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学术界对“人的价值”有“属性说”和“关系说”两种对立的观点,本文认为“属性说”立足于人的内在价值的角度,体现的是人作为自然存在的属性;而“关系说”则立足人的外在价值,体现了对人和社会存在属性的肯定,二者统一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价值即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女性的“全面发展”实则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同一过程。但由于女性的特殊历史地位,又使二之间产生了相互作用、互为前提的辩证关系。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女性解放与发展的程度比男性要低。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女性解放才成为了衡量人的解放的“天然尺度”。所以,只有处于社会底层的女性得到“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自由发展的关系一直是人的发展理论中关注的热点和争论的焦点。在二者的关系中始终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两个概念相互矛盾及两个概念相互统一。而马克思所使用的“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表述最能全面地反映当时时代的发展状况。避免了因强调一方忽视另一方而导致的理论偏颇。“全面”与“自由”不仅互为前提。而且互为目的。其思想实质和实现过程都是一致的。在当代中国语境下,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本身就包涵了和谐发展、完整发展、平等发展和自由发展等多层次和多方面的内容,而自由个性更是作为其最高境界而成为其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4.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了创新,这一内容被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创新教育的本质是人文过程。高职教育要在重视能力培养、科技教育的同时,加强科技与人文的融合,通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实施“全人教育”。职教发展要立足地方,产学研结合,构建开放式、大众化的教育模式,推进课程改革和建设,创新管理,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6.
据报载现在西方国家的领导人学文科出身的已占到百分之六十,我国领导人中学文科出身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这就道出了一个事实: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越来越关注人的发展。生产力还处于低级阶段的时候首先要关注人的物质生存状况,那时强调科学文化精神,现在见在基本满足了物质生存需要的同时,关注人的发展,即强调人文精神。这就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发展的要求。这几年挪起的对语文教育的批判,实质上就是要求语文发展的强烈信号。语文学科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学科,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不可或缺的先导学科。所以在这场对教育的大批判中首当其冲是很正常的。  相似文献   

7.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在地域、等级、善恶等方面部分地解放了“类”的主角——人,在我国教育史的发展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今天,“类”的主角——人,其外在物质的束缚已基本得到了解放,拥有了平等的教育权利,“类”应该获得新的解释:人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应该作为发展的目的而存在。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和谐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做出剖析,从“人的全面发展”所具备的特征出发解释了它在和谐社会中应具有的新涵义:完整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并阐述和谐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的实施手段: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价值和意义、突出人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要,是人的存在和发展方式,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精神生活体现人的本质与发展方向,提供人全面发展的动力与规范。必须采取提高认识,关注精神生活;完善制度,保证精神生活;发展文化,丰富精神生活;加强教育,提高精神生活的措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人是社会的主体,历史过程是人的能动过程。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又是马克思一生研究的最重要的问题。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以及晚年马克思的思考,贯穿其中的关于社会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视角,就是对社会历史主体的关注,从而揭示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关联。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全部思考的当代价值,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关注社会主体,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解和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1.
涂俊礼 《教育探索》2006,3(2):56-57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我国当前“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然而,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真正渊源,学界却存在着很大的误区。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不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唯一渊源。除此之外,还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人的论述和我国三代领导核心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入学研究有两条发展道路:一是执政党的指导思想中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观念日益清晰。二是学界围绕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问题、人的现代化、人的主体性等问题把对入学问题的研究逐步推向深入,二相互促进,使入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进入新的世纪,我国入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人的全面发展,学术界就人的全面发展的丰富内涵以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从发展先进生产力、进行制度创新、加强先进化建设、扩大交往等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的探讨。同时,学术界提出要高度关注“马克思的问题域”,处理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另外,学术界还从人与环境、人的实践的自发性与自觉性的关系等方面尝试总结关于人的发展的规律,这从一个更高的层面推进了我国的入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包含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面,经济是基础,文化是核心,政治是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必然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两个文明”的高度发展,是一个永远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先进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灵魂,要学习、吸收一切先进思想精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加强教育,深化改革,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4.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确立的根本使命。借助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重新审视当前的教育研究与实践,就必须关注作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点的人的需要,特别是作为个体的人在教育中的真实需要。  相似文献   

15.
孙明瑞 《教育探索》2005,(10):72-73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必须关注人的问题,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探讨当前中小学德育存在的基本问题,从中小学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及管理等方面着手构建以人为本的整体性的中小学德育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他们论述了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提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科学地阐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意识的关系,并对共产主义实质作了科学的说明。然而,纵观这一章,我们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总离不开一个概念一“人”。“现实的人”是他们展开研究的基础,并贯穿他们研究的全过程,“全面自由发展的人”则是他们研究的最终目的。反正“人”在这一章中的重要性处处凸现,它成了贯穿全文的一根红线,是整篇文章的“魂”。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历来十分重视人的因素,认为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主体地位是人的本质的重要方面;同时,马克思主义还特别强调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的发展.并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哲学视角出发,“以人为本”要求尊重人的人格和潜能.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人是目的。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以人为本”,就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平等对话、民主协商、和谐相处。引导人们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相似文献   

18.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 ,必须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思想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浅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一要务,这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论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一生“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任务,决定了马克思主要是从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和雇佣劳动制度入手,探索无产阶级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劳动问题一直是马克思关注的焦点。人的全面发展有两个基点:劳动、休闲。真正实现自身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是能够同时主宰自己劳动和休闲的人。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既是加快推进物质技术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加速实现人的现代化的过程。主流意识从培养“四有”新人、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演化与完善;社会实践把改善人的发展条件、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与丰富人学理论统一起来.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之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置于终极目标,在无限追求中推动有限发展,呈现出和谐发展的新局面。这是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最伟大最根本的历史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