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一、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逆反心理属于社会心理的一部分,它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客观条件影响主观意识,达到一定程度后主观意识反映在客观认识上,逆反心理就产生了。逆反心理产生后主观、客观两方面的条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厌恶,反感并导致与该事件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本对学生逆反心理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正确地疏导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1.情景性逆反心理这是一种普遍的逆反心理。老师在不当的时机、场合批评学生是学生情景性逆反心理的直接诱因。学生犯了错误,本身已觉不对,心理也觉得有愧,如果老师不顾情面、不分场合,仍然旁若无人地人声训斥,就非常容易触动学生的情景逆反心理,使学牛,特别是个性强的学生与你唱对台戏,置老师于难堪被动境地。批评不当,还会使学生禁闭心扉,拒绝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4.
5.
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厌恶、反感并导致与该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越是表扬某个学生,其他同学越是看不惯这个学生;过分批评某个学生,反而激起其他同学的同情;越是禁止学生某种行为,而重复该行为的学生。反而日渐增加;等等。这类现象都是心理学所指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作为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一种违背常规的心理活动,通常表现出多种特点:一是对立性。产生逆反心理的学生,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众人和常规相对立的言论…  相似文献   

6.
<正>逆反心理是一种心理现象。由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他们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管制,为了表现自己已经成熟和独立,或担心别人无视自己的存在,他们常常会用对抗性的言行和态度来突出自我和确定自我,对任何事物都持批判态度。因此这种心理现象在青春期阶段表现较为明显。本文旨在分析小学高年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探究应对逆反心理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护理学专业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的分析,阐述了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必须讲究疏导的方法和艺术.要从细心现察,了解信息入手;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关健词:逆反心理;疏导;调适  相似文献   

8.
9.
逆反心理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它对中专生的健康成长和进步起着极大的消极作用。本文对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疏导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逆反心理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它对中职生健康成长和专业技能学习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认识中职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和危害性,从心理学及行为科学等方面对逆反心理进行分析,预防和帮助中职生消除逆反心理,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逆反心理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它对中职生健康成长和专业技能学习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认识中职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和危害性,从心理学及行为科学等方面对逆反心理进行分析,预防和帮助中职生消除逆反心理,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逆反心理是一种情绪厌烦或情绪对立状态,是人感情上的反感或烦闷的体验。它可以说是“常见病”、“多发病”。比如,保尔、张海迪本来很受学生的崇拜,可一旦教师讲他们讲得太多,学生便开始产生反感;本来,学生对某个现象很想发表意见,甚至大有不吐不快之感,可一旦老师将之引入主题班会,大家便畏惧、厌烦起来;一个同学本来不受大家欢迎,可老师一批评,他她反而获得了众人的同情……逆反心理既是客观存在,那就回避不了,就必须认真对待。那么,在教育教学中该如何防止和疏导学生的逆反心理呢我以为,注意以下几点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学生逆反心理活动的表现特点与成因分析,提出对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杨俊岭 《文教资料》2014,(19):106-107
本文采用访谈法,研究了45名教师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认识及疏导,结果表明教师对学生的逆反心理有一定的认识,能较科学地理解中学生逆反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疏导方法,但对逆反心理的认识和疏导仍停留在感性层面,理性认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5.
石继红 《辅导员》2013,(6):42-42
<正>相信很多中小学班主任都有这样的经历,每一届学生中总是会有几个专门和老师作对,处处找麻烦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对每一位班主任来说都是棘手的,花费了大量精力劝导这些学生,往往事倍功半。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逆反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将直接阻碍学生学习的效果。作为班主任,我们首先应该正确看待学生的逆  相似文献   

16.
相信很多中小学班主任都有这样的经历,每一届学生中总是会有几个专门和老师作对,处处找麻烦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对每一位班主任来说都是棘手的,花费了大量精力劝导这些学生,往往事倍功半。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逆反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将直接阻碍学生学习的效果。作为班主任,我们首先应该正确看待学生的逆  相似文献   

17.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识别是非、善恶、美丑,掌握道德规范,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和道德品质的过程。如何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为广大学生所欢迎和乐于接受,必须认真研究“逆反心理”的疏导和克服,以增强德育的实际效果。所谓“逆反心理”是指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你希望他向东,他却偏偏产生向西的念头”。为什么步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会产生这种社会心理呢?原因之一,从心理学角度说,“逆反心理”得以产生的最重要的心理基础是思维定势作用的影响。如有的学生对社会上有的人搞腐败和不正之风不满,对这种人和事见多了,就逐渐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定势,一…  相似文献   

18.
学生在初中阶段正是生理和心理日趋成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会表现出追求独立的个性,不像小学生那样‘“乖巧”,不会对老师和家长的教导百依百顺,我行我素,跟老师和家长进行辩论甚至顶嘴的事时有发生,更有甚对老师和家长说的话不论是否正确一概否定,借此来证明自己长大了。于是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家长大倒苦水:这孩子,以前不知道有多乖,现在越长大越不听话了,你说往东他偏要往西……这些都是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其后果是严重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蘼等。逆反心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来疏导青少年的这种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20.
朱宗秀 《甘肃教育》2011,(18):31-31
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消除,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它会导致学生自暴自弃,冷漠独处,不自信、不合群的心理。这样会使学生学习自信心降低。意志衰退。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分析研究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因素,寻找消除逆反心理的良好对策是不可懈怠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