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7,(15):136-137
现代社会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在超市、学校、医院以及其他单位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信息技术的学习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分析在高中阶段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以及促进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和其他学科的要求一样,初中的体育教学也强调师生的互动效果,强调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积极性、突显他们的主体地位,还能增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师生情谊,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目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老师要提高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时常转换角色进行教学活动,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理解问题、考虑问题,因材施教,创设一个符合学生个人特点和身体素质的教学方案,让学生真正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让体育这门学科真正地进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这个角度出发,探讨一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相关问题和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进步,科学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应用非常普遍,不仅在超市、学校,而且在医院和单位中广泛应用,对信息技术学习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体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互动存在于体育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教学效果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的合理的运用各种互动策略,控制教学秩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力是左右体育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良好的课堂教学不仅仅可以保障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也是有利于新课程的拓展与实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应该保持互相沟通与学习,彼此促进与提升的关系。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与教师在地位上应该具有平等性,只有真正实现平等交流与尊重,才有利于保障教学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91):122-123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师生进行双向互动的过程。就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而言,其之所以教学质量低下,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所应用的传统教学方式,没有给予学生互动机会,导致学生被剥夺自主学习权利的过程中,难以有效参与课堂。面对此情况,我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中,立足新课改要求,积极探寻如何实现师生互动的策略,以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高中学习阶段体育越来越被重视。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教授学生体育技能,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对此,在开展高中体育教学活动时,应该更加注重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旨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活动,配合教师一起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从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8.
高中体育中,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做到对每一位高中生进行真切的关心和帮助,经常性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教师在交流中不仅可以直观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更有利于师生建立和谐友爱的关系。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真实感受及兴趣特点。本文对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互动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黄赞锋 《成才之路》2010,(29):19-19
从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出发,一线体育教师越发感到快乐体育课堂的构建与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分不开。体育课是学生体验性较强的学习活动过程,怎样能够有效地引导、激发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运动学练活动中,是每一个体育教师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9,(3):126-127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推进,在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增加师生互动的环节,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有效缓解学生的升学压力,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尤其是在核心素养观念的引导下,加强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还能帮助体育教师优化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思维并推出全新的体育活动形式,从而促进高中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在核心素养下,加强高中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学师生互动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师生习惯、人的惰性、传统文化、高校扩招、业务考核政策导向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着静止型、混乱型、单向型、牵引型等缺乏师生互动的教学状态。建议通过实施高校师生互动教学改革实验,加强高校教师教学技能技法训练,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评价和报酬激励机制,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有效推进高校教学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12.
构建研究型大学师生互动本科教学模式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针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主体模式中师生互动的明显不足 ,在多视角剖析其成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全面构建研究型大学特有的、课内课外一体的师生互动本科教学模式的框架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课堂提问是外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本研究围绕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的数量、课堂提问方式、两种类型问题引发的语言输出量、教师课堂提问的反馈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论表明,合理运用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能够促进学生语言认知活动的发展,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情感教学拉近师生距离以及情感因素的运用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及提升老师的情感素养等几个角度,分析和探讨师生情感交融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identifies two of the most divisive patterns of tension within the mentor teacher-student teacher relationship—philosophical differences and tolerance for uncertainty—within an experimental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based on collaborative inquiry and teacher research. Five differences in principles and processes in the experimental program emerged which support more effective ways of dealing with mentor teacher-student teacher tensions: (1) mentor teacher ownership of the program, (2) year-long student teacher experiences, (3) same university teacher educators across the year, (4) content area research, and (5) respect for school context. Using a case study approach, the author discusses how viewing these tensions as sites of inquiry have helped to shape th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and exploited tensions as productiv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rather than merely failures or insults.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学科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然而 ,现有课堂教学中 ,师生互动往往华而不实 ,出现了师生互动形式化的现象。本文结合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的观察与实践 ,对师生互动形式化的现象进行分析 ,并试着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活跃也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系统。近年来对师生关系的研究也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研究者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但从起研究方法上来看,描述性的研究较多,实证研究相对来说偏少。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普通高中270名学生进行调查,探讨高中生师生关系的现状及其对英语学科学习动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改革不仅依赖于教材的创新,更依赖于教师观念的创新。本文以信息学院德育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开短课、讨论课、实践课、思维方法课等开放式教学模式,为高职高专的德育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改革不仅依赖于教材的创新,更依赖于教师观念的创新。本文以信息学院德育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开短课、讨论课、实践课、思维方法课等开放式教学模式,为高职高专的德育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20.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at investigating the process of scaffolding in a naturalistic setting with focus on a key aspect of scaffolding, namely contingency. Three Social Studies teachers in innovative prevocational schools were observed and interviewed. A coding schem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scaffolding was developed which revealed different patterns of contingent and non-contingent teaching amongst the teachers. In general these teachers of innovative schools showed little contingent teaching. Not adapting the support to students' current understanding and barely diagnosing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ppeared to be characteristic of this scarcity of non-contingent teach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