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李秀清  李然 《科教文汇》2010,(19):132-133
阿炳的二胡音乐与社会紧密相连。本文从阿炳追求的民族民间音乐为特点、他的音乐反映社会层面为核心入手,对他创作的二胡作品从旋律、调式展开分析并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
李琦 《科教文汇》2008,(12):132-133
奥尔夫教学法是一个独特而完善的体系,也是当代世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先进音乐教学法之一。奥尔夫认为,在十八、十九世纪的交响乐、奏呜曲等形式的欧洲专业音乐创作已经到达了音乐艺术的顶峰,音乐的发展只有向原始回归,与语言、动作、舞蹈和舞台表演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他称之为“总体戏剧”的音乐艺术,才能散发艺术的真正魅力。因此他的音乐风格以突出的节奏性而著称,这种理念反映在他的教学体系上便是一种元素性的音乐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彭盛卉 《科教文汇》2008,(19):185-186
音乐,一门悠久古老的艺术,它总用不同的方式征服.着不同种类的人,再普通的人。不管他的知识层面如何,不管他的地域文化所带来的差异如何,他都具有一样与生俱来的能力,那就是音乐鉴赏的能力。能力有高低,要想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提升品位,必须懂得音乐鉴赏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音乐鉴赏中三个缺一不可的步骤,也是音乐鉴赏的三个相关联的方法,并将这些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4.
《世界发明》2005,(7):12
这是一个看上去有点傻其实却很聪明的产品,枕头中内置有MP3播放器的扬声器,当你舒舒服服地在游泳池边晒太阳的时候,可以将脑袋沉浸在音乐之中,它的售价中要6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5.
在欣赏音乐时,如果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就不是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  相似文献   

6.
乐生 《世界发明》2010,(3):94-94
当周云蓬坐在老位子上听电影的时候,他对电影音乐的感知能力肯定要好过我们许多倍。因为,音乐已经为他编制了一整部电影,音乐已经替电影讲述了那么多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欣赏教学应改变过去"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采取一些学生易接受并吸引他注意力的方法,使学生确实在认真的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真正做到享受音乐,享受学习,达到在娱乐中学到音乐知识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8.
黄自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学院派专业音乐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声乐为主,艺术歌曲是他的作品中特别有价值的,全面分析《思春曲》这首作品,可以归纳出黄自先生声乐创作的音乐特点,便于声乐演唱者对于作品艺术的科学的诠释.  相似文献   

9.
欣赏教学应改变过去“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采取一些学生易接受并吸引他注意力的方法,使学生确实在认真的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真正做到享受音乐,享受学习。达到在娱乐中学到音乐知识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历史上最混乱,社会最动荡的时期就是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然而这一时期却是精神上极为自由、解放,最富有智慧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文人音乐家,他们寄情于音乐,抒发自己的情感,嵇康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他的音乐论著《声无哀乐》称为音乐美学思想的名篇。将从他的代表作入手,解读嵇康在当时进步的音乐思想。  相似文献   

11.
杨艺媛 《科教文汇》2009,(27):276-276
汉斯立克在《论音乐的美》一书中反对把音乐看作“表现艺术”,否认音乐是情感的表现,反对情感产生音乐观点;但他又承认音乐能在听众中引起情感。汉斯立克这种把情感置于音乐表演之后的音乐美学理论观点,本文称之为后情感式音乐美学,并试图从汉斯立克批判那种把音乐看作是情感表现的音乐美学研究方法、反对把音乐看作表现艺术、承认音乐能在听众中引起情感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王薇 《科教文汇》2007,(8X):200-200
黄自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学院派专业音乐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声乐为主,艺术歌曲是他的作品中特别有价值的,全面分析《思春曲》这首作品,可以归纳出黄自先生声乐创作的音乐特点,便于声乐演唱者对于作品艺术的科学的诠释。  相似文献   

13.
金红莲 《科教文汇》2009,(29):269-269,285
文章查看了毕达哥拉斯的音乐论,分析了他的音乐理论中数比例的关系,发现了数比例反映了数的秩序,进一步研究了其思想中数比例的和谐与宇宙和谐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李朦 《科学中国人》2015,(9):123-124
说起“道”家,其开山祖应该是老子,先秦时期道家的音乐文字实在过于简略,老子其人对于音乐究竟如何看,难求答案。因此要研究先秦时期的音乐观不得不从《庄子》谈起。庄子是思想家、哲学大家、文学大家,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是道家思想的开拓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其音乐思想很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田一笑 《知识窗》2014,(19):30-30
1955年,约翰·德摩尔出生于荷兰的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曾是荷兰著名歌手,并经营着一家私人电台——北海国际电台。约翰从小便接触到音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音乐更加痴迷。父亲看出了这一点,在他15岁的时候,便安排他进入电台工作,为电台主播传送和归档唱片,这个工作简直让他欣喜若狂。此间,他接触到了更多的唱片。  相似文献   

16.
汉斯立克在《论音乐的美》一书中反对把音乐看作"表现艺术",否认音乐是情感的表现,反对情感产生音乐观点;但他又承认音乐能在听众中引起情感。汉斯立克这种把情感置于音乐表演之后的音乐美学理论观点,本文称之为后情感式音乐美学,并试图从汉斯立克批判那种把音乐看作是情感表现的音乐美学研究方法、反对把音乐看作表现艺术、承认音乐能在听众中引起情感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乐”即是“乐”,是荀子的乐教思想,表明音乐能使人精神愉悦,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充满了乐趣。音乐是最善于表现情感的艺术,通过音乐美的形式与内容,使音乐深入人的心灵深处,使人“中心喜悦”,“其进自不能已”。所以,音乐教育既是人的情感教育,在教学中要培养受教者的音乐感知能力,情感体验能力,提高其音乐审美意识和音乐审美能力,在“乐”中“乐”。  相似文献   

18.
发现速读     
《科学生活》2007,(12):10-10
《英国心理学杂志》音乐爱好更能显示个性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表明,如果想尽快摸清一个陌生人的脾气秉性,就该去和他谈音乐,一个人在音乐方面的喜好会透露他的很多性格特点。依据音乐品位来推测人的个  相似文献   

19.
杨巨源是中唐著名诗人,他的诗善于运用博喻、通感等艺术手法,鲜明地展现出一个个富于音乐韵律的时空世界,表现一种幽深、静谧、朦胧、渺远之境,使读者仿佛听见琴声或歌声流泻,显示了诗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高度的音乐鉴赏才能。  相似文献   

20.
刘华 《科技风》2013,(12):219+221
笔者从歌剧《弄臣》中吉尔达这一人物的音乐形象特征作为切入点,解读吉尔达其人,进一步的拉近我们与歌剧《弄臣》的距离,更深一步认识威尔第的歌剧和他的音乐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