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一次剧烈的体育活动,都使肌体从安静状态迅速过渡到剧烈活动的工作状态,此时循环血量明显增加,存储血量明显减少,心率和脉搏输出量增加,致使心输出量增加,血压上升,血流速度加快,四肢血流量增加,以便提供更多的氧和营养物质。如果剧烈运动后(如跑动、球赛等)立刻停下来,大量回心血量由于重力作用停留在下肢舒张血管中,就会使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而引起暂时性大脑缺血,出现头晕目旋,严重时出现“重力休克”现象。所以,剧烈活动后不能马上停止,而应该做一些有利于心脏血量充盈的放松活动,又称为“活动性休息”。比如:慢跑,上肢运动后下肢运动,一侧肢体运动完后另一侧肢体交替运动等,都能使恢复加快。  相似文献   

2.
在比赛或训练前,人体机能状态可以发生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称为赛前状态。如呼吸频率与深度的增加导致肺通气量的增大;心率与每搏输出量的增加引起心输出量的增加;皮肤、内脏血管的收缩。肌肉血管的舒张即可使血液发生重新分配,使运动肌肉的血液供应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3.
健美操运动对女护士生循环机能和身体工作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2名中等卫校护士专业女生六个月的健美操运动训练前后心血管机能指标的测定,并与偶尔参加一般体育活动的女护士生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训练组女护士生的安静心率缓慢,每搏输出量增加;完成相同负荷运动时增加每搏输出量以适应运动对血液供应量的需要;运动时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下降,心血管调节功能改善;PWC170升高。反映了健美操运动对提高卫校女生心脏泵血能力,心血管调节能力和人体工作能力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的目的是用脉博图法估测有训练的(N=53)和不常运动的(N=54)受试者逐级运动的心血管反应,和评价身体训练对心血管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组受试者的心率、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指数、心搏指数、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而增加,舒张压变化不明显。比较两组受试者对逐级运动的心血管反应发现,进行较小强度(50瓦、100瓦)运动时,有训练者的心输出量较大(P<0.05);而进行较大强度(150瓦和200瓦)运动时,两组间没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陈健波 《游泳》2012,(1):76-76
1、增强心肺功能 人在水中运动时,各器官都参与其中,耗能多,血液循环也随之加快,以供给运动器官更多的营养物质。血液速度的加快,会增加心脏的负荷,使其跳动频率加快,收缩强而有力。经常游泳的人心脏功能较好,一般人的心率为70—80次/分,每搏输出量为60—80毫升,而经常游泳的人心率可达50-55次/分,很多优秀的游泳运动员心率可达38—46次/分,每搏输出量高达90-120毫升。  相似文献   

6.
杨泽丽  彭莉 《辽宁体育科技》2010,32(2):26-27,30
采用文献资料法以及在许多学者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心率在不同项群中的应用进行归纳和总结。研究发现:心率可以比较准确地描述身体机能对运动刺激的即刻反应或者慢性适应;运动中心率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可反映运动的强度、机体的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7.
从生理学 角度看,运动中适 宜的生理负荷是 提高人体机能能 力、有效地增强人 的体质的重要条 件。对一般人来 说,用心率控制生 理负荷是切实可 行的方法,但对适宜的心率标准目前尚无统一认识,这与人们对于运动过程中心率和心搏量及心输出量变化关系方面的研究尚不充分有很大关系。对运动过程中心率、心搏量、心输出量变化规律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国内外曾有过研究,但由于研究者采用的研究手段、方法、对象不同,所得结果也不一致,为此,我们采用超声心动图法测定了普通青年大学生在静息及连续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心搏量、心输出量,以期进一步探讨三者间的变化关系,为运动生理学研究及以心率为标准的适宜生理负荷标准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抗氧化运动强度与监控指标的确定,采用CR2000RC氧自由基生化分析仪、LT 1710血乳酸测定仪、Borg(15、10)主观用力感觉等级量表、心率监测系统对受试者(n=9)从事300、600、900、1200、1500KPM/min不同强度踏车(Monark839E)运动(每级负荷运动5min)时血液氧自由基、血乳酸、主观用力感觉、心率的变化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心率、RPE(15、10)与运动强度(KPM/min)之间呈现高度线性相关,r=0 959、0 923、0 918;血液氧自由基浓度与运动强度、心率、RPE之间的相关性较低,但其变化趋势类似于血乳酸的变化,低强度时(≤900KPM/min)虽运动强度增加但血液氧自由基浓度保持不变,当运动强度超过900KPM/min时,血液氧自由基浓度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增加;RPE10与血乳酸之间的相关程度高于RPE15、心率、运动强度与血乳酸的相关程度。认为心率、RPE(15、10)可作为监控抗氧化运动强度的理想指标;血液氧自由基浓度不能作为运动强度的监控指标;从抗氧化运动角度而言,健身运动的强度应以血乳酸4mM、心率130beats/min、RPE15值11、RPE10值3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9.
熊艳  马鸿韬  孙琴 《体育学刊》2015,(1):130-133
通过监测普通高校学生在两种教学模式下的心率变化,调查学生不同强度运动时间比例的差异。采用随机抽样,遥测68名在校大学生在13节健美操课上的心率变化,以RS 800CX多项运动心率表为测量工具,设定两个靶心率,确定中等强度心率(>HRmax×64%)、较大强度心率(>HRmax×77%)、介于两者强度之间心率为3个观测区域。结果发现,在大多数课次上,学生在"运动教育模式"下的中等强度心率运动时间比例、较大强度心率运动时间比例、介于两者强度之间心率运动时间比例均显著高于"我国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在大多数课次上,学生在"运动教育模式"下的中等强度心率运动时间比例达到并超过了50%;前3次课是"运动教育模式"的泛化期,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同运动强度运动时间比例相似或相近。结果说明,采用"运动教育模式"作为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中等强度、较大强度的运动时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事实说明体育训练不但有益于心血管的功能还有防止冠心病的作用。体育训练能使心输出量以及周围组织摄取氧的能力增加,因而使最大运动时总的氧耗量增加。训练使体力活动时的心率减慢、每搏输出量增加。这种适应性变化可使心输出量一定时消耗的能量却减少。早期的报导还指出训练使心肌梗塞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减轻,复发率下降。尽  相似文献   

11.
心脏收缩频率的快慢及心搏输出量的大小都将直接地影响运动员有机体的代谢能力。这种代谢能力的差异对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心脏收缩频率,是随着运动员运动的激烈程度不同而变化。因此在训练运动员的过程中测定心率对教练员掌握运动员的训练数量、强度、密度及确定运动员的训练周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100m、400m和1500m三种不同全速跑后血乳酸和心率的变化,选取同一年级同一班共六名志愿者参与本实验。方法:分别记录六名受试者全速跑完100m、400m、1 500m运动前和运动后3min的血乳酸值和心率值。结果:两名受试者进行100m无氧运动后,血乳酸值和心率值均有所升高,但升高幅度较小,血乳酸值最高达7.6mmol/L,心率值最高达154b/min;四名受试者进行400m和1500m有氧运动后,血乳酸值和心率值升高幅度较大,血乳酸值最高达16.2mmol/L,心率值最高达192b/min。结论:人体内的血乳酸含量和心率大小随运动项目的负荷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有氧运动前后血乳酸升高幅度明显高于无氧运动,而无氧运动前后心率升高幅度明显高于有氧运动。因此,可根据血乳酸值和心率值来评定人体运动的负荷强度。  相似文献   

13.
前言多年来国内外普遍在探讨对人体有氧代谢能力的测试方法及理论。在运动过程中,心输出量是冠状血流量和心肌氧需量的决定因素。心率及心脏作功指数与心肌氧需量密切相关;氧耗量与最大心输出量直接相关。人们通常用O_2max、PWC170试验来评价人体的心肺功能及机能状态。人体器官大部分均有较大的储备能力,运动时由于大量肌肉活动,增加了O_2消耗量和CO_2排出量,同时也增加了气体运输和交换的有关机制的负荷,故运动试验可以测  相似文献   

14.
刘欢 《体育师友》2016,(1):54-56
运动时体内代谢过程加快,代谢产物增加,内环境发生暂时的改变,从而使机体的一些指标和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变化,例如:心率、血乳酸等。文章选择8名同学进行不同负荷跑,记录跑后即刻心率、血乳酸和运动成绩,了解不同负荷后的身体反应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强度负荷后,不同项目中,血乳酸和心率并不呈同步变化趋势,心率指标的灵敏度较低,而血乳酸指标能够比较敏感地反应运动员承受不同负荷时身体机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与平原相比我国足球运动员高原训练血清睾酮无明显变化,血液有形成份中RBC、HB和RBC平均体积及RBC体积分布宽度显著性增加。中等强度运动时高原心率反应大于平原,而大强度运动时则低于平原心率反应,同时12min跑成绩也劣于平原。说明RBC、HB的增加是单纯高原轻度缺氧所致,限制高原大强度运动能力的因素仍然是心血管机能。  相似文献   

16.
13-14岁少年适宜健身运动负荷强度的实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探讨了以心搏量极限区间确定运动负荷强度标准的生理学基础,并用超声心动图法测定了54名13-14岁男女少年在连续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心搏量、心输出量。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男女生在心率分别为122、127次/分时心搏量最大,心率超过144、139次/分时,心搏量明显下降,男生中的70%、女生中的74%最大心搏量分布在心率为115-144次/分之间SV极限区间对应HR范围性别差异不明显。据此,对此年龄段的少年,运动时应根据这个心率范围,选择适当的运动形式来发展他们的身体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利用逐级递增负荷运动中的心率拐点确定无氧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逐级增负荷运动的初始阶段,心率随负荷强度的增加而增长,两者呈直线关系,当负荷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心率增长相对落后于负荷强度的增加,从而出现心率拐点。心率拐点输出功率与乳酸氧十分接近(r=0.97),与乳酿无氧阈具有相同的价值,可作为用于确定男子赛艇运动员无氧阈的一种简易方法。也可作为评定男子赛艇运动员运动能力和训练水平的一个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8.
运动期间激素的变化运动期间交感肾上腺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的活动增加了,从而磷苯二酚胺、去甲肾上腺素血浆浓度也相应地增加。这一增加对运动中心血管适应性的变化和温度调节是至关重要的。心率和心脏收缩力的提高,使内脏部位的动脉收缩力、肾脏平滑肌,以及静脉的收缩力都有提高。同时脾脏也得到了收缩。这样心脏血液的输出量增加了,血液容量和流量朝着有利于皮肤  相似文献   

19.
《体育与科学》2016,(4):115-120
目的:拟对某幼儿园大班幼儿在不同活动强度负荷方案下的心率变化特点进行研究,以期了解幼儿在不同物理负荷下运动时的生理变化特征,为建立安全有效的幼儿活动强度负荷方案奠定实验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某幼儿园大班幼儿128人,其中男生75人(6.06±0.30岁),女生53人(6.04±0.32岁)。采用Zephyr生理指标监控系统、ActiGraph三轴加速度计、台阶、体重计、秒表、电子节拍器、背包和沙袋等设备,分别进行负重负荷方案和台阶高度、频率负荷方案测试。结果:1.负重负荷方案中的负荷强度等级与心率之间存在低度相关(R=0.366);2.幼儿运动负荷方案随着等级增加,加速度计count值逐渐增大,且与上一等级相比均显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台阶高度、频率负荷方案的负荷强度与性别对心率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心率在不同性别和不同等级之间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性别和等级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负重活动强度负荷方案因其等级间心率区分度较差,且幼儿负重情况下较难维持平衡,致使该方案较难真实反映幼儿的活动强度水平。台阶高度、频率活动强度负荷方案的各强度等级间区分度较好,对不同性别幼儿的区分度较好,因此可作为日后幼儿体育活动强度测评中大样本数据采集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心电图对冠状动脉供血问题的研究作了全面地论述。关于运动是否会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供氧不全问题将及出两种结论:1.没有心脏病的人,运动时不会有缺血症状(血流不足),健康人最大心率能满足运动中对血液的需求;2.运动时心搏量加大及心率加快,心肌耗氧增加,而固定的心输出量、不能代偿地适应血管床张的需要量,乃呈显冠脉机能不全,超负荷的大强度训练或比赛,导致心肌正常代谢功能剧烈变化,S-T压低表示心肌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两种观点都有待更深一步地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