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甲烷教学是高中学生较为系统地学习有机物的开始,对于发展学生初步认识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针对学生学习该内容的主要困难,提出了以实验为支撑,围绕甲烷的取代反应来初步认识结构与性质关系的基本思路,并就该反应在教学中的具体实验活动设计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凡高中学习到有机化学,就要学习甲烷。那么验证甲烷主要化学性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甲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实验显然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在这个实验中,反应条件是光照,课本中说的是放在光亮且日光直射不到的地方(谨防爆炸)。  相似文献   

3.
对甲烷和氯气取代反应实验进行了改进,使反应更快、气体用量更少、更环保、现象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之一就是它的光氯取代反应。据我所知,教师们对这个反应都有丰富的理性认识,从反应原理到实验过程都能够讲得一清二楚,可一到具体做此实验,就会觉得心中无数,没有绝对成功的把握。有的甚至是脑子里一片空白不敢下手,最终又回到教师讲实验,黑板上画实验,学生记实验的应试套路。笔者认为,这除了教师本身业务素质不高,操作技能不精湛的原因以外,再就是这个实验本身有很高的难度还未引起同行们的足够重视。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未必都有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对甲烷取代反应的实验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化学第二册112页[实验5—2]甲烷的取代反应,是教师不可回避的课堂演示实验。但是对这个实验:  相似文献   

6.
1特点和用途(1)特点轻巧玲珑,操作简便,试剂用量少,不受阴雨天气影响,反应快,现象十分明显。(2)用途用于高中化学第二册甲烷取代反应演示实验。课本装置见图1a。二者对比结果见表1。表1甲烷取代反应演示器与课本装置对比(室温:30℃)演示器(带光源)课本装置(无光源)对此仪器重量  相似文献   

7.
1教具装置图(见图1)2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本教具利用光能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可以做一系列光照条件下的化学反应。(2)用途①取代反应是高中化学必做实验。教材中用到的是甲烷和氯气的反应,反应物都是气体,每次实验前都要制备,而且氯气易泄露、有毒。本实验仪器可以做甲苯和溴的取代反应。  相似文献   

8.
选择性氟化试剂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甲基化指的是连有一个、二个或三个氟原子而不论是否连氢或其它卤原子的单个碳的氟化物作为氟化试剂的所有烷基化作用.氟甲烷作为氟甲基化试剂代表了有机氟化物合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正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制备多官能团的选择性氟化物中间体.该中间体能变成其它方法不易合成的氟甲基化产物.这些产物包括α-一氟、二氟、三氟甲基化羧酸、酯、氨基酸;通过wittig反应氟甲烷能用于制备一氟、二氟未端烯烷.使用氟甲烷具有操作简单、安全、低毒性与优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甲烷制备实验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热稳定性能高且耐强碱腐蚀的瓷质蒸发皿取代玻璃试管做甲烷制备实验的反应器,不仅彻底解决了甲烷传统制法中的试管易破损的难题,而且便于直接使用氢氧化钠并加大其用量,以达到提高甲烷的产气速度、产气数量及产气质量的最佳目的。  相似文献   

10.
甲烷制备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度较大的实验。其难点表现在:1.制得的甲烷量少,2.反应速度慢,3.试管容易炸裂等方面。为此,不少研究者想尽各种办法来提高甲烷的产量,加快反应速度和保护试管不裂损。所用方法归纳起来有:1.干炒。即把所用反应物全部分别炒干水份,研细后进行实验。2.隔离。用铝箔铜舟等使反应物与试管隔开而不直接接触,以降低试管的裂损率。3.加分散剂。如CaO,CuO,MnO_2等。4.加催化剂。即在反应物中加入Fe_2O_3或Cr_2O_3。笔者根据多年的实验结果,现对以上各法谈点看法。 一、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存放太久,可能吸水。炒干后再实验确实可以提高反应的速度和气体的产量。但只要用片状氢氧化钠或新制的碱石灰进  相似文献   

11.
在溶液中盐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学生学习盐类水解的难点,我们认为主要是盐与盐的反应.学生在遇到盐与盐的具体反应时,往往难以判断是离子互换的复分解反应还是盐的水解反应.盐与盐反应大约有六种情况,把这六种情况一一分析透彻,问题就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2.
相转移催化是一项有机合成新技术 ,它在有机合成上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可用于各种类型的取代反应、消化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庆还原反应、Witig反应、Michel反应、Darzens反应  相似文献   

13.
2仪器特点及用途 (1)本教具制作容易,可重复使用。 (2)能完成烃的取代反应并能探究取代反应是在哪种可见光照射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4种富电性的脱氢α-氨基酸衍生物,将缺电子催化剂Rh-3,5-CF3-(R)-BINAP用于这几种底物的不对称氢化反应中. 讨论了底物上取代基及空间位阻对对映选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甲烷的制取实验,是学习有机化学,认识有机化合物性质和了解有机反应特点的一个重要实验。常用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共热来制取。但要达到最佳实验效果却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内容。本文从碱石灰的角度探讨其对甲烷制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由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双酚F反应液中各组分,用标准加入法定量测定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的含量。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270nm,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与水,其体积比是65:35,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双酚F反应液可得到较好的分离。此方法对 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5-30mg/L,对双酚F反应液的线性范围为 10-300mg/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5和0.9998,方法回收率和反应液测定偏差分别为96. 83%-100.00%和0.73%。本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双酚F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在现行教材中,苯与溴取代反应的演示实验是在圆底烧瓶中进行的。由于反应放出热量,使苯与溴都产生了气化现象,烧瓶内充满了苯和溴的蒸气。当把烧瓶里的液体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里时,苯和溴的蒸气外逸,污染教室内的空气。为此,我对这一演示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一、仪...  相似文献   

18.
解决学生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性知识为本文的首要问题,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问题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教学理论基础上,以"氧化还原"这一教学内容为中心,分别从得失氧、化合价的改变以及微观中电子的转移来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研究,将以概念性知识的理解和探究式的整合性教学方式来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环庚三烯酮易发生环加成反应,偶尔有烯烃键上的取代反应.关于二甲氧基苯,多年来的主要关注点是其与不同醛或酮在强酸作用下的缩合反应,但多局限在芳基醛或饱和脂肪醛酮.本研究尝试多共轭不饱和酮与邻二甲氧基苯的缩合反应.结果发现在浓硫酸作用下环庚三烯酮不仅可以发生脱水缩合反应,更有趣的是环庚三烯酮在强酸及二甲氧基苯协同作用下可以发生重排缩环反应,由七元环收缩成六元芳香环.  相似文献   

20.
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甲烷等)都能够燃烧,但不支持燃烧。为扩大学生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对氢气、甲烷不支持燃烧实验方案进行设计,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