌给党听》。《唱支山歌给党听》这支歌诞生于新中国建立之后,主题是表达翻身解放做了主人的大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恩之情。一首新中国建立后才诞生的歌曲,却成了抗日战争时间电视剧的主题曲,这不是成了"时间交响"么?另外,  相似文献   

4.
才旦卓玛,女,中国文联副主席。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藏族民歌手。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解放前,儿时的才旦卓玛仅靠放牛牧羊来维持着艰辛的生活。西藏富有灵气的山水赋予才旦卓玛天生的好歌喉。1957年,她被保送至陕西咸阳西藏公学院学习,后又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民族班学习。1964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北京上演。才旦卓玛参加演出并演唱了《唱支山歌给党听》,受到了全国观众的极度喜爱。  相似文献   

5.
看“滩簧”     
《江阴市志》上说,"滩簧"是锡剧的前身,约产生于清朝乾隆年间。主要调式为簧调,是农民劳动之余哼唱自娱的山歌小调,后形成坐唱形式。当时,江阴唱滩簧较知名的有陈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市延庆县永宁镇南关村的"竹马"历史悠久。竹马又称"竹马舞"、"跑竹马",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这可能起源于古代兵马列阵。《后汉书·郭亻及传》就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的记载。其后《三国志》、《晋书》、《新唐书》、《宋史》、《清史稿》中都有关于"竹马"的记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赠楚州郭使君》诗就有"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  相似文献   

7.
正引子笔者年轻时就是个评弹迷。有幸见过唱"糯米调"的徐云志、"塔王"沈俭安、薛筱卿、"江南铁嗓"夏荷生等几位老前辈,还有"女说书"徐雪月、醉疑仙姐妹和"弹词皇后"范雪君。直到1960年代才开始欣赏弹词名家朱雪琴的弹唱艺术。先是有人向我推荐别有一功的"琴调"。我第一次到书场去听朱雪琴唱《方卿见娘》,只见她仪表不俗的姿态和端庄持重的神情,有一股与其他女艺人不同的台风和气派,尤其是她那铿锵激越、大起大落的旋律,  相似文献   

8.
吴倩 《报林求索》2012,(8):74-79
<正>中国电影票房已经突破百亿元,但是国产片在整个电影市场所占的份额,却越来越小。今年中国又扩大了进口美国电影的份额,国产片"小舢板"拿什么和国际大片抗争?一个狐妖,一位将军,一位公主。故事则是纠葛中的前世今生。走进影院的人,也许是为了看陈坤、周迅,或者是为了看结婚后息影两年复出的赵薇,有人是为了看杨幂,有人为了看冯绍峰,上些年纪的,则大部分是费翔的歌迷。豆瓣上,乌泱泱3万多条影评。赞的给打五颗星,说"感觉不错,没有辜负我先睹为快的期待,演员很过硬。"批评的只打一颗星,认为此片"秒杀《无极》,比肩《战国》,东方魔幻就是一盘乱炖。"  相似文献   

9.
前两天转发了一条微博,说的是我喜欢的一位男演员张震,说他拍《赤壁》,为演孙权熟读三国;拍《建党伟业》,又把民国史熟记于心;拍《深海寻人》,他考到了PADI潜水执照;拍《吴清源》,他的围棋已能压制专业三段;《一代宗师》杀青,他拿了全国八极拳冠军…… 有人说仅仅是一部电影,张震也只不过是一个演员,如此付出有必要吗?张震不悔,不悔,是一种多可贵的东西,不悔,也是一种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10.
在北杂剧戏班中,主要是有一个能唱套曲的"正旦"或"正末",与"正旦"、"正末"相对的净角则专以插科打诨调笑(有时可兼有邪恶、刚烈的特征),此外便是几个能做戏的"外旦"、"外末"。"正旦"、"正末"标以"正",是因为对北杂剧的表演而言,唱套曲最重要,唱曲属正戏,而其他诸色(包括净角)的表演皆为次。元夏庭芝《青楼集》对这一点说得很明白,他在《青楼集·志)中说:  相似文献   

11.
戏曲故事是产生于80年代初期 ,是广播戏曲处于低谷中的一种探索。90年代中期随着广播文艺政府奖评奖的促进 ,创作上又开始兴旺起来。三年中经历了四次全国性评奖 (三次政府奖 ,一次学会奖 ) ,评奖中出现了一些比较好的作品 ,例如 ,川剧故事《刘氏四娘》、湘剧故事《哑汉驮妻》、川剧故事《田姐与庄周》、曲剧故事《烟壶》、评剧故事《大森林》、黄梅戏故事《徽商情缘》、越剧故事《舞台姐妹》、《新孔乙己》和粤剧故事《卖油郎与花魁女》等。几年来 ,在100多个参评的戏曲节目中 ,获一、二等奖的只有9个 ,数量偏少。未获奖的节目其原…  相似文献   

12.
沈寂 《档案与史学》2014,(10):35-38
正几天后,我遇到舒适,提起此事。他想起来:"抗战胜利,天津电台邀请名伶广播,孟小冬也请到。她唱《武家坡》,也只唱一句导板,就不唱了。"孟小冬与梅兰芳在热恋前后,多次在舞台上合演《武家坡》。薛平贵在出场前,先一句"导板":"一马离了西凉界!"出场接着唱大段西皮原板,一句一彩,与饰演王宝钏的梅兰芳两人合唱合演,一直到夫妻相认,大团圆结束。是一喜剧。可是冬皇与梅兰芳在舞台下,生活里,只有一场热恋,没有喜剧大团  相似文献   

13.
杨志勇 《声屏世界》2012,(10):90-91
我觉得卫视就是一个"舞台"!是智者的"舞台"!各地卫视在自家的舞台上唱着不同的戏。尤其是在限娱令、限广令之后,这种舞台效应愈发明显。在日益白热化的竞争中,省级卫视要想唱好一台大戏,靠的就是"真功夫"。从办的有声有色的齐鲁台到"边行军边整队"的山东卫视,至今已一年有余。当时情景仍记忆犹新。2011年7月23日,山东广播电视台中层干部宣布任命  相似文献   

14.
不要说中国人已经人心如铁,路遇老人跌倒不扶,见小悦悦全都路过。和《感动中国》获奖者站在一个舞台上,和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就会感到踏实,有信心。人性中美好的东西是我们的DNA,一直都在。"——白岩松  相似文献   

15.
在新疆普通少数民族百姓中,对王洛宾并无多少反感。当地人唱起《阿拉木罕》时,不唱则已,一唱必唱原版和王版两个版本。当然,也有人一边骂一边唱  相似文献   

16.
八十年代,“名望”这个东西忽然变成了易碎品。我们最初从歌坛发现这种现象。当代再没有郭兰英那样一红数十年的歌星。李谷一曾经被誉为流行歌曲的开山者,倾倒千百万歌迷.然而随之而来的谢丽斯、王洁实、成方圆、朱晓琳,潮水般地涌上舞台,无情地把他们的“开山祖”挤向幕后.郑绪兰一曲《太阳岛》,唱得天下陶醉,但人们不久就发现,这位年轻的歌星实际上已经“老”了. 文坛也是如此。十多年来,有那么多的作家崭露头角,但从未有人成为公认的泰斗.即使风靡九州的《伤痕》和《高山下的花环》,也不过“各领风骚三五年”。有人因此作出决断:在当代中国,谁也不可能独霸文坛两年以上.  相似文献   

17.
讲述人的作用不单是传统主持人那样简单的串场、提问和插话,他们的讲述和演示作为内容的主体,整场戏从头到尾一"演"到底,其作用完全是舞台上的主角,这在国内目前是罕见的、甚至是独有的。那么,一个人是靠什么魅力撑起一台"戏"的呢?一、讲述人的个性魅力《档案》讲述人石凉是一名职业演员,精通多门外语,他先后从事过律师、教师、翻译、导游、商人、演员、市场营销等十余种职业,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高深的文化素养以及对影视舞台的掌控能力。《龙门阵·现场》讲述人于洋是"上戏"表演专业的英俊小生,曾出演过《林海雪原》、《闯关东2》等20多部电  相似文献   

18.
彭芙蓉 《新闻世界》2013,(5):257-258
几乎所有看过剧作家刘达刚先生创作的黄梅戏《孤山妈祖》的观众,没有人能准确定位这是一部什么剧。黄梅戏《孤山妈祖》说是神话剧也对,说是民间故事剧也不外行,两者兼有之。剧中女主人公妈祖林默娘亦神亦人,既有海神妈祖的一面,又有民间女子林默娘的一面,这无疑对剧中妈祖的扮演者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9.
朱浩 《文化遗产》2016,(5):126-135
从人物装扮、戏出年画和造假来源三方面考证来看,《中国戏曲志》"陕西卷"载明正德九年《回荆州》年画以及"甘肃卷"载清顺治二年《董府献杯》等六幅年画,都是将晚清时期同剧名年画稍作手脚之后的伪造品。中国戏曲在十八世纪以来的变化,使得戏曲在中国整个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其扮相、道具等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视觉享受,促使民间艺人将戏曲舞台上的精彩场面制作成年画出售来盈利。戏出年画的绘制时代不会早于清中叶。  相似文献   

20.
"情·罪"小说系列是章诒和先生以狱中结识的女囚为原型而写的系列小说,现已出版的两部《刘氏女》和《杨氏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012),引起了较大反响.女囚犯罪故事的生动性自不待言,就如同小说中所说:"入狱前是个搞戏的,而案情就是戏.凡社会矛盾冲突、家庭生计问题、个人情感风波到了非常尖锐、无法调和的时候,人所采取的极端手段就是犯罪.‘极端’二字就是戏剧性之所在,犯罪情节就是戏剧情节,犯罪技巧就是难得的细节"(《刘氏女》第47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