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就是在生活中感触到诗的意趣、和谐和美的存在。让学生诗意地生活是我们学校教育教学的崇高境界,学习诗词,畅游诗海.引导孩子在诗教文化中汲取营养;让学生诗意地生活,是在精彩纷呈的诗意的活动中呈现,吟诵、品位、鉴赏、习作……促使孩子们健全的人格在动态过程中生成.  相似文献   

2.
法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就是在生活中感触到诗的意趣、和谐和美的存在。让学生诗意地生活是我们学校教育教学的崇高境界,学习诗词,畅游诗海,引导孩子在诗教文化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3.
教师应该努力构建有诗意的语文课堂,搭建诗意的人生舞台,让师生在分析文本、诵读文本,内化情感中体会诗意,在诗化的境界里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享受母语教学的幸福,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课堂上。  相似文献   

4.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它们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形态、教学质量的高低,并最终决定着教育意义的实现.从幸福的视角观照师生关系,就是要使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学活动中感受幸福、享受幸福并创造幸福,使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栖居. 一、幸福的基本特征 幸福是一个经典的话题.古往今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们都在普遍地寻觅幸福、追求幸福.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学科领域的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研究是不尽相同的.但就幸福的本质而言,都把幸福看作一种主观感受,是个体人性得到肯定时的主观感受.当然,幸福的获得虽然要以一定的外界条件为基础,但更重要的是人自身的感受性和生活态度.由此,我们认为,幸福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5.
课堂,作为学生和教师栖居的主要场所,应充满浓郁的诗意。语文课堂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受诗意情境,在对话中收获诗意感悟,在想象中创造诗意生活,在想象中创造诗意生活,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诗意盎然,勃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一、谁"偷"走了师生的幸福感?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本是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学生的幸福感体现在他们感官上的愉悦,思考、探究的乐趣,收获的喜悦和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7.
让孩子直面经典诗歌,接受古典诗歌的陶冶,已成为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那么,如何引领学生步入“经典诗文”的殿堂,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使诗教之花在校园内盛开呢?一、在浓郁的诗意氛围中让学生感受诗1.让学生喜欢诗,就要营造一种诗教氛围让学生感受诗。学校可在校园墙壁的醒目位  相似文献   

8.
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永新说:"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对此,我感受颇深。多年来,让教师享受职业幸福,让学生体验读书的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宁波东海实验学校引领师生享受幸福的教育生活。倡导"教师第一,才能实现学生第一"的理念,首先谋求让教师幸福的管理之道:营造增强教师幸福感的校园氛围,让教师在工作中找到幸福感,尽力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学校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倡导"轻负高质",实现学子幸福成长;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0.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如此说道:"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如何把学生从由于应试而造成的冷漠、压抑、紧张、恐惧中解放出来,让诗意的清泉浸润他们的心灵,让他们真正享受到生活的快乐,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同时也让教者享受到教育的快乐呢?现以《赶海》这例,做些许尝试。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习应是一首诗,师生应该诗意地栖居于课堂。诗意的语文课堂,应当以文本为基础,根据语境和形象用艺术的手段营造一种情境和意蕴,让学生以语言为依托,在其中尽情地畅游、感受,让学生学会思想,让学生感悟诗意,让语文之关静静地在每个学生心头流淌,这便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2.
幸福教育是让学生享受快乐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感受幸福、创造幸福、分享幸福。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打造幸福教育就要从构建幸福课堂做起。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忽视精神成长,学生被动学习,单调乏味,测试成绩不见得理想;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甚至汗流浃背,面对的可能是学生漠然的表情。这显然不是幸福教育。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幸福课堂,享受幸福教育势在必行。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的教师把教育科研作为一种提升自己教学幸福感的必修课,开展了"幸福教育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课题研究,创建校本翻转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命,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成为自己精神世界的主人,求得精神生命的升华与超越,让学生感受幸福,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幸福。  相似文献   

13.
每每想起海德格尔的“人,诗意的栖居”,心中便荡漾着一种幸福感。我喜欢诗,偶尔也能溜上几句。后来当了一名初中语文老师,更对诗歌教学情有独钟。我通过配乐朗诵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利用多媒体课件来丰富他们的视觉感受,目的就是让学生品味到诗歌的魅力,走入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精练传神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感情。但学生好象并不领情,为此我苦恼不已。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幸福究竟是什么?是感觉?是感情?是生活?……学生能够轻松地学、快乐地学,拥有学习的“幸福感”,是一个好教师应有的职责.语文教学应根据学科特点,把人文关怀渗透在教学中,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阅读中,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感受教育的幸福.  相似文献   

15.
钟进友 《考试》2014,(12):28-28
<正>幸福教育应该是教育者、教育对象对教育过程感兴趣,乐意参与教育活动,对教育活动的结果感到满意的教育。学校教育是收获人生幸福的最优途径,是每个人提升人生幸福感的有效途径。我校正努力构建"教师乐教、善教、教得有效;学生乐学、善学、学得谕快;质量优异、师生满意、人民满意"的幸福教育体系。所以学校展开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教育要激发潜能、提升素养、让学生享受到生命的乐趣,那教师首先要拥有职业的幸福感。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为学生当下和未来的人生幸福服务,为了这一目的的实现,教师必须用恋爱般的激情育人,享受教师的职业幸福,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正>幸福课堂是什么?我认为因人而异,对学生来讲,是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也就是感受学习的快乐。对教师来讲,可以从学生那里获得一种满足、收获一份感动、收藏一份纯真。同时,学生正在经历教育这一过程本身应该是幸福的。那么如何才可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幸福感,让学生沐浴在幸福的春风里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深入文本挖掘幸福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编了很多美文,教师可以深  相似文献   

18.
刘永珍 《教师》2014,(10):106-106
正幸福是内心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感受。教师将这种幸福感融入到课堂中,让课堂洋溢着幸福,使每位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幸福。怎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有幸福感呢?我觉得幸福的课堂应该是和谐、融洽的;轻松、愉快的;要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并且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幸福生物课堂的创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孙向红 《考试周刊》2013,(2):140-141
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中感受快乐,享受幸福是教师的最大追求,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构建中学历史教学幸福课堂谈了三方面的认识:以学定教,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幸福;以学活教,锤炼课堂教学机智,让学生享受幸福;以学思教,发展个性品质,让学生体验幸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活学乐用多活动,享受经典之快乐”及“入情入境融课堂,收获诗意之童年”两方面。切实有效地提出在实践中操作的方法和措施,让学生在快乐诵读中真正收获一个充满诗意的童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