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情感教育的弱化和价值功能的被忽视,造成了一部分儿童情感发展不健全,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童话是一种表达情感、能满足儿童成长需求的文学样式,对儿童情感的发展有着重要价值,对培养儿童高尚的道德感、崇高的理智感和高雅的美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将"归属与爱的需要"列为人的重要心理需要,也是一种精神需要,一种对"心灵家园"的渴望。因此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对幼儿进行爱的情感教育形成归属感是儿童的精神需要。幼儿园大班开展爱家乡的情感教育,首先应构建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情感教育课程,而后利用本土资源,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教育活动,捕捉教育契机,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谢仁萍 《教学随笔》2016,(5):139-139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将“归属与爱的需要”列为人的重要心理需要,也是一种精神需要,一种对“心灵家园”的渴望。因此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对幼儿进行爱的情感教育形成归属感是儿童的精神需要。幼儿园大班开展爱家乡的情感教育,首先应构建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情感教育课程,而后利用本土资源,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教育活动,捕捉教育契机,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情感社会化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儿童情感社会化的基础阵地,家庭在实现儿童情感需要满足和情感认知发展、形成基于模仿的情感表达与互动模式、促进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生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的情感表达是实现家庭功能的重要媒介,但在具体情感实践中存在三个维度的问题:理念层面,认识误区导致对情感及情感表达的轻视;角色层面,父母的角色分工过分僵化或直接缺席导致不良的家庭情感环境;行动层面,“为你好”的表达形式、“淡漠压抑”或“迷乱无章”的失衡状态阻碍了儿童的情感发展。因此,要从重申家庭的核心职能、把握情感表达的基本原则和在情感实践中修炼情感能力三条路径进行改进,从而更好地发挥家庭在儿童情感社会化中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5.
游戏是一种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是儿童的主要活动和主导活动。游戏能帮助学前儿童控制不良情绪,丰富深化情感;能促进学前儿童换位思考,有利于社会性的发展;能满足学前儿童心理需要,有利于人格发展。在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学前儿童创设适合其年龄特点的游戏环境、心理疏导、有意识进行心理健康的指导训练、有意设置障碍培养其抗挫能力等方式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美是事物自身具有的客观属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产物,审美是人的内在需要,审美体验不仅是对事物美也是对行为美的愉快感受,亦是审美主体对自我需要满足时的意义领悟.儿童具备审美体验的生理机能与心理基础,新奇点燃了儿童审美体验的火炬,趣味推进儿童审美体验的绽放.儿童审美体验在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的心理机能中展开并在准备、...  相似文献   

7.
人的一生,需要是多方面的,但精神方面,情感需要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情感处于第三等级,它具有动力、强化、感染、迁移、疏导和协调的功能。不用说天真烂漫的儿童,就是我们这些成年人,也希望得到情感的滋润和激励,每当得到表扬和赞誉,谁不心花怒放。儿童最  相似文献   

8.
幼儿教师具有学前儿童指导意识,掌握科学、合理的学前儿童指导方法,对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学前儿童良好行为的塑造、社会能力的提高和积极情绪情感的形成等都离不开幼儿教师适宜、有效的指导.本文主要从学前儿童行为指导、学前儿童社会能力指导和学前儿童情感教育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幸福快乐,这反映出家长对儿童情感的日益关注,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关注儿童的情感不但必要,而且有着重要的意义。儿童有各种需要,有些需要是跟儿童的情感有密切关系的。这些需要的满足,对于成长发育中的儿童来说十分重要。那么,儿童有哪些需要?成人又应该如何去做呢?  相似文献   

10.
苏媛媛 《现代教育科学》2012,(6):102-103,70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不仅是从情感上的一个飞跃,同时也是认知的转折。数学教育被归为科学领域,重视发展儿童的兴趣、情感、爱好、态度等素质;[1]小学要求儿童掌握系统的数学概念、运算,并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对儿童的技能性要求比较高,需要锻炼儿童对变式逆向反推的能力。[2]所以儿童进入小学进行数学教育,不仅是对其面对不同环境、教育方式等情感上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沟通情感、解决情感问题也需要使用语言。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有助于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和相互尊重,改善人际关系。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着彼此的情感和体验,以求得共同发展。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是指教师把对学生的情感转化为满足学生对学习合理需要的行为。具体地说,实施英语情感教学主要应遵循如下四条原则。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9,(82):156-157
全纳教育主张教育应该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关注每一位学习者的身体、情感等状况。音乐教育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和潜能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人们日渐意识到音乐教育对于儿童的重要性。出于对当下存在一定差异,需要特别关注的儿童和开展普遍教育的思考,论文对全纳教育与音乐教育的融合运用进行探索发现,力图揭示全纳教育视域下儿童音乐教育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研究,以期实现让所有儿童有效和终身发展的音乐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如何处理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是指个体的天然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强烈的、具有情境性的情感反应。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哭叫、跳闹、自我伤害、攻击他人等都是严重困扰儿童的情绪行为。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影响对儿童的教育训练和儿童日常生活以及日常生活技能的习得,而且可能会危及儿童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4.
腰冰 《基础教育研究》2009,(11):52-52,54
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儿童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早在1989年国家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实行)草案中,已明确指出幼儿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为主,  相似文献   

15.
未来的一代不仅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智力、熟练的技能,更需要具有健全的人格。而拥有良好的情感素质正是儿童人格健全的体现。美国《情感论》的作者诺尔曼·丹森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必须是有情感的人。”为培养21世纪合格的人才,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注重儿童的情感教育。为了更好地推动幼儿园情感教育的广泛开展,了解幼儿情感教育的状况,我们对南昌市部分幼儿园中3-6岁幼儿情感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尝试对影响幼儿情感教育发展的深层因素做些分析。一、研究方法(1)调查对象研究的对象为幼儿园3-6岁儿童共计340名,其中小班164人,中班71…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儿童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在外工作,很少回家,而祖辈家长又缺乏良好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使得他们的成长缺乏照顾和指引,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容易导致不良行为习惯和情感发展异常的状况。要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能单单指望幼儿园或者家庭,而需要社会、幼儿园、家庭共同发力。  相似文献   

17.
卢梭曾说:“有了生命,接着也就有了需要。”〔1〕需要是个体生命主体性的表现和确证,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原动因、目的和归宿,是人的各种积极性的源泉。对儿童而言,儿童需要是儿童生命主体性的表现和确证,儿童需要的满足关系到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关系到幼儿教育的质量。为此,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儿童的需要,并创造一定条件满足儿童的合理需要。一、对儿童需要的认识误区分析当前,对儿童需要存在有诸多认识误区,并相应地表现为一些不当的教育实践行为,不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误区一:片面理解儿童需要,忽视儿童某些基本需要。按照…  相似文献   

18.
秘密是童年经历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儿童的生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此研究以一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4~9岁期间的秘密进行描述与分析,探讨儿童为什么会产生秘密,秘密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及教育意义。研究指出,秘密在儿童的生活中具有多种功能:满足儿童好奇的需要,满足儿童自我成长的需要,满足儿童建立稳定的社会关系的需要,满足儿童试图保护自己的需要。成人在与儿童相处时应允许秘密的存在,保护儿童的秘密;给予儿童更为宽松的空间,减少儿童的秘密;关注儿童的需要,洞察儿童的秘密。  相似文献   

19.
审美教育是美化人类自身、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途径,也是营造与谋划现实一与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研究表明,学前儿童具有审美感知、审美想像、审美情感三种心理因素。对学前儿童进行审美教育,必须把符合儿童生活经验、情感需要,能够培养幼儿美的感受能力的客体都纳入教育内容,并为儿童审美活动创造宽松、优美的环境,提供丰富多彩的机会,以及培养幼儿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然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应,绝大部分是在学生学习中积极情感体验,产生或满足某种需要,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只要以引起学生的某种情感(即产生某种意向或愿望)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