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街是地方传统文化、历史、日常生活的见证者和承载者。滁州遵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既要固守文化传统,也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生发新的历史价值。2019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将遵阳街列为安徽省历史文化街区。在新的历史机遇来临时,历史文化街区建设需要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平衡,需要以深厚的历史文化要素的现代性转换助力城市的发展,实现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包容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许昌古城景观的整体概括,从城市景观的社会、文化、生态和经济价值出发,分别讨论了许昌古城历史文化景观保护、古城街区景观和生态景观格局整合与重构.  相似文献   

3.
历史街区是旅游城市的特色载体,真实地反映出一个城市历史与文化的积淀。针对武夷山市南门历史街区展开调研,以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余庆桥为链接,从设计开发的定位、地域特色的表达、防灾景观的结合、公共设施的建设四个方面对南门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作出规划设想,试图总结出保护城市历史街区的景观改造方法,从而实现武夷山市南门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特色街区的概念和特征,对合肥特色街区分类、布局以及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着重介绍和探讨了历史文化街区利用和保护问题,最后从规划设计、合理定位、政府及社会广泛参与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广州上下九是一个有着浓郁地方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商业街区。在该历史商业步行街区的整体改造项目下,通过配套设施与广场文化相结合的设计思路达到消费与人文、历史与现代、保护与发展的多重平衡;通过对国外案例的研究,策划一系列与公共配套设施相关的艺术活动以激发传统历史商业街区的文化活力;在设计实施上,通过对街区传统建筑群落风格、街区商业历史的了解与分析,以及针对消费群体的用户研究,整合出的系列设计,将同时满足在街区整体风格和使用功能上的双重改造要求。  相似文献   

6.
山塘街是吴文化的活地标,是一条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的千年古街,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一书中开篇隐指的地方,被誉为"姑苏第一名街"。但如今在山塘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中还存在着体制、定位、特色、管理、资金以及设施配套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对山塘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中,应做到理顺体制、明确主体、强化特色、巧于运作、抢抓机遇,从而全力打造好这一中国吴文化产业街区。  相似文献   

7.
国内历史街区旅游改造的一般规律和成功路径的关键在于文化传承与旅游市场需求的融合度。文化传承是从城市街区历史文化演进的内在规律入手,关注的是城市历史街区的特色与风貌、历史厚重感及与当地居民沟通互动性等游客感知层面;市场配套关注的是在旅游改造过程中旅游产业要素供给、服务功能实现等游客需求满足层面。基于游客满意和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与市场融合模式是城市历史街区旅游改造的一种更加全面和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阆中古城是我国四大历史文化古城之一的风水之都,自古以来是西南重镇,现存的建筑大多是建于明清初期的,因各种文化的交融、发展,形成了阆中古城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作为阆中古城美术教师,我们应利用阆中古建筑、石刻、汉砖、春节文化、民间艺术川北皮影等为题材,让阆苑古迹走进美术课堂,形成有本土特色的美术课程。  相似文献   

9.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较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城市。但是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急功近利以及现代主义国际风格的影响,许多城市在发展中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形象特色。因此在硕果仅存的历史街区中如何延续传统城市形象显得尤为重要。该文首先对当前历史街区更新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然后从保护和发展城市形象特色出发,提出将城市形象理论导入历史街区更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毕节地区地方文献具有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地方性强和民族性浓厚等特征.文献建设中的重点应该是与本地经济科研相关的文献资料、地方历史文化相关的资料和收集历代地方人士著作及其作品的研究资料,以期建成全省甚至全国某一方面的特色文献资料中心.成立地方文献开发组织,广开收集渠道,争取各方面的支持,设立地方特色文献数据库,实现现代技术条件下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让地方文献发挥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以合肥市打造特色文化街区为研究目的,通过实地调研,参照杭州、南京和扬州等先进地区经验,对合肥打造特色文化街区现实意义、打造现状、存在问题和提升路径进行了探讨,认为合肥市要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条件下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当务之急要实施"三大工程"和"四大文化街区保护更新",以期对合肥打造特色文化街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苏州具有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的丰富的休闲旅游资源,其整合应以休闲都市的城市休闲体系构建为基础,充分利用苏州休闲旅游资源的特色,构建环城市休闲游憩带,重点建设基于古城、小巷、特色街区的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带和基于环城河、太湖、金鸡湖和阳澄湖等水上旅游休闲产业带。  相似文献   

13.
历史街区是指保存有真实历史信息的遗存,其体现着鲜活的生活状态,具有一定规模、能较完整地体现某一历史时期、某一民族或某一地方的鲜明特色,反映某一历史时期风貌特色的区域。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关于历史街区的研究主要是从概念着手的,进入21世纪,"历史街区"的研究开始突破文物保护、城市改造等领域,向着多元化视角展开,研究数量大幅增加、研究角度步步细化,研究学科不断多样,理论转化实践不断涌现,成为多学科关注的焦点。基于文物保护视角提出的历史街区,实践领域主要是从保护之上、抵制时尚,空间置换、商业地产,功能单一、忽视居民,古街仿建、混淆历史等模式角度进行开发。然而,历史街区只有创意旅游开发,才能将街区的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才能"活化"历史街区,才能实现城市的更新升级。通过分析研究,提出文化造产、文化造场、文化造市旅游开发路径,最终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与现代服务业的有机结合,打造融文化、休闲、商业和旅游于一体的具有浓厚传统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  相似文献   

14.
正定新区是石家庄重点发展区域,依托正定古城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实现正定新区建设和古城文化开发与传承的全方位对接与融合,是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发展环境的关键。正定新区设计与建设融入时代元素多、古城文化元素少;古城文化开发和传承考虑老城多、思考新区少;新区和古城文化教育层次偏低和缺少高等层次教育,是正定新区建设和古城文化对接与融合的主要问题。需要发展教育,依靠群众,大力开发古城文化资源,在新区建设中融入古城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15.
历史城镇是物质和精神空间的复合体,记忆作为历史城镇文化空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中扮演重要角色,记忆的延续和空间的生产是历史城镇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基于此,以贵州省织金古城为案例地,通过深度访谈收集文本数据,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构建文化记忆与文化空间的关联视角下古城非遗活化的理论框架。结果表明:文化记忆代表了时间维度上的文化积淀与演变,作为文化空间形成的根基,是物质空间通过记忆媒介对精神层面的一种客观映射,塑造地方认同与依恋;文化空间衡量着空间维度上的文化生产,依托空间实践触发“回忆地方”的集体和个人行为,成为文化记忆的载体和地方感的寄托;地方感增强延续古城文化记忆发展的情感力量,深刻影响着古城的文化空间构建,赋予古城新的地方意义。文化记忆、空间实践、地方感共同构成历史城镇非遗活化的多维动力。  相似文献   

16.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如何挖掘地方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并将理论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探索特色课程建设,这显得尤其重要。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特色课程“近代湘中历史人物思想专题讲座”的改革与实践探索,结合该课程建设的实际,介绍地方优秀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及发展现状,分析地方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结合的价值与优势,重点强调地方优秀历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课堂教学的资源优势、生源优势和效果优势等。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城市文化建设存在贪大、求新、求洋,不重视历史文化传统和地方文化特色等问题。要建设宜居城市,我们应以人为本,去除浮躁,尊重历史,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历史文化传承,同时保持地方文化特色,沉着应对全球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结合地方本科院校质量文化生成的结构要素、过程要素和行动者要素,分析地方本科院校质量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地方本科院校质量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设计“多元主体、四层级、三保障”路径,推进地方本科院校质量文化建设;通过建立健全产出导向的质量标准、完善全链条多维度的质量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等,解决质量文化落实流于文本与形式的问题;通过建立质量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解决质量文化建设未成体系的问题。准确把握质量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找准瓶颈和突破口,创建学校质量品牌与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保定作为一座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古城,拥有很多新兴城市所无法比拟的文化资源优势。保定市应抓住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机遇,进一步整合保定文化资源,提高城市文化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以打造和凸显古城文化符号为突破口,从而突出地方特色,形成保定文化的合力,扩大保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旅游英语教学中注重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可操作、易实践、学能致用的独特优势.在十堰地区依托地方历史文化及武当山旅游文化资源,把《旅游英语》课程建设成为具有人文素质教育,地方历史文化教育,创新教育等多元风格、特色鲜明的实训技能课程,为地方文化传播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实现高职教育的区域性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