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心理健康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理论基石。不同的心理健康观决定着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的心理健康观即“动态心理平衡”。本文中我们先回顾、反思传统心理健康观,继而构建中国特色的积极心理健康观,最后挖掘中国特色积极心理健康观的古今中外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积极心理学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它起到了更新教育理念,拓展教育目标,转变教育模式的重要作用,从而创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消极心理健康教育认为心理教育是对心理问题的矫正、治疗。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注重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它在教育目标、对象、原则、工作重心、方式和途径、评价系统方面都实现了对消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不过两者并非完全对立,学校应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主导,开发学生的潜能和优秀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在本刊第十期第一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中,我们向大家重点介绍了:什么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什么要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怎样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家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有了初步了解和整体感知。接下来,大家可能不禁会问“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怎么产生的呢?”下面笔者就理一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起源。  相似文献   

5.
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继承和整合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诸方面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学生和国民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必须扎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继承和借鉴经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经验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的基本体系。  相似文献   

6.
积极心理教育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截然不同,前者把学生看成是积极快乐、奋发向上的不断发展中的人,而后者则往往把学生都看成是充满缺点与不足的有心理问题的人.正是后者这种狭隘片面的心理教育观严重制约了学校教育思想和观念的科学转变.本文就这两种教育的不同内涵、理论来源、特征及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简单否定,而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矫正、发展和补充。对大学生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要促使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职能扩大和工作重心转移,突出"积极"价值取向,通过学生集体或组织实施教育,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实施教育,以便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8.
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它关注个体的积极面以及社会的和谐,主张心理学应对人类自身拥有的正向品质加以研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心理体验,构建积极完善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积极的宣传氛围、组织系统、教育活动、评估体系、干预策略、课程体系"六大模块,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要科学定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断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构建和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完善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论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心理学体现了当代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广泛影响了心理学众多领域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应用.在积极心理学理念影响下,心理健康教育进发出了盎然生机,自觉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调整了发展取向,提升了教育目标,更新了教育内容,丰富了教育途径,改良了测量工具.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初具形态,集中体现为一切从积极出发,从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环境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积极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11.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第5期,分享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特点,接下来的重点就是通过什么途径或渠道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什么具体的方式方法.这就是下面要讲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年第24期,我们分享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立德树人铸魂,这个魂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脉相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功能是为深化素质教育和奠基人生幸福提供杠杆,这个杠杆的支点就是“积极心理”.在前几讲弄清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与目标、任务与功能的基础上,接下来本讲就要进一步澄清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以及内容.换句话说,就是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谁是教育者?谁是受教育者?教育什么?  相似文献   

13.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年第20期,我们分享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发展观。接下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往哪里走?预期结果是什么?这就涉及到方向和目标。通常,我们说“条条大路通罗马”,究竟走哪条路更便捷?这就需要明确方向;能否最终到达“罗马”,这就是目标。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始终缺少坚定正确的大方向,因而对终极目标缺乏远见,往往混淆目标与方向,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缺少高度,始终在低层次徘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首先要明确其大方向与总目标。下面,我们先审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方向与终目标,然后分别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方向和终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第3期,我们明确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与内容.接下来,人们不禁会问,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则或标准是什么?相对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有哪些特别或特殊之处?这就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特点,了解相关原则和特点,有利于促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实施,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年第22期(第七讲),我们分享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与目标,指出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方向是追求幸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终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如何沿着幸福的方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这就要进一步弄清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与功能.笔者在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与功能相对比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任务与功能上的发展、提升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由孟万金教授创立的新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它是一种旨在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人们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该模式是对以往心理健康教育的批判与发展,开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成为当代我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流派,可以视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里程碑。本文综述近年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以了解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思想,把握其发展过程,并对未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主张心理学应该对人类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研究.在积极理念的指导下应当具有全新心理健康观,包括积极观、幸福观、预防观、发展观、人本观.同时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宽阔的研究思路:创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实践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模式;丰富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世界掀起积极心理学运动,在其感召下,我们扎根我国以"正心"为代表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医养生思想精髓,借鉴国外先进思想,于2007年5月正式创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其符合中国国情,独具中国特色又兼具国际视野,很快在全国形成热潮.  相似文献   

19.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孟万金教授创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这一思想发轫于2002年,形成发展于2006-2007年,成熟于2008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一书的出版是其成熟的标志.5.12汶川地震后心理重建中的作用发挥体现出其经受住了决策与实践的检验.2009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完成了测量量表和网络测评系统的开发,向大样本测评和大面积推广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今后将逐步覆盖所有学段,继而扩展至全民积极心理素养的提升,促进全人发展和构建服务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已受到社会和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如何依据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探讨适合其心理健康发展的模式,是流动儿童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将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出发,分析如何看待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主要意义。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