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一条新闻能不能吸引读者,能不能打动读者,标题往往起到很大的作用。“好题一半文”,如果有了一个好的标题,就等于文章成功了一半。标题是报纸的“门面”和新闻的“眼睛”,一篇新闻报道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是标题。好的标题能鲜明地表达新闻主题,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强化新闻的表达效果,可以在一瞬间吸引读者的视线,使人产生阅读的强烈愿望。众多新媒体涌现,使读者面对大量信息进入了飞快阅读的“读题时代”。如果新闻标题生动传神、引人注目,就能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报纸新闻编辑要在制作标题上下功夫,精雕细琢,努力擦亮标题这扇新闻的“窗户”。  相似文献   

2.
“看报先看题”已成为人们读报的规律性现象。这就是说,新闻争取读者,实质上标题是竞争的重要手段,特别是社会新闻的标题,必须借助得体的标题去吸引读者,诱发他们进一步细读内容的兴趣;反之,若标题平平,必然导致好新闻与读者失之交臂。作者、编辑的心血就可能付诸东流。那么,如何来精制、做精社会新闻的标题呢?我想谈几点自己尚不成熟的看法。一、标题应生动形象生动形象的标题,就像一个长相标致、举止又得体的女子,让人一见倾心。《药价:站在高台不跳水》《(时代商报》)用了一个贴切的比喻,形象地概括出药价持高不下的现状。再如本报《(盘…  相似文献   

3.
新闻标题是新闻基本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读者接受新闻的必经通道。“看报先看题”,标题最先和读者见面。标题不吸引人,新闻就不容易引起读者注意。即使是一条可读性很强、十分重要的新闻,如果标题失当,也会功败垂成。所以,古人说:“题如不称,佳画也为之减色。”而一个好的标题,就好像一首乐曲中的一个好的主旋律,能够扣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以忘怀。制作标题是新闻工作“十八般武艺”中  相似文献   

4.
黄荆 《新闻前哨》2003,(4):21-21
标题是最先和读者见面的。人们看报总是要先看标题。一条新闻,能不能打动读者,吸引读者去看,标题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一个好的标题,往往会使一篇新闻生辉增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使标题起到这样的作用呢?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制作标题中,除了要注意准确、精炼之外,更要尽力让标题生动起来。生动的标题能使新闻内容活起来,能产生新鲜、醒目、形象从而吸引读者的魅力。新闻标题的生动,不同于文学作品标题的生动。它要求使用准确、简洁、具体的语言,深挖事实所包含的生动活泼因素。所谓新闻标题的生动,就是在制作…  相似文献   

5.
标题称作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文章标题,就像鲜艳的花朵.在读者面前能够显示出极大的魅力,使读者从内心深处产生出一种强烈的阅读兴趣。因此,作为通讯员,更应掌握一些制作标题的技巧。新闻标题,一般说来一就是对自己所写文章中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具有揭示、阐明、评价新闻内容的作用。所以,在制作新闻标题时,要坚持以‘惭”为出发点,同时具有鲜明、生动、活泼、准确、扎实等功能。十几年来,我在新闻写作的实践中,逐步总结出了自己在制作标题方面的一些体会。“土’冲出新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当然各地的风土人情、人文习惯…  相似文献   

6.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般读者打开报纸,往往先浏览标题,再决定选读哪些新闻。读者很容易从标题的第一印象来考虑哪条新闻先读、可读或不读。因此,一条生动的、鲜活的、新颖的标题能“先声夺人”,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新闻标题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较多运用的有修辞式标题、成语式标题、数字式标题、标点符号式标题等。常见于新闻中的标题制作方式主要有时态式、叙述式、描写式、号召式、提问式、评论式、赞扬式、口语式、引语式等。  相似文献   

7.
近来看报,有时看到只有标题,找不到正文。我原以为是漏排了的。后经内行指点,说这叫做“标题新闻”,是个新品种。哦,难怪只有标题。大概是人们要求增加信息量的一种措施吧。和“一句话新闻”一样,也是客观的需要。读者看报,一般是先看标题。如果标题吸引人,引起对内容的兴趣,就接着看正文。为什么有时候只需几分钟就可看完一份报纸呢?因为看了标题就不想再往下看了。“标题新闻”应运而生,是不奇怪的。读者看报,想多获得一些信息,喜简短,  相似文献   

8.
有人曾把标题比作新闻的“眼睛”。“眼睛”当然以明亮、传神、美丽动人为佳,而就新闻标题而言,做到准确、生动、凝炼就不失为一个好标题。为此,编辑们不遗余力地进行着探索。 一、撷取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最本质、最有读者的点,让标题亮起来 标题是新闻内容的概括,也可以说是高度浓缩的新闻事实。编辑在制作标题时,要找准新闻的要点直引入题,让新闻首先在标题上与读者见面。  相似文献   

9.
新闻标题是以最简短的文句将新闻中最有价值、最生动的内容提示给受众.是新闻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影响受众满意度的极为重要的因素。标题既来自新闻,又反过来对新闻产生多方面的能动作用。标题制作得好,达到对新闻事实价值的提升,犹如画龙点睛,  相似文献   

10.
"看报先看题","题好一半文"。对于报纸新闻来说,有一个标新立异的标题,不但可以增加新闻的美感,而且能够产生阅读的冲击力,使新闻阅读变成一种美好的享受。新闻是给人看的,倘若对读者没有吸引力,激发不了受众的阅读兴趣,那么,其传播价值和效果便无从产生。胡乔木说:"首先要讲究标题,报刊上那么多文章,谁知道哪一篇好,都要先看标题,标题好就能吸引住人。"所以,在标题的制作上多花些功夫,反复推敲是非常值得的。抓住更多的“眼球”“读书读皮,看报看题”,一篇新闻报道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是标题。  相似文献   

11.
古人曾说:“文之有题,如射之有的、军之有旗。”今人也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一般文章的标题制作重要,时事新闻标题的制作更是如此。 时事新闻的标题制作是时事报道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力求准确的基础上,如能做到化繁杂为简练,化抽象为形象,化平淡为生动,就能更好地揭示新闻内容,更能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12.
标题,是新闻的眉目,一条好的标题,犹如画龙点睛,能使读者产生美感,也能美化报纸的版面。但是,一些记者、通讯员在写稿时却忽略了标题的制作,往往错误地认为“只要内容好,标题无关紧要”,把制作标题的责任,推给了报纸编辑。其实,对编辑们来讲,编辑部每天来稿上千,若每篇都细看,恐怕也不太现实。编辑们往往采用“筛选法”,即先看标题,再看内容,如果标题引人,则“另眼看待”,若标题一般,一些内容好的稿子也可能会成为“漏网之鱼”。好标题,对读者来说也是一种诱惑。据笔者对100名军报读者调查,其中72人是先看标题,然后…  相似文献   

13.
一篇新闻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就是标题。“看书先看皮,读报先读题。”那么,何谓题目?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题,“额也”;目,“眼睛”。标题是一篇新闻的眼睛,是用以揭示新闻要义的最简短的文字。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可见新闻标题的重要性。编辑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给记者和通讯员的稿件标一个准确、鲜明、生动、简练,能够吸引人的好标题。作为农业类报纸的编辑,在制作新闻标题上除了把握新闻的一般规律和基本要求,还要着眼于突出农民报自身的特点.时刻想着农民是我们的主要读者和消费者,按照“贴近农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的原则,努力把标题做好、做活。做出让农民喜爱的标题做得适合农民的口味。  相似文献   

15.
标题通常被视作新闻报道的"眼睛"。人们常用"题好一半文"、"看报先看题"来说明标题的重要性。一个好标题能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和兴趣,帮助读者选择新闻、阅读新闻和理解新闻。因此,标题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这条新闻是否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英语新闻遵循“ABC原则”,  相似文献   

16.
人们看报总是先看标题。一篇新闻能不能吸引读者,打动读者,标题的优劣是举足轻重的。一个好标题,就如新闻的“眼睛”,传神而富有魅力. 所谓“翻新标题”,指的是作者从新闻的具体内容出发,巧妙地运用引用、仿拟等修辞手  相似文献   

17.
孔令华 《新闻知识》2002,(11):38-40
新闻标题以最简短的文字将新闻中最有价值、最生动的内容提示给读者,具有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被称为新闻的“眼睛”。自开赛以来媒体关于世界杯的报道铺天盖地,为了打造善睐的明眸,各家报纸的编辑们则更是各显神通,语不惊人死不休,标题佳作不断涌现。本文主要搜集了《人民日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北京青年报》等报纸的精彩标题,试与读者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8.
标题之于新闻,等于眼睛之于人。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题好一半文”。读者打开报纸,要看什么,先看什么,取决于标题。一则好标题,犹如一块磁石一般富有吸引力,令人爱不释手,相反,若标题平庸乏味,读者就不想看,好新闻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可见制作好标题是多么的重要!画龙点睛,新闻的眼睛如何点呢?笔者从事新闻工作二十多年,看到大量好的标题。这些标题,归纳其制作方法,大致有以下五种。一、设喻借代,形象深刻。此法有比喻式标题和借代式标题两种。比喻式标题,例如《大老齐成了“香饽  相似文献   

19.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读者看新闻先看新闻的标题,标题起得好就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本文介绍几个制作特色标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题好一半文     
在新闻作品中,标题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读者或听众最先接触的就是新闻作品的标题。所以有人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让受众“上钩”的“诱饵”。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写好新闻作品的标题,对于增强新闻作品的表达能力,增强新闻作品的新闻价值,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恩格斯曾经说过,“标题越简单,越不费解,便越好”。制作标题实际上是对新闻内容的高度浓缩。胡乔木曾经说过:“有的时候想一个好标题等于写一篇文章所用精力的三分之一”。标题应该虚实结合,不拘一格,要讲究文采,才能吸引读者。比如同时反映一件新闻事件,标题不同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请看,反映一家企业如何创建精神文明,有的媒体的标题是“文明出效益”,有的是“发掘潜能出效益”,而有的媒体记者在标题上下了一定的工夫,标题是“奇迹出在软件上”,这给人的感觉就很新异。现在一些媒体的新闻熟悉的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