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沉重的人口负担曾长期地极大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人又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把教育大国发展成教育强国,把人口大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已经成为各级政府、专家学者及有关方面关注的重大问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已经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全国数十家跨领域的国家、地方重要研究机构和高校共同合作,全国数百名顶尖专家、学者半年多辛勤劳动和集体智慧的结…  相似文献   

2.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在第60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大会”上,与会领导和专家汇聚一堂,总结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进步和成就,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如何发挥高等教育功能优势,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助力。与会领导和专家普遍认为,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应深刻认识教育强国核心要义,以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为抓手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全面理解教育强国时代特征,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准确把握高等教育使命方向,助力推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现代化是世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实现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国教育现代化内涵生成于历史、地理、学科三个维度,指向最大程度实现个体全面、充分、自由发展.在中国教育改革历史进程中,人文精神奠定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实践精神促进教育现代化改革之路,为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人...  相似文献   

4.
《生活教育》2008,(10):6-7
教育发展将使中国从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说.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目前在校生已跃居世界第一.教育的发展将使中国从13亿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中国成人力资源大国的2个跨越、1个突破和1个重大步伐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表示.中国成为人力资源大国主要是两个跨越、一个突破和一个重大步伐。两个跨越:一是我们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特别是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这是一  相似文献   

5.
楼英明 《留学生》2014,(15):34-3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建设世界最大的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使十几亿人口的人力资源得到全面开发与提升,实现从教育大国变为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助推中国转型升级,这是未来实现“中国梦”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人力资源总体情况如何直接决定了中国在国际发展中的竞争力。当前阶段,中国人力资源状况不容乐观。由一个人口数量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依赖于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一部分。优先发展教育更要立体的发展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和终生教育。  相似文献   

7.
运用学科分析方法,从学科评价的“内在建制”和“外在建制”两个维度,系统揭示了中国教育地理学科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发现,目前中国教育地理学仍是一门内在建制“拓殖孱弱”、外在建制“势孤力寡”的新兴交叉学科。对此,应从加强中国教育地理学研究、着力推进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开办学术期刊和组建学者社团等方面,进一步推进中国教育地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通过教育部网站、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所提供的基础资料,从高校地理教育规模、地理学硕士博士培养单位分布、地理科学精品课程建设、地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分布等角度对我国高校地理教育现状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地理学人才培养单位在空间上分布比较集中,但省域分布不均衡。三个层次(本科、硕士、博士)人才的培养省份存在明显分化。第二,地理学精品课程类别多元化,主要集中在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三个方向,国家级精品课程数量稳定,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波动大,各级地理学精品课程以师范类高校为主。第三,地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重点学科的优势与精品课程的建设不相匹配。  相似文献   

9.
乡土地理教育的理论建设,涵盖乡土地理与乡土地理学的区别,乡土地理研究最适宜地域单元的界定,新时期乡土地理教育的职能,乡土地理教材和课程建设诸问题。本文根据高师地理教育专业的特点提出了高师乡土地理学课程的内容结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特别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怎样才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这不是数量上的问题,而是质量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能不能培养出一批在各个领域引领时代潮流的创新人才。我国现在已经堪称人力资源大国,但还不是人力资源强国,就是因为  相似文献   

11.
建立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潮流.教育部组织研究撰写的<全面建设世界最大的学习型社会>报告中指出:今后20年,我国政府将实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宏大战略目标,即全面创建世界最大的学习型社会,使中国成为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灵活学习的学习之邦,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把教育大国发展成为教育强国,把人口大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目前,全国各地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过程中,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问题已经摆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2.
产业动态     
人力资源是国家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中国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把教育大国发展成为教育强国,把人口大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一直是各级政府、专家学者及有关方面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中国政府将致力于建设世界最大的学习型社会,这些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纵观全球,经济强国必定是航空强国。航空工业是大国强国博弈的高端平台,是大国强国快速发展的助推器。通用航空是航空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世界上的航空大国必定是通用航空的强国。中国向航空强国挺进,必然会带动通用航空的快速发展,而通用航空的快速发展也将有力促进中国迈向航空强国的步伐。河北省确立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寻求若干朝阳产业作为支撑。按照我国航空工业的结构布局,河北省把发展通用航空和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建设列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无疑是十分必要和非常及时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人口大国,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把教育大国发展成为教育强国,把人口大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一直是各级政府、专家学者及有关方面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中国政府将致力于建设世界最大的学习型社会,这些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昨天,教育部公布了“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提出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重大战略问题的思路、对策和具有前瞻性的分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提供战略构想与具体行动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有些构想变成决策尚需时日,但它无疑为今后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教育能够改变和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命运,教育也能够改变和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本报今天编发报告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职业技术教育》2023,(27):11-15
<正>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以“教育强国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为主题,从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情况的主要特征、建设教育强国面临的问题挑战以及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路径选择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一、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杜玉波指出,教育强国这一概念,已经从教育的价值愿景上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要素,要深刻把握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战略定位,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努力。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动员令;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与技能强国的基础工程,是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重中之重。技能强国建设离不开高技能人才培养,而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实施主体,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技能强国建设等方面又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视域下、推进技能强国建设中,要全面贯彻“以全体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既要遵循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规律,又要遵循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规律和人才发展规律。以优化职业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完善普职同批次并行招生的职教高考、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保障职业院校学生平等机会权、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为依托,全面深化技能强国建设,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教育,国家未来与民族精神之所系。6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教育也一路高歌猛进,实现了大变革、大发展和大跨越。60年,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根本改变,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口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如今,中国教育又站在新的起点上,谱写着建设人口资源强国的新篇章。“如果把国家的建设喻为一座大厦,那么,教育则是建设大厦的基石。”作为夯实基石的部门之领路者,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改背景下,地理教育教学改革既要注重资源投入,也要注重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以凸显地理学科价值、彰显地理课堂魅力.基于该视角,文章首先探讨了地理"卓越课堂"的基本构成并对其建设瓶颈进行分析,然后从不同侧面给出地理"卓越课堂"的建设要求与实现路径,以此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STEAM教育理念强调融合多学科知识,运用综合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教学理念。在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背景下,中学地理课堂是培养学生“海洋意识”的主阵地。文章以“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为例,将STEAM教育理念渗透于高中地理教学,探讨STEAM教育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策略,深入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1994年,《生活化的地理学:国家地理标准》的正式出版标志着美国地理教育史上纲领性文件的诞生。此次标准的制定基于地方分权背景下标准本位的地理课程改革,反映了地理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开现代地理课程发展之先河,其影响波及日本、加拿大和英国等教育强国,为其课程发展提供了范本,具有突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