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国高校人文社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美国高校人文社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情况,指出人文社科教育的复兴,并非排斥与替代科技教育,而是适应未来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在高等教育中形成科技教育与人文社科教育并重的局面,使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如以传统的狭义的自然科学观及其相应的学科观来考量教育管理学,则其还进不了“学”堂;而以现代的广义的大科学观及其相应的学科观来认识教育管理学,则它早已入“学”。因为它既是一门理论科学,又是一门经验科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3.
教育学:人文科学抑或社会科学?——兼与张楚廷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这是一个非常基本的命题。回答该问题的方式不同,答案也就不同,而且回答方式对教育学的建设思路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从历史上看,教育学学科属性发生了很大变化,它由传统的人文科学逐渐转向社会科学。而在20世纪中叶之后,教育学出现了向综合科学方向发展的态势。这说明教育学既具有人文科学的禀赋,也具有社会科学的倾向,而目下则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面对教育功利化趋向,教育必须回归其自身,教育应成为价值主体而不能单纯地作为工具出现。其中,教育学的人文价值取向是教育学必须时刻观照的一个目标,而作为综合科学的教育学更有利于教育学学科的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4.
该文基于高校社科学报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的大环境如何生存的讨论上,提出了要提升高校学报质量,使其在促进高校教学科研方面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高校学报的立命之本——质量才是硬道理.因此就组织稿件的准确性、选择稿件的科学性、切实落实审稿专家意见、强化各级审稿制度等一系列提升学报质量的问题进行思考,从质量管理机制、提升编辑素养、办刊专业化等方面开展讨论,促使高校学报朝着稳健、实效、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工科院校人文社科课程设置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世界上几所著名工科院校(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学时比例的比较分析,结合我国高等工科教育的现状,对我国高等工科教育中人文社科课程的课程门类和学时比例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6.
杨红秀 《高教论坛》2012,(6):135-137
高校社科联的悄然升起,无论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整合,还是对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高校社科联的发展历程较短,在探索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帮助高校社科联走出困境,探索其可持续健康发展道路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主要缺陷是对人及人的精神的忽视。高职教育只见“职业”不见人,致使高职院校人文精神贫乏,人文精神生态恶化,师生人文素质下降,从而危及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要发展创新,就应回归教育的本质,贯彻人文精神。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应该从教育目的、人才标准、课程体系、教师素养及校园文化创新等方面强化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8.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problem of research quality in social sciences at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of research produced at higher education started to be questioned more often as research became the major factor determining academics' promotion and fund allocation to universities. In the study, we aimed to reveal how academics perceive research quality and what they identify as the main problems that make it difficult to achieve quality in research.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25 academics from 7 disciplines (educational sciences, sociology, communicational sciences, law, history, management and political science) in 7 universities. Six of the academics interviewed were professors, 7 were associate professors, 10 were assistant professors and 2 were doctors. Interviews were carried out in 2006-2007 and 2007-2008 academic years, and each lasted about one hour on average. Data collected were analyzed through content analysis. Study findings revealed that academics referred most often to methodological issues as the most important quality criterion of research, followed by issues of theoretical background and originality. Academics definitions of sub-criteria related to these were tackled in more detail in the study. As the most important hindrances that make it difficult to achieve quality in research academics mentioned lack of a long-established research culture, problems of research resources and the pressure caused by academic promotion criteria. Some recommendations related to the problems were made to develop research quality in the light of the study findings.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 ,科研队伍逐步扩大 ,课题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高层次项目少、经费不足、标志性成果不突出。为促进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 ,应从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确立研究方向特点、组织联合攻关、多渠道筹集科研经费、加大政府投入、重视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 ,使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人文社会科学包括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两部分,它与自然科学在研究对象、学术性质、研究任务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而研究方法也不尽相同。研究方法是完成研究任务的船和桥,方法创新是学术进步的阶梯。目前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普遍缺乏方法论自觉,加强方法论教育时不我待。高校应在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普遍开设方法论课程,帮助学生提高发现问题、提炼问题、鉴别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术研究更具规范性、科学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1.
曾晗  刘婷 《教育教学论坛》2020,(20):248-250
本文以工程教育认证中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对工科毕业生培养的影响为切入点,探讨了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工科建设的过程中,人文社科教育长期缺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认为在工科专业中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可以提高工科生解决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本文以政治课程与通识课程为例,阐述了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在工科专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文社会科学大学生的自然科学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和创新工程。本文结合中国人民大学自然科学素质教育教改项目的研究和实施情况,分析了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阐述了自然科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内容和方法,探讨了教学体系、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创新,以及素质教育管理体系的架构和教学质量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3.
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质是医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在现代医学高等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促进医学教育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培养医学人才和创建和谐医院。现代医学高等教育存在人文教育弱化现象,人文课程设置不足。医学高等院校必须加强人文教育,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医学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实施和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和就业率,乃至学生毕业走上社会和工作岗位上的成功与否,都有很大的基础作用。在广州、深圳等地举办的企业管理人士座谈会上,谈到对于毕业生的最大期待时,他们无一例外的把人的品质、道德摆在了首位。事实也证明,一个具有通识素养的人,在社会上获得机会相对多,获得的支持也比较稳固。基于此,高职院校培养通识人才是发展自己、服务社会的长久方针。  相似文献   

15.
在对人文社会科学、美国著名理工大学、著名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等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利用的学科排名,对美国著名理工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概括出美国著名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优先发展序列.根据学科结构理论,借鉴美国著名理工大学的经验,联系我国实际,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需要,提出了我国理工大学优先发展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  相似文献   

16.
林春丽 《高教论坛》2011,(3):113-115
科研的灵魂是探索未知世界,造福人类社会。目前,高校文科科研绩效评价标准变成追求发表最高级别刊物的论文和申请最多的科研经费,这种异化的科研目标只能将科研引向歧途,针对目前高校文科科研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该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功利主义思想影响下,存在着一种完全顺应市场取向,注重职业技能培训而忽视人文教育的工具化现象。这是有悖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宗旨的。解决这个问题,要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重塑高等教育课程价值观,促进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从高等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两者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改变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教育薄弱、学生人文素质欠缺等现象,从而使高等职业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两者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三方面进行了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教育薄弱、学生人文素质欠缺等现象,从而使高等职业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20.
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和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任务。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着一些问题,树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对理工科大学有着特殊的意义,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定位,特色学科和交叉学科是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比较优势,为此理工科大学可以通过相应的思路及措施来发展人文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