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封锁"不单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更是一个单纯而又繁富意象。张爱玲构筑这样一个因战争灾难而意外营造的短暂而封闭"封锁"时空,是为了更集中展示人的更本真层面:好人与真人的对立。《封锁》状写尘世与纯情、好人与真人、婚姻与爱情之矛盾,表现文明对人性的束缚,现实对情感"的挤压,揭示了现代人普遍的精神困境。《封锁》的最大贡献是把传统小说和现代小说中盛行的好人与坏人对立模式改造为好人与真人对照模式。显示了现代小说内容的深化,显示了中国文学现代化道路上的新收获。  相似文献   

2.
《封锁》以高超的叙事技巧在不到八千字的篇幅中完整呈现了吕吴二人在封锁的电车上的爱情故事,并在这故事中注入丰富的人性内涵。小说题材的复杂性与篇幅的超短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现代中国小说的艺术难度:限定时空结构中复杂爱情故事的叙事可能性及其有效性。本文从《封锁》叙事的可能性即叙事手段和叙事的有效性即叙事结果两个角度来探究《封锁》的叙事艺术,意在发掘其叙事艺术难度所在。  相似文献   

3.
“封锁”不单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更是一个单纯而又繁富意象。张爱玲构筑这样一个因战争灾难而意外营造的短暂而封闭“封锁”时空,是为了更集中展示人的更本真层面:好人与真人的对立。《封锁》状写尘世与纯情、好人与真人、婚姻与爱情之矛盾,表现文明对人性的束缚,现实对情感”的挤压,揭示了现代人普遍的精神困境。《封锁》的最大贡献是把传统小说和现代小说中盛行的好人与坏人对立模式改造为好人与真人对照模式。显示了现代小说内容的深化,显示了中国文学现代化道路上的新收获。  相似文献   

4.
在张爱玲的小说《封锁》中,作者描绘了一段战争封锁时刻的"奇遇".小说中"吴翠远"这一女性人物所面临的困境,正是现代女性的共有难题.出走的女性面临着"堕落"还是"归家"的艰难选择.时代发展中,现代女性的家庭与其个人爆发观念冲突,现代女性在反抗的过程中,显示出其在女性被动地位、女性经济权利、女性自我认同方面的深刻问题.结合...  相似文献   

5.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大师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一个著名的文学理论,张爱玲在她的小说《封锁》中有意尝试陌生化的叙述手法,让一对在凡俗生活中不可能相识的男女在"封锁"状态下相识、相爱了。  相似文献   

6.
诗集《恶之花》中的组诗《巴黎风貌》,最能代表诗人波德莱尔对都市世界的观感与体验,敏锐地捕捉了现代文明的缺陷与都市病,通过兼及巴黎都市从整体宏观到具体标志微观的空间书写,从丑陋的事物中开掘新的审美意象,对乌托邦的美好世界、人的现实沉沦及都市病予以诗意呈现,展示出色彩浓丽的都市画面,既在参与都市生活的诗意书写中获得了审美超越,又开启了诗歌的"空间书写",是波德莱尔现代性观念的诠释,创造了一种新的与现代性相联系的"瞬间体验"审美范式,达成了对都市现实和现代人精神困境的审美超越。  相似文献   

7.
《邢台学院学报》2018,(1):149-150
《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代表作。作者用寓言的方式概括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异化,表达了一种生活现象的认识。作者通过这个人变成甲虫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在现代社会中,人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以至于被"异化"的现实,以及现代人丧失自我,在绝望中挣扎的精神状态。从卡夫卡的生活经历和作者个人内化的角度对《变形记》进行探讨。从而了解卡夫卡对人生意义的执著追问以及对现代人的生存价值、生活困境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8.
施蛰存的《梅雨之夕》写于1933年,张爱玲的《封锁》写于1943年。这两篇小说的故事背景都是上海,反映了都市知识分子的心灵状况。二人同是海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都吸收了西方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方法,揭示出都市人群的精神困惑,呈现出传统意味和现代特性。施蛰存的《梅雨之夕》与张爱玲的《封锁》在心理描摹、场景设置和行文结构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细微差异。通过对两部作品中人物性格、环境空间、心理特征和历史背景四方面的分析,来分析特殊历史环境下都市人的生活状态,对于认识当下城市人群的生存境况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等待戈多》被称为"《圣经》的注释",荒诞不经的现代文本隐含着晦暗古老的《圣经》原型,许多来自《圣经》的语汇曲折地表达了罪恶-救赎主题。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的卑琐、虚空与现代人精神的虚弱和罪恶对应,戈多的显性缺席隐喻着现代人与传统宗教的疏离,而波卓和幸运儿的出场也已预演了上帝和耶稣在现代社会中的失败。但是在灵魂的救赎中贝克特仍有深情的期待,那是对宗教回归的渴望。  相似文献   

10.
儿童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有机的组成部分。将儿童文学置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之中进行研究,将有助于凸显出中国现代文学的完整面貌和真实的现代性质。五四时期,周作人的《儿童的文学》所主张的现代儿童观,在此前的《人的文学》里已得到强调。鲁迅在《孔乙己》、《故乡》、《社戏》等作品中,通过对"童年"与"成年"的对比性描写,提出了深刻的"现代"主题。作为新文学的重要阵地,《新青年》和《小说月报》对儿童和儿童文学都给予了极大关注。文学研究会悄然发起了一场"儿童文学运动",在童话、诗歌、散文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儿童文学给中国现代文学带来的不是"量"的增加,而是"质"的生成。"儿童"和儿童文学的被发现,不仅给中国现代文学这一"人的文学"以具体的内容,而且强化了它的现代性质地,提高了它的现代性价值。  相似文献   

11.
嘉峪关及其区域空间意象,在国家“西部开发”“改革开放”等经济战略中,随着这一区域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整体推进而不断变迁,从建国初的“荒滩废垒”,变成欣欣向荣的“钢城”,继而又变成举世瞩目的“丝路明珠”。这是国家地理优选和区域空间多维构建的空间效应,也是人们对区域空间认知的文化表征和意指实践。本文借助文学作品,研究嘉峪关及其区域空间意象,充分展现区域空间构建、空间效应、空间感受和空间意义,旨在倡导和践行新文化地理学这一研究思路和学术转向。  相似文献   

12.
80后新锐作家潘沈斌的小说《出麦田记》通过个人成长史的方式,深入探讨了"农村人进城"这一现代性问题。小说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展开叙述,既展现了主要人物的成长之痛,又准确道出了农村人渴望摆脱自身固有"标签"身份的焦虑。小说在关注个人灵魂挣扎的同时,触碰到了某些社会痼疾,颇具深度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微时代”也可以称为“迷你”传播的时代,传播方式的改变必将影响人们的时空观。时间的碎片化,决定了人们学习方式的碎片化。碎片化学习为“微课”的大量出现和迅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广泛的社会基础。“微课”就是相对于“传统课程”而言的微时代的产物。目前的微课在表现形式上大致可以分为知识讲解型和艺术展现型两大类,而采用艺术展现型的文学微课更能体现“文学”的特质。文学微课必须满足三大特性,即教学性、科学性(学术性)和艺术性(欣赏性)。“李平现代文学欣赏”系列微课的设计和创作过程中主要有三大追求:一是艺术氛围,二是立体考察,三是反思质疑。  相似文献   

14.
近代骑楼商业步行街记载了城市的历史文化,既是人们夜晚休闲、游览、购物的活力地段,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其夜景规划要遵循“特殊性、功能性、艺术性” 的照明要求。针对骑楼照明现状和骑楼建筑及商业街的特征,要从“整体空间、历史建筑、景观要素”三个层面提出采用“分级分区”“分层就位”等照明方法,打造“整体协调、轮廓清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骑楼夜景意象。最后通过厦门中山路商业步行街夜景观照明设计案例进行验证结论。  相似文献   

15.
重庆诗人冬婴的诗歌写作以“根性写作”的方式反拔着无根时代加诸于人的种种对于自由的限制。他在其诗歌写作中执著于追索人类的“情绪与智慧之根”,将被“现实性功利性”与“即时性”所缠绕的“诗意”释放出来,伸展到人的心灵才能抵达的领空。他的写作植根于人对于自身终极存在的不懈探寻和对生命终极意义的顽强叩问,植根于人对“诗意地栖居”的美好向往。他用诗歌来平衡消费时代的种种弊端所导致的不平衡,来摇撼欲望超载的过重的一端。他以长达二十多年的诗歌写作证明了心灵对于人的完整性存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背景,为课程思政改革在视野、宗旨、路径三个层面提供了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建设性的启示。遵循新文科建设理念,以育人育才为中心,构建“三育融合、三全育人”高职文科类课程思政模式,构筑文科类课程思政建设四梁八柱。“三育融合”,指德育、智育、美育融合,以价值引导落实立德树人,以技能传授实现立技育人,以审美熏陶达成以美化人,增强课程思政输出力,树立课程思政硬形象;“三全育人”,指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构建“线上自学,线下研讨,实践体验”金课体系,突破育人主体、育人时间、育人空间限制,打造“时时、处处、人人”育人场域,提高课程思政沟通力,增强课程思政软实力。  相似文献   

17.
《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部讲"战"的经典,它更是一部讲如何"争"的经典,具体来说,"先谋"是争之前提,"全胜"是争之理想,"易胜"是争之手段,慎战之争体现了孙子的战争观,即以最小的损失来获取最大的利益,而这一观念源于孙子"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的原则。"唯人是保"的思想显示了对于生命的关注,对于人民的重视,为今天倡导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理论支持,对于今天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包括“生态”在内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把“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根本依靠力量是有思想、有技能、有创造能力的主体人,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国土空间与人的组合方式的动态优化,因而落脚点也是主体人。以此为逻辑起点,主体人与空间格局的合理配置离不开高等教育的支持。现实中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加剧了国土空间与人组合的不合理现象,因而应建立高等教育与国土空间两者之间以及各自内部要素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的正常传递和流动,形成两者生态式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9.
人工智能时代的不期而至将重塑教学的课堂形态。基于人工智能的课堂教学无论其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乃至教学评价等都将以智慧性、泛在性和场景的融合性为表征,知识呈现的形式与场景的融合使教学的“现实场景”凸显,学生发展的“审美创造”成为可能。然而,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知识目的观的“祛魅”与人性目的观的“返魅”、单质主客体的“消减”与多元主体的“建构”、“授人以渔”的方法论转向“授人以欲”主体论、学习的“苦行僧”变为意义生成的“审美者”,等等。基于此,就其改进策略而言,教学中“人是目的”的根本要素依然需要持守并要不断弘扬,无论环节、情景、方式、模式等发生何等变换,都是为人的全面发展而服务的。因此,遵循“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以知识“塑造灵魂”;培养混合式、人机融合式的教学模式创构能力;创造“人际”“人机”与“人世”精神交往的教学关系;以劳动教育为基础,以审美教育为灵魂,“五育并举”,创造丰富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共同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20.
古代日本歌垣的原型样式问题一直未得以解决。通过借助中日两国的歌垣(对歌)文献,和贵州省苗族的“坐花场”习俗的调查资料等,对思考古代日本歌垣的形式问题带来很多新启发。古汉语中以“墙”表示人多的用法,对“歌垣”一词的创造有重要影响;而通过参考苗族“坐花场”事例可以推测出,古代日本歌垣的“垣”有可能表示实际的语义,“垣”是“歌”的“场”所,于“垣”中而“歌”,故名“歌垣”。而这也应该是古代日本歌垣的原型样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