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20世纪末,人类有一个如果不是最大也是极为重大的地理发现:科学家确认,中国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消息是新华社1994年1月17日播发的。消息原题是:《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第一大峡谷》。这是世界性的大新闻。此前,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一直被称为世界第一大峡谷。而此后,世界各国的地理教科书和词典中关于大峡谷的内容,必然要改写了。历史的惊人之处还在于,发现这一新闻事实的人和发布这一重大消息的人,竟是同一个人。他,就是新华社高级记者张继民。什么?一个记者?他凭什么确定者?他…  相似文献   

2.
从发现到亲历──我怎样参与世界第一大峡谷的发现张继民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应该名列世界峡谷之首,是1994年初发现的,同年4月16日经过科学论证,新华社随即以《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为题,发出这一独家新闻。最近,刘东生、叶笃正...  相似文献   

3.
听多了好消息太少的抱怨,却不期然看到一篇众口称道的好新闻。新华社记者张继民采写的《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900多字的消息,竟把个崭新的“世界第一”毫不犹豫地推到了读者面前。 据作者称,他实际上是在为另外一篇采访,抱回了大堆的科学论文、资料,想从中了解雅鲁藏.布江地区的地貌、植被、江水流速等等。这天,他在权威的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4.
圈外的建树 1994年4月17日,新华社做为通稿播发我采写的“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消息,由于它具有极其重大的新闻价值,此稿被评为1994年新华社好稿和中国科学院“科星”奖一等奖,但这仅仅是一位记者所得到的荣誉,与这一重大发现本身的褒奖无涉。因为“重大地理发现”与“重大地理发现报道”毕竟是两码事。但我要说的是,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的发现上,我既是重要的发现者之一,又是这一重大独家新闻的报道者。当然,我的最初发现是在科学家深入考察的论文中,后又经过科学家  相似文献   

5.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发现使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退居其次,人称本世纪末国际上一次重大的地理发现。 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市的张继民毕业于北大历史系。从1982年他干记者始便与科技报道结下不解之缘。他先后走南沙、闯南极,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写下三部著作。随着1998年10月雅鲁藏布大峡谷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他与其他三位科学家的名字被永远载人史册。 怀着对同业者的敬意与好奇心,我走访了张继民。 站在张继民面前,我觉得他与《走进世界第一大峡谷》封面照片上的形象悬殊:脸上被高原日晒风吹镀上的黝黑已经褪去,鼻梁上多了副眼镜,略显文质彬彬;伴随瘦削的脸部轮廓和全身浮肿的消退,也带走了一位探险家的粗犷气质,这便是文人张继民。  相似文献   

6.
去年以来,有关发现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新闻,被各家新闻媒介“炒”得火热,并引发“考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热”。事实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作为一个独特的自然、地理现象,千百年来一直就客观存在着,当地老百姓也一直生活于此地,只是大家都不知道这是真正的世界第一大峡谷而已。因为在1994年以前,一度被誉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是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现在,它只排在世界大峡谷的第五位。 什么是新闻?众所周知,严格地讲,除了“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新鲜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之外,实际上还有一条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现的新鲜事实的报道”——向社会各界揭示大家原来不知道  相似文献   

7.
1994年4月17日,新华社播发了《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的报道.这篇900多字的消息一经发出,就被全国28家省、市报纸采用,其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8.
1994年4月17日,新华社播发了《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的报道。这篇900多字的消息一经发出,就被全国28家省、市报纸采用,其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那么,这一新闻是怎样发现的呢? 首先要说到南迦巴瓦峰。1994年我曾采访过当时从南迦巴瓦峰地区探险考察回来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杨逸畴,并写了通讯:《“神山”探索记》在《人民日报》配照片刊登出来。这便是大峡谷报道的最初积累。  相似文献   

9.
1994年4月17日,新华社 通过电波向全世界庄严宣 告了一个让华夏子孙激动不已的新发现: “中国科学院地理学家杨逸畴、大气物理学家高登义、植物学家李渤生日前一起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上第一大峡谷!这一重大发现得到了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教授的赞同和支持。” 时隔4个多月后,我作为成都军区政委张志坚中将带领的联合工作组的一员,乘直升机飞越了这世界第一大峡谷,赴墨脱看望那里的官兵。  相似文献   

10.
发掘新闻价值需要专业知识。由于企业厂区相对狭小,居住集中,生产的专业性、技术性强,这就决定了企业不可能经常有突发事件,大量的是非事件性新闻。此外,报道非事件性新闻,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正如一位名记者所说的,“在最短促的时间中,一闻而辨其价值大小,固非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不可”。这就是说一个记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寻找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从大家熟视无睹的事实中挖掘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来,才能写出有深度性的报道来。如张继民就是一个知识面较广的记者,1994年,他从《雅鲁藏布江下…  相似文献   

11.
新书架     
《中国记者亲历丛书》 《中国记者亲历丛书》已有两册面世,一本是《穿越大峡谷》,另一本是《世界在你眼前》。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为丛书撰写了题为《记者是从事件中走出来的金凤凰》的序言。 《穿越大峡谷》的作者杨西虎和张军,分别是中国环境报和中央电视台记者,他们共同参与了1998年底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科考活动,书中激扬、深情的文字和大量精美的照片,记录了这一中国记者和科学家携手穿越世界第一大峡谷的人类壮举。 《世界在你眼前》是由70多名记者写就的一篇篇短文,是近年来《人民日报·国际副刊》上文章的精选,作者多是驻外…  相似文献   

12.
3月19日,河南日报社的大院内。 阳光下,“大河报”三个铜字熠熠生辉。 铜字下,那道红色横幅轻轻飘荡,“大河报赴雅鲁藏布大峡谷科考采访组出发仪式”惹人注目。 横幅下,语笑盎然的编辑记者们簇拥着今天的主角杨锐、王建立——担负着大河报创刊以来为时最长、携带设备最先进、工作最艰巨、环境最恶劣的采访活动的两位记者。 他们将随省地矿厅科学考察队万里西行,到被称为世界上最深、最长、最高的峡谷——神奇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进行为期两个多月的采访。在这之前,当得知省地矿厅这次在国家中标考察大峡谷时,报社就开始了同步策…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夏天,一位世界著名海洋科学家的名字为国人所熟知,他就是我国海洋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也是我国海藻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和我国海藻化学工业的开拓者之一,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的蓬勃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人民科学家”、“中国海带之父”曾呈奎院士。  相似文献   

14.
任鸿隽(1886-1961),著名的爱国科学家,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校长,解放后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图书馆馆长,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他是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1914年在留学美国时期就提出“科学救国”的主张,发起“科学救国”运动。1915年与人发起创办了《科学》杂志,坚持了几十年。他一生都为中国现代科学事业而奋斗。他的著作有《科学概论》等,与人合译有《科学与科学思想发展史》等。他对科学著作的评论有相当的分量,是一位有水平的科学书评家。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件真正具有史诗意义的事情!这 件事值得我们沉下去不问收获地做10年”。 这件事,童之磊指的是网络出版,电子 书,和他的“中文在线”; 这件事.童之磊指的是一场革命,几千年来 书的革命,出版的革命,传播的革命,人类文明的 革命。 这就是童之磊与IT领域的许多CEO不同的 地方,他满怀的是一种开创历史的豪情。与我们 这个时代流行的急功近利不同.这位26岁的年轻 人面对他的事业如同一位科学家面对他所从事的 科学研究,完全是一种科学的态度,他告诉自己 要沉下去,也许5年,甚至10年,没有回报都是 值得的,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怎样采写科学家?近年来,我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 1978年《中国青年报》复刊后,我相继采访了十几位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到《科技日报》后,又有了更多接触科学家的机会。我深深体会到,比起其它行业的人物来,科技人物是最难采写的。最近,我采写了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在居里实验室的长篇人物通讯——《通往科学家之路》(载于1988年2月23日科技日报),在科技界和新闻界反映很好,一些老科学家认为“写得像旅居巴黎时的钱三强”;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写信给我说他读了以后“也大有收获”。我将通讯寄给海外的朋友,他们反映也很好。《北京周报》法文版已译成  相似文献   

17.
这是本文作者夏秋季节通过海事卫星从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发回的现场报道。它虽然是野战环境下的急就章,但真实、鲜活,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染力。原始而神秘的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对全人类都充满诱惑。在科学探险家眼里,它是“地球最后的秘境”,而在边防战士眼里,它是祖国神圣的领土。我军戍边卫国,必须征服一切险恶的自然环境。应该说,有科学探险的地方,就应该有我军的军事科考研究。山地步兵挺进世界第一大峡谷演兵布阵,在我军训练史上是第一次。这组探险报道充分反映了我军在这一地域的军事活动,值得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8.
2011年,爱尔兰摄影记者约翰·麦克休伊试图进入巴林报道“阿拉伯之春”.他的几个摄影记者朋友也想进入巴林,但很多被阻拦在机场,或被捕或被遣返.想到可能是因为设备令巴林当局警惕,麦克休伊想出一个简单的办法:不携带相机前往.没想到这招还真的奏效:麦克休伊进入了这个国家.但当他着手购买新照相机时,看到的情景令他大吃一惊. 他回顾说:“我数了数在场拍摄抗议活动的那批人,他们都是依靠Twitter和智能手机里的即时通信应用程序WhatsApp进行内容传播的.那是我第一次真正看到有本事、有决心的人是如何讲述自己故事的.”  相似文献   

19.
赵启正先生做了8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有“中国政府公关总管”之雅称。他卸任后就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向世界说明中国”仍然是他关注的一个重点。近来看到他几次谈话,坦承中国媒体同世界主流媒体的巨大差距,中国对外传播存在着严重的“赤字”。同时,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国著名传播学者程曼丽博士的新著《国际传播学教程》,我拜  相似文献   

20.
1888年2月17日,一个男婴在立陶宛的一幢农舍里诞生了。这孩子长得又瘦又小,哭声有气无力,因此他的父母称他为“病猫”。也许是由于先天不足,“病猫”长大后,身材矮小,体质虚弱。然而,这没有妨碍他成为美国最著名的科学家,成为世界第一次原子爆炸试验时在现场采访的唯一的记者,成为美国空军用原子弹轰炸长崎时唯一的非军职见证人。出众的才华他就是《纽约时报》科技记者威廉·劳伦斯,即美国新闻界熟知的“原子比尔”(“比尔”是“威廉”的昵称)。1905年,他从立陶宛移居美国,根据波士顿一条大街的名称为自己取了“劳伦斯”这个姓。1921年,他在哈佛大学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纽约世界报》工作,开始了他的新闻生涯。1930年,他转入《纽约时报》科技部工作,很快就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