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教学不能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的锻炼与提升;教育不能只看重分数而忽视学生身体健康与健全人格的塑造;教育不能只关注课堂教学而缺乏与社会的联结。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借助恰当的游戏,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力、人际关系、领导力、表达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的实践中,因教学对象、校园文化、个人努力等因素的差异,教师的教学风格总是各有特点的.风格是专业能力与教学思想的演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催生了新的教学理念.这无疑给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了促进作用.而我认为,理念是带有时代特色的,教育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所以,作为老师,在自身的专业成长历程中,不能只强调时代性的特色而忽视了永恒性的主题,应当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对于头脑聪明、学习成绩好,但品德、习惯、心理素质等方面表现不好的学生的教育应加强.主要通过用长处克服短处,激发孩子进取的欲望;树立榜样,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用"责任"约束不良的行为;教育社会化,使孩子在和谐的氛围中成长等途径来达到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素质教育改革卓有成效的今天,从教育的整体成果来看,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孩子的成长环境不同,他们的能力、人格、认识、行为和情绪等也不尽相同。一个四肢健全、身体壮实的孩子不能说是健康的,只有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然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而孤立片面地  相似文献   

5.
张亚 《教育教学论坛》2013,(13):277-278
当下网络盛行,电脑、智能手机、各式各样的玩具,进入人们的家庭生活,成为了孩子手中的"玩偶"。对于各种游戏,他们无师自通,玩起网络游戏信手而来,连大人们不能通关的游戏,孩子们也能顺利过关,于是大人们为孩子拍手叫好,为之助威。有的家长索性放任,任由孩子玩各种游戏,从不过问孩子玩多长时间。他们忽视了网络游戏会给孩子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危害,这些危害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关心孩子的成长正是父母爱孩子的一个具体表现,现代教育观要求家长要在爱中学会科学地评价孩子。正确指导孩子玩是家长教育幼儿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掌握指导孩子的方法。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语言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及综合素质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无论在学校教育的哪个阶段,语言都应该是必修课。具体来说,语言课程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拓展想象力童年是一个人想象力与创造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不能只重视那些有利于孩子将来升学或就业的书本知识,而忽视了孩子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需求与感受。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正是孩子当下最需要的。语言课程作  相似文献   

7.
“允许学生上课插嘴、喝水、出去上厕所、随意选择同桌……”笔者认为上海市虹口区幸福四平实验小学实行的这项课堂改革,走进了“异化尊重”的误区:它片面强调鼓励、赏识孩子,尊重学生的个性,而忽视了教育惩戒和批评在引导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现在的中小学生具有骄娇之气,大多数家长宠着他们,衣食住行,无不包干,任凭孩子指使;学校领导、教育行政机关宠着他们,要求老师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为,但你得把孩子教育好。老师你敢得罪这些“小皇帝”们?你是想下岗,还是想吃官司?因此,也只好宠着他们,对他们不批评,只微笑,只赏识和尊重。学生违纪…  相似文献   

8.
处于心理、生理成长时期的少年儿童,也正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人格形成的过程中,一般的父母教育孩子往往多注意说教,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特点;重视怎样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和怎样使孩子更加健壮,而忽视怎样帮助孩子形成完成的人格,使其全面发展.家庭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基础,家长的教育行为则对孩子人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往往越细小的地方,越能显现教育的品质。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的玩,决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小问题。今天,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到教育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教育,不仅仅是发生在课堂里,也不仅仅是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学校生活的全过程、学生生活的全部,都是教育必须关注的。那些健康的、活泼的游戏,应该成为孩子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当很多人不无忧虑地发现,今天的孩子越来越不敏感,对自然的好奇心在减弱,在优裕的生活环境中变得没有了创造性。这时候,我们是否意识到,除了要教会孩子"学"以外,教孩子"玩",同样富有深意。儿童节到了,借助"儿童游戏"这个话题,表达编者对学生成长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10.
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有些人的道德在某些诱惑下毁灭和崩溃,罪恶的花疯狂地长满这些人的心田,谁也无法否认,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种种丑恶的东西.但我们的教育总是一味强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而忽视了对他们进行"审丑"教育;总是一味强调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而忽略了教育他们抵御丑恶,导致许多花季年龄的孩子过早受到不应有的伤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加强对孩子进行审丑教育,以提高他们不受丑恶侵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对于幼儿期的孩子来说,教授方式主要应该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将课程融入其中,让儿童"在玩中学"。其实游戏对于幼儿的教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通过游戏可以提高认知能力;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在游戏中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在游戏中合作与竞争等。通过教师精心设计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游戏课程,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学习真知。  相似文献   

12.
现在许多的父母训斥孩子的口头禅是:“就知道玩,还不赶快去学习!”“这孩子玩心太重,不会有出息。”在教师的嘴里可以听到“哪都有你,就学习找不到你。”“别再玩了,跟××学学,看他多听话”……这些教师和父母都认为孩子只有从小忙着认字、学习琴棋书画才是又聪明又爱学习的好孩子,在他们眼中,这样的孩子才是班里的典范,父母的骄傲。其实他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教育的误区。一、玩就是学习孩子成长的过程有一个基本的需要是学习的需要。但是,儿童最初的学习方式几乎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玩。在无拘无束的玩耍中,孩子不仅丰富了自己…  相似文献   

13.
时下,不少家长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孩子设计成长模式进行定向培养,超前超负荷教育孩子,使他们过早进入书生角色,影响了孩子心身自由健康发展。家长之所以这样做,最主要的原因是忽视了学龄前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实际上,“玩”是儿童的天性,在玩中他们会得到很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育主要是通过具体生动的教学方式向幼儿传授粗浅的并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连的一些知识,让幼儿通过一些具体的操作和事例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比较能力、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于孩子以后健康快乐的成长以及智力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人们对于幼儿早期智力开发的误解,使得我们幼儿教育的实质越来越趋于小学化,这就造成了好多家长和老师只注重孩子对于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幼儿智力的开发,使得我们幼儿中越来越多地出现高成绩、低能力的孩子。对于学生来说,过大的学习压力使得他们上幼儿园成了一种心理负担,这样对于幼儿的成长百害而无一利。所以我们必须明确幼教的实质性质,为孩子以后茁壮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读了<小学教学>2009年第4期朱国忠老师的<聚焦"四点半综合征"--我们也需要"硬教育">一文,有共鸣,也有异见.我非常赞同朱老师对患有心理疾病的特殊儿童的关注.这种现象是每一个教育者都不能忽视并需高度关注、积极应对的.如若不然,这不仅是埋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定时炸弹,更是我们未来社会之隐忧.我每一次召开新一届学生的家长会,总是反复强调本人的观点:"孩子的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是第一位的,而所谓学习成绩并非最要紧的."  相似文献   

16.
郭奔胜 《成才之路》2014,(30):I0001-I0001
正当前,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孩子的"成长"与"成才"关系出现了令人担心的错位,必须得到有效纠正。无论是未来国民素质的需要,还是孩子自身发展的需要,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都是赋予全社会关心孩子的最根本义务。但是,这个"成长"的义务有时却被"成才"的功利心所扭曲了。突出表现在,一些家长只看孩子的试卷成绩高低,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些所谓的好学校只管招生多少,不管孩子班级大小;一些社会教育机构以提高考试分数来牟利,而不是以提高孩子素质来  相似文献   

17.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一次"破茧成蝶"的重生,必须谋定而后动.文章针对部分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提出高校转型必须防止四种失误:在教学设计上,不能只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忽视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在育人内涵上,不能只重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视学生的人格锤炼;在学科建设上,不能只偏重理工科的转型而忽视其他学科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在管理手段上,不能只运用行政权力来推动转型而忽略使用综合管理的手段来保障转型.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项在南京市1000多名小学生中进行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有同伴与自己一起玩耍;有46.7%的孩子缺乏玩伴,经常一个人玩;平时只有9.7%的家长经常和孩子玩,节假日也只有15.6%的家长能陪孩子玩.近50%的孩子找不到玩伴,这种"伙伴危机"将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艺术教育出现了不容乐观的状态:各级艺术教育都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而忽视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忽视了学生艺术外围知识等方面的培养。同时,对于艺术课程在美国学校中到底应该占什么位置,是属于核心课程还是属于边缘课程,艺术课程究竟发挥着什么作用等,人们还存在很多的争论。 然而,在20世纪末,美国再度兴起了对  相似文献   

20.
正有篇文章这样写道:"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带进知识海洋,不是由教师扬帆驾船,把学生送到彼岸,而应是教师给学生勇气,力量和方法,让学生自己驾船航行,乘风破浪驶向彼岸."真是道出了教学的实质.教学中:不能习惯于向学生讲述现成的东西,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忽视主动学习;不能只强调记忆和表面的知识,忽视教学生去挖掘知识、应用知识,忽视创造性的学习.那么教师应如何教,学生应如何学呢?几年来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