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德极其推崇先验论;但是,他自认为他的哲学还不是先验论,他的哲学只是为先验论的产生扫清了道路和确立了基础。因此,康德把自己的哲学叫做批判哲学。对于“批判”(Kzitik)这个词的意思理解不同,常常会导致对康德批判哲学的性质、理论贡献和历史地位的估价产生很大的差异。Kzitik这个词是从希腊语来的,本来含有“划分”、“鉴定”、“审查”等多种意思。康德的批判哲学,常常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对认识能力的审查。我认为,还可以把范围扩大一些。从哲学史的角度去看,Kzitik还包括对启蒙运动的哲学成果的划分、鉴定和审查。康德集中讨论了启蒙运动的两个哲  相似文献   

2.
我国哲学史界在对康德前批判时期哲学思想的研究中,有一种看法认为,这一时期康德“哲学上基本上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他的世界观具有明显的辩证法因素”,这是“不同于后来批判时期的思想特点”;甚至有的同志认为,“《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可以认为是康德最好的作品,不论从科学的成就而言,还是从哲学观点而言。”这些论述的实质,就是认为康德前批判时期的思想高于批判时期。 然而,在我们看来,上述观点是缺乏足够的根据和说服力的。实际上,康德最大的贡献,是他在批判哲学中提供的。他之所以能对后世产生那样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后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和对辩证法的贡献,首先反映在他研究自然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上。接着就康德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用矛盾的观点和辩证逻辑的方法研究自然科学等几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康德对自然辩证法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叔本华是在对康德哲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的,其中尤以认识论的批判至为重要。该主要是从两方面进行的;第一,叔本华对康德的感性、知性和理性学说进行了改造,以进一步限制理性的作用;第二,他以直觉主要认识论克服了康德物自体不可知论叔本华的这种批判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有着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康德的地域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自然地理学》中。康德从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人的种属特征、性格气质、生活习俗等视域考察了18世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风格与审美趣味,在孟德斯鸠"人从属于自然和气候"的思想基础上建构起他的地域美学思想。康德的地域美学思想是他重视审美经验的前批判期美学向重视理性分析的批判期美学的过渡,也是他整个美学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康德在《自然地理学》中阐释的受地理环境决定所形成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趣味的差异、"鉴赏的偏离"、鉴赏是"对普遍使感官满意的判断"的思想、山区气候和乡愁悲剧的关系等,为他的《判断力批判》奠定了实践经验的基础,而《自然地理学》也因此成为康德建构整个美学思想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6.
阿多诺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所开展的社会认识论批判,并非呈现为一套完备的学理体系,而是脱胎于他对现代工业社会理性形式的分析,尤其体现在他对文化工业的批判上。以大众文化为商品内容的文化工业生产系统,实现了以社会控制、消解认识自律性为目标的意识形态功能,实现了康德试图批判并加以限定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在上述图景中,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与康德的先验认识论的疑难(即图式论疑难),就此形成一种互文关系:一方面,文化工业的社会效应,引向了对康德知识论其社会实践意涵的再阐发;另一方面,阿多诺对康德图式论反讽式的借鉴,精准定位了文化工业实现社会控制的运作机理。就此,一种基于康德先验知识体系改造的社会认识论,可在文化工业批判开启的社会历史总体性中获得理论定向。  相似文献   

7.
“人”是康德哲学的主题,康德的批判哲学就是围绕着“人”这一问题而展开的。论述康德批判哲学中的“人”,并在此基础上对康德的“人”特色、他在“人”的上的得失及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8.
试辨康德界定审美活动的偏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从其人学研究的总体出发定位审美活动,虽然拓开了超越前人的新视界,但是他对第三《批判》究竟是作为整个批判哲学体系的合题还是作为中介环节自己也长期存有犹疑。由于康德首先关注的是体系的建构而不是研究对象本身,专心一意要沟通自然与自由、知性与理性等对立领域,将诸范畴之间的平行关系与层次关系混合为一体,因而造成其论述的某些偏误。审美学必须从康德走向黑格尔,真正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才有可能顺理成章地解决康德美学遗留下来的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9.
立足于康德的原著,具体地分析了康德对“物自身”概念的处理。这个概念是康德哲学的精髓所在,是其批判哲学的最重要的着力点,也是他的批判哲学与其他哲学家及哲学流派的最重要的概念上的区分。  相似文献   

10.
伊曼努尔·康德:人为自然立法。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 72 4—1 80 4年)是德国启蒙思想家的最后一个代表、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山鼻祖。在康德的全部著作中,最重要的三部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纯粹理性批判》阐述的是康德的认识论思想,《实践理性批判》是一部伦理学著作,《判断力批判》是美学著作。康德通过这三部大作建立了他的“批判哲学”体系,他自称是完成了一次“哥白尼式革命”。如果要用一个命题来表述这场哲学革命的主要内容的话,似乎可以首选“人为自然立法”这一命题。康德在《纯粹理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形而上学(Metaphysik)~度,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1版序言进行了细致的解读.本文从康德所使用的几个关键的德文词入手,探讨了康德对传统形而上学的理解,以及他对纯粹理性批判在建构未来科学形而上学中的奠基作用的理解,最后还有他对纯粹理性批判与未来科学形而上学"事业"相互关系的理解.本文还就这几个关键的德文词的翻译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研究康德关于德福一致的思想为基点,追溯德福一致思想的古希腊渊源,展开康德对前人思想的批判,然后引出康德关于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进而评述他的德福一致的"至善论"思想。鉴于康德的德福一致思想的理论不足,需要从政治、宗教和舆论三大领域全面来探索德福一致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的依次发布,标志着康德成功建构了他的批判哲学体系。而纯粹知性的发现和提出,是这个哲学体系建构得以成功的最关键之处。纯粹知性在认识论部分给先天综合判断提供了支柱;在道德实践部分用纯粹知性抽掉了一般性质料欲求,进而产生了形式化的道德行动意志;在美学和目的论部分,康德用纯粹知性联结了自然审美表象与知性反思目的之间存在的理论沟壑。  相似文献   

14.
康德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创始人,其哲学以《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而在哲学史上著称。在三大批判和其他一些著作中,康德都涉及到了实践范畴,甚至作过多次反复的说明,但并没有直接对实践下过定义或作过类似于定义式的说明。在学习和研究康德哲学实践思想及其相关语境的基础上,斗胆认为康德哲学中实践范畴是指实践理性为自由意志立法并支配自由意志服从道德法则的道德活动;并对康德和亚里士多德实践范畴进行了比较,试图厘清它们之间的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以进一步认识、理解其实践范畴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康德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创始人,其哲学以《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而在哲学史上著称。在三大批判和其他一些著作中,康德都涉及到了实践范畴,甚至作过多次反复的说明,但并没有直接对实践下过定义或作过类似于定义式的说明。在学习和研究康德哲学实践思想及其相关语境的基础上,斗胆认为康德哲学中实践范畴是指实践理性为自由意志立法并支配自由意志服从道德法则的道德活动;并对康德和亚里士多德实践范畴进行了比较,试图厘清它们之间的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以进一步认识、理解其实践范畴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正*学习康德好榜样*康德目光,炯炯烈焰,至老不衰,令人如沐神睨,弗敢逼视。康德的职业是教书匠,研究哲学完全是业余爱好。在《纯粹理性批判》赢得整个世界之前,康德是个业余哲学青年。年过四十的康德终于获得一个诗艺学教授讲席。十六岁上柯大的曾经的风华少年,百感相当地交集。康德对所有评价均无动于衷。他始终坐在书房  相似文献   

17.
舍勒的质料价值伦理学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伦理学以批判康德形式主义伦理学为出发点,他认为康德的伦理学存在着形式主义、主观主义、唯理主义和绝对主义的缺陷。舍勒在批判康德的形式主义伦理学的基础之上,运用现象学的方法为认识论基础,提出了一种质料的价值伦理学。他系统地论证了价值是一个先验质料的领域,分析了价值和成效、情感、人格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人类道德生活中的地位。舍勒的价值伦理学对当代伦理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8.
康德的道德观是其批判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在道德自律的基础上,就道德与幸福、理性与自由、动机与效果等问题阐述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激励人们对道德世界、至善境界的追求,但同时也反映他道德学说的两面性。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对康德道德学说的矛盾性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9.
《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哲学的基础,主要论证先天综合判断的存在,这缘于康德确信逻辑、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应对"休谟问题"。康德所谓的先天综合判断并不存在,因为他没有正确理解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性质和可靠性,他所依赖的亚里士多德逻辑自身是存在缺陷的,他对"休谟问题"的所谓解决其实是回避。  相似文献   

20.
康德的三大批判是支撑他哲学体系的主要构架,其中《判断力批判》的上卷是美学.美学在康德哲学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就是判断力与其他两大批判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一般的提法就是判断力怎样成为沟通其他两者之间的桥梁.这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上卷"导论"中用整整九节加以阐述的.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