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全纳教育是目前国际教育领域中倍受关注的教育思潮之一。全纳教育呼吁全社会重视多样性,主张学校、社区以及社会欢迎、重视每个个体。实践全纳教育理念的学校被称之为"全纳学校"。从国外关于"全纳学校特征"的研究成果中,可以概括出全纳学校的基本特征,这种研究可以帮助我国正在实践全纳教育理念的学校进一步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2.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迎合了世界发展的潮流,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推行全纳教育是当代教育的重要使命。然而,透过后现代思想的视角分析,不难发现:全纳教育的话语权依然是站在多数群体的角度看待少数群体儿童;全纳教育对"特殊儿童"概念的模糊界定导致了全纳教育实践受困;全纳教育提出的真正目的在于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以维持现代社会的运行与发展。转变全纳教育的话语、明确适用对象以及重新建构全纳教育的目的是实现真正全纳的途径。全纳教育需要人们更深入的理论反思。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存在着"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混同使用,概念不清的现象.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事实上并不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表述,二者之间是既有明显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的区别主要体现为概念起源背景上的不同与研究领域、范围上的差异.在承认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存在显著差别,是两个完全不同概念的同时,我们更不能忽略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4.
从1994年全纳教育被正式提出到2008年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的召开,十余年来,我国的研究者对全纳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全纳教育的概念、全纳教育的理念、全纳教育的未来之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关于全纳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倡导全纳教育的社会实践热潮正在我国掀起,但人们对全纳教育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待深入.因此,从国际范围出发来深入探讨它的"定义"、"理念"、"关系"和"对我国的启示"等,对于尽可能走向理解的完善和认识的成熟而言,无疑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6.
自Inclusive Education提出以来,"融合教育"与"全纳教育"便存在着概念上的激烈争议。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融合教育"起源于特殊教育领域,是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概念;而"全纳教育"起源于全民教育,其涵盖的范围包括特殊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体系。另外,二者在教育对象及学生地位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因而"融合教育"与"全纳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有区别地加以使用。为促进教育包括特殊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在当今中国大陆,应积极提倡使用"全纳教育"而非"融合教育"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聋人高等全纳教育价值取向出发,以全纳教育理论为依托,以天津理工大学率先在国内大胆尝试聋人高等全纳教育实践为例,梳理并分析聋人高等全纳教育实践过程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若干问题,以此为推进我国聋人高等全纳教育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全纳教育从提出就不仅仅是针对特殊教育或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习者而言的,它是在促进全民教育、教育公平的基础上提出的。在我国,与全纳教育相关的政策是"随班就读"政策,而在职前教师教育中与全纳教育相关的政策几乎没有明确的表述,主要面临的问题有:所有的相关政策中都没有明确提出全纳教育的概念;政策较为单一;政策分散;政策中用词笼统;没有专门的全纳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等。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会敏 《文教资料》2009,(20):117-120
英国是全纳教育开展得较早、较快、较好的国家,拥有较成熟、完备的"全纳教育体系",而我国目前正处于全纳教育的前实施阶段--"随班就读"时期,还未进入真正的全纳教育.中英两国的全纳教育存在较大差距,总结英国全纳教育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全纳教育理念的树立与普及:当前我国全纳教育所处的发展阶段的认识;如何改善政府行为;重视教师培养及家长参与;随班就读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全纳教育的根源在欧洲,发端于美国,以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追求的自由和平等价值观为思想基础.目前,全纳教育在中国的发展仍处于摸索阶段,需要借鉴国外全纳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尽管我国全纳教育的理论研究逐年增加,但仅限于全纳教育理念的起源与发展、全纳教育的定义等领域,鲜有行为实践研究.因此,文章对国内外全纳教育相关研究进行较为全面的归纳总结,获取有益于我国全纳教育发展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全纳教育:概念及主要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纳教育是通过增加学习、文化和社区参与,减少教育系统内外的排斥,应对所有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并对其做出反应的过程。全纳教育的主要议题包括:(1)残疾儿童的全纳;(2)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与健康教育;(3)少数民族的全纳(宗族、语言和宗教);(4)移民、难民和国内迁移儿童的全纳;(5)社会包容;(6)性别;(7)灾难风险减少教育。全纳教育思想与"两全"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并不矛盾,建议在中国国家报告中和国家其他相应政策文件中采用这个概念。中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推进全纳教育仍是国家一项最基本的任务,政府在推进全纳教育中毫无疑问要承担最主要的责任,必须高度重视灾难风险减少教育。  相似文献   

12.
全纳教育自1994年提出至今,在国际教育领域掀起研究和实践热潮。在我国,全纳教育研究在特殊教育开展较多,在外语教育界至今鲜有人涉及。然而,外语教育的全纳化却是大势所趋。文章从分析外语教育全纳化的内涵和必要性入手,探索实现外语教育全纳化的途径,提出将全纳教育思想融入外语教育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祁淑红 《教师》2014,(29):24-24
全纳教育是最新的国际教育思潮。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自强中专")实践全纳教育已经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如何成功转型为全纳学校?这既需要行政部门政策倾斜,更需要学校明确全纳教育办学宗旨。  相似文献   

14.
全纳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发展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带来一些挑战,师资水平成为制约融合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全纳教育的发展取决于全纳教师的素质。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听障全纳教师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结合国外全纳教师培育的先进经验,探讨了我国听障全纳教师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全纳教育视野下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缺失与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前全纳教育是全纳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全纳社会,实现全民教育的基础工程.实施和推广学前全纳教育,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全纳教育素养".当前幼儿教师普遍存在全纳教育素养的缺失问题,体现在全纳教育观念、全纳教育知识和全纳教育技能与能力等方面.幼儿教师教育的改革是提升幼儿教师全纳教育素养的根本路径.一方面,要通过职前幼儿教师教育的改革,促进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的学科融合与资源整合;另一方面,要通过职后幼儿教师教育的改革,加强幼儿教师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培训和资格认定.  相似文献   

16.
全纳教育最早在特殊教育领域提出来,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广阔外延的概念,并已发展为国际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的全纳教育关注的是中小学阶段,学前全纳教育亟待研究。关注学前阶段的"特殊儿童"的需求,对这些儿童的学习和日后的生活和工作,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其中,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又是"特殊儿童"中的典型。通过梳理全纳教育和数学学习困难研究的脉络,探讨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全纳教育:历史演进与实施政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国际教育界形成探讨全纳教育的热潮之时,本文阐述了"全纳教育"产生及其经历的"理据生成"、"初期探索"和"达成共识"三个阶段的演进过程.同时,介绍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南非等国家实施全纳教育的国家政策,旨在为我国寻求全纳教育推进策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全纳教育的发展、概念及其内涵进行研究。认为全纳教育背景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要树立"人人参与"的体育教育权利观,注重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要倡导合作学习理念,培养全纳教育型高校体育教师,建立完善的高校体育课程全纳教育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9.
全纳教育、全纳学校、全纳社会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全纳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 ,也是国际教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全纳教育的理念需要全纳学校来实践 ,因而全纳学校是不同于以往的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也不同于后来的一体化学校 ,它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 ,在教育、社会、经济方面均具有极大意义。全纳教育理念和全纳学校实践的目的是要促进形成一种追求社会公正、机会平等和民主参与的全纳社会。为此 ,在现存社会中对阻碍这种追求的任何障碍都应该加以确认、质疑和消除。全纳教育的理念指导我们实施全纳学校 ,全纳学校的实践促使我们走向全纳社会。  相似文献   

20.
全纳教育是当前全球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思潮,也是国际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课题。作为一种新的全球教育思潮,我国对它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了解全纳教育的来龙去脉,把握其实质,通过学术梳理与实践反思,重新审视当前我国全纳教育实施中的矛盾与困惑,探求对策与思路,是我国全纳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题中要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