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礼乐文明体系的重构,表现出迥异于前代的文化特征,进而铺就了中国两千年传统社会的浓重底色。作为当时最重要的文化形式,汉赋与汉画,彰显着时代主流文化心理、礼仪规范和审美意识的需求,形成了中国文学特定的文图关系。“制度名物,容有差殊”,名物是其表象,制度为其核心,以礼仪为纲领的名物制度对其创作起到了刚性约束,使之从题材内容到表达方式都遵从一定的规范与模式。汉赋与汉画成就为后世所承认,并在不断的创作实践中核心内容愈发突显,从而形成经典范式,并最终实现“文质彬彬”理想之达成。这种经典化的范式,对后世文学、艺术创作及文图关系转变影响深远。正确解读汉赋“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之本义,深入分析汉画“图画天地,品类群生”之内涵,是研究汉代文学、图像的前提与关键。  相似文献   

2.
涉及女性角色的汉代赋作,约占汉赋作品总数的1/5,数量远远超过我们以往的印象。在众多的汉赋作品中,作家们将笔墨主要集中在神女、美女和舞女们的身上,此类女性角色所占比例远远高出普通劳动女性。对这些女性角色的研究分析,不但让我们了解到女性角色在汉赋作品中展现出来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还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汉赋作家创作视野的焦点与盲区形成具有内在原因,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了解作家的创作与汉代社会政治、文化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汉代经学式微之后,以老庄哲学为体的魏晋玄学思潮兴起.玄学的盛行,使人们精神为之解放.士人崇尚自然、赏会山川,品藻人物、挥尘谈玄,其艺术审美取向就是"尚韵".尚韵书风是其心迹外化的表征.  相似文献   

4.
魏晋名士借琴传达反叛精神、摆脱孤哀之境、寻觅心灵知己、表现脱俗雅趣,赋予琴以深刻独特的文化内涵,使琴成为标榜文人身份和特质的表征。盛唐文士醉心于琴,是把琴视为可以彰显文人特性、寄托文人情怀的文人雅艺,借琴明清高之志、示超逸之趣、显放达之态、寄深切之情,并将其咏之于诗,表现出对魏晋士人所赋予琴的文化意蕴的认同。盛唐士人雅尚琴艺,正彰显其受魏晋风度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汉赋是大汉“一代之文学”,也是汉代文学一大宝藏。它对汉代散文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史记》也有它的投影。司马迁偏爱辞赋,尤关注大赋的成就。《史记》与汉大赋都是西汉盛世社会思潮——“宣汉”的鸿篇巨制,是大气磅礴的时代回声,同时,均表现了文学自觉意识的艺术特征。一文一赋,两支奇葩。汉赋以显“物”为己任,《史记》则“以人物为中心”昭示了文学自觉意识的突进。  相似文献   

6.
盛唐士风的突出表现之一是士人积极干谒求进,但盛唐士人对干谒的态度又是相当矛盾的。经过魏晋风度的鼓荡,士之重人格独立的文化品格被盛唐士人突出强调,同时一般士人在干谒中趋炎附势、蝇营狗苟形成较坏的负面影响,使正直之士对干谒深以为耻;但盛唐之士又以强调个体尊严、出于公心、展示才华等方式修正干谒行为,所以盛唐士人虽多耻于干谒,但干谒之风仍很盛行。  相似文献   

7.
从春秋、战国之际的“礼坏乐崩”到两汉大一统盛世,中国经过了一个由周小一统中国之分裂而进至于汉大一统中国之建立的历史进程。与此相对应,先秦两汉士人也经历了一个由“闵周”、“从周”以至于“崇汉”的精神进程。作为民族的心灵历史、精神历史,中国文学从《诗经》到汉大赋,正以文学的形式对先秦两汉士人由悲悼、向往小一统中国之过去到拥戴大一统中国之现实这一精神进程做出了历时态的充分显示。  相似文献   

8.
言意之辩作为魏晋玄学论题之一,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先秦诸子尤其是老庄对于言意关系的理解深刻影响着后人.汉末魏晋之世,天下大乱,汉代经学受到质疑和挑战,人的思想现念随之觉醒,言意关系重新受到士人关注.通过对当时流行的三家言论的简要分析,指出他们各有其合理之处,但是相比之下,荀粲的言不尽意论和王弼的得意忘言论对后世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
唐宋文学家在创作实践中对汉赋的认可与接受,促进了汉赋的经典化过程,主要表现在传统题材的拓展、艺术形式的发展、表现手法的学习等方面.文学家、评论家在理论上的批评总结,也是汉赋经典化的重要途径.唐宋时期理论上出现了一种"去经典化"的文学思潮,但主流还是肯定汉赋的功绩,对汉赋的发展、价值、作家作品、创作手法等方面予以评价.这种肯定对于汉赋经典化起了积极的作用.唐宋时期对于汉赋的注释、选辑、摘引等,也是经典化的途径之一,为明清时期大规模的汉赋文献整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学由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发展到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明清小说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以其独有的表现方式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它开创了小说体这一文学体裁,生动描写了明清时期封建盛行的社会氛围,凭借其文章内容的包容性,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本文深入分析了明清小说叙事的文学特征,并详细解说了明清小说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以期为同类课题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