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的普及加上微博的助力,使得“炫XX”成为一件不再稀奇的事。有人炫车,也有人炫名牌。每次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信息,我都会感叹一番,有时女儿也会跟着附和,撇着嘴感叹:“有什么好炫的,又不是自己挣来的。”女儿稚气的话把我逗笑了,心想这孩子是非观还挺分明的。  相似文献   

2.
在寒暑假中,很多中国家长会让孩子参加课外补习或者特长培训,孩子的时间表总是排得满满的。那国外学生在假期是不是和我们有不一样的经历呢?  相似文献   

3.
当女儿还在我肚子里的时候,我便已经给她想好名字了,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小名都叫津津,津津有味的津津。我们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只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只求平平淡淡、积极努力认真地过好每一天。我们也不能给孩子多么富足的生活.但我们至少可以陪伴她.一起看日出日落、花开花谢,陪她看一路的风景;心胸开阔,心怀感恩,内心澄澈,津津有味地过好每一天。  相似文献   

4.
《父母必读》2009,(3):96-96
主持心语: 本期主打推荐,没有强势抓人的书名和宣传,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编辑和营销上没能做到尽善尽美。可是,请打开它吧,里面藏着很多颗让你惊喜的闪光宝石。  相似文献   

5.
育新 《家庭教育》2007,(7S):24-25
宁波读者丽敏来电问:“放暑假了。孩子高兴地表示要好好玩一玩,可是我想利用暑假帮孩子补习补习下一学期的功课,孩子一听心里特别不高兴.”请问,其他孩子的家长是怎么帮助孩子安排暑假生活的呢?  相似文献   

6.
文题实录一个小孩学走路,刚开始摇摇晃晃老是摔倒。刚刚站稳。就扑向妈妈的怀抱。接着,妈妈把孩子放在离自己远一点的地方。张开双手鼓励孩子说:“来,孩子,重新走给妈妈看一看”。  相似文献   

7.
“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自古以来,人们就深知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孩子成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有一个温馨而和谐的家庭。同样,对于一个人格不够健全的人,我们也可以从其家庭中找到矛盾冲突的影子。  相似文献   

8.
他的人生几乎是爸爸一手“计划好的”,他曾经抗拒这套宿命剧本。但经过“脱稿演出“之后,却发现这是绝妙好戏,一幕幕值得玩味的经典场面,饱含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9.
一本书,一个故事,孩子在妈妈的陪伴下一起“用眼睛”环游世界。  相似文献   

10.
财务篇储蓄:量人为出是一句简朴的格言,然而只有极少数的青年人理解并知道如何遵循它。从小就让孩子将他的一部分零花钱存入银行,教导他如何设定储蓄目标,如何达成该目标,然后便可购买他想要的物品。  相似文献   

11.
吕梁 《家庭教育》2010,(1):16-17
大作家托尔斯泰有一句名言,说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托翁当年说的可能是婚姻和爱情这方面的事情,而在今天来看,我觉得这句话也适用于家庭教育的范畴。怎么说呢?成功的家庭教育都是相似的。不成功的家庭教育各有各的不成功。  相似文献   

12.
孩子该不该上补习班呢?一切都要在孩子认同之下选择上不上补习班,如果孩子没有兴趣,牛不喝水强按头,能起到好的效果吗?其结果只会浪费我们的时间和金钱而已。补习班的效果是因人而异的,为孩子报班的前提,是要看其是否有学习的意愿,否则即使勉强呆在教室里,也很难收到实际的效果。上不上补习班,还是得多听听孩子自己的意见,这样才会起到补习的真正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影 《小读者》2012,(2):71-1
2011年7月,女儿完成了伦敦艺术大学伦敦时装学院硕士研究生的全部课程,以优异成绩毕业。同事们向我投来羡慕的眼光.朋友们也总爱打听:“你是如何把孩子培养得这样优秀?”细想起来.其实我并没做啥.只是在孩子面临选择的关头,尊重孩子的意愿.并加以正确引导。现以三个事例作为佐证。  相似文献   

14.
如今,“中国梦”成了中国的热门词汇,彰显了国家情怀和发展蓝图;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育儿梦”,儿“成龙”、女“成凤”体现的是人们对下一代的厚望。  相似文献   

15.
大作家托尔斯泰有一句名言,说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托翁当年说的可能是婚姻和爱情这方面的事情,而在今天来看,我觉得这句话也适用于家庭教育的范畴。怎么说呢?成功的家庭教育都是相似的,不成功的家庭教育各有各的不成功。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我又愉快地接过了一个班的初一新生。这群可爱的孩子将在这里陪伴我度过三年的教育生涯。我也将陪伴他们度过三年的中学时光,这将是我们朝夕相处的三年。  相似文献   

17.
范丰梅 《家长》2009,(11):36-37
今天,看了李希贵老师的一篇文章——《人生规划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触很多。根据李老师的了解,美国的初中生,甚至是五年级的小学生,对自己的未来选择就非常明确,有立志做医生的,有想从事机器人制造的,有希望上麻省理工学院学工程学的……那自信而执著的眼神,分明是向你传递着他们令人羡慕的理想。  相似文献   

18.
尹娜 《师道》2009,(3):4-5
回家过年,又和琳姐姐聚在了一起。她曾经在短信上说想看看中山大学的样子,于是我特地在放假前拍了一相机的照片想带给她看。可是到家那天,正当她抱着相机看得有味时,旁边刚满月的孩子哭醒了,她扔下相机搂起宝宝,忙着照顾起来。她一边拍着孩子,一边无奈地看着我,说:“相片一会儿再看吧。”我点了点头,心里挺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19.
咚咚咚,咚咚咚, 春雨洒在芭蕉上。 芭蕉上,挂水珠, 好像槌儿敲小鼓。 咚咚咚,咚咚咚, 它在招呼小青蛙, 快快回来捉害虫。 这是我们三(1)班朱洪杰同学在《小学生拼音报》上发表的诗歌《雨鼓槌儿》。我的学生第一次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上发表作品啦!  相似文献   

20.
唐新春 《今日教育》2007,(7S):86-87
人从呱呱坠地起.似乎就是为了品尝造物主为你备好的一杯浓浓地苦酒。走过曲折的人生旅涂.回首时.苦难常常是最深刻的记忆。面对苦长乐短的人生,我们如何去体验这种苦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