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脑的普及,使从们对汉字的整体书写水平和整体认知水平越来越低.汉字与中华民族精神融成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练字能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还可健身益智,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电脑时代加强汉字练习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汉字书写能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学生的基本技能与文化修养,然而在汉字书写受到电脑、应试教育等多种客观因素的强烈冲击下,大学生的书写水平不容乐观。试结合大学生书写汉字不规范的具体表现提出提高大学生硬笔书法技巧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汉字是中国的艺术瑰宝,将古老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是我们后代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随着电脑的不断普及,办公自动化、无纸化办公的逐步推行,逐步压缩了传统文化的空间。从我校了解的情况,管中窥豹可知小学生的书写整体水平偏低,存在书写姿势不正确、书写的字不够规范,纸面不整洁、书写习惯没有养成等特点,严重影响了汉字的整体效果。面对此种情况,我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但效果不甚明显。我们总是习惯将责任归咎于学生,推卸于学生的不认真,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究。  相似文献   

4.
当今,在电脑和手机普及的情况下,全民写字水平下降。中小学生书写汉字现状更是令人担忧。本文对中学生书写汉字现状的表现、书写不规范的原因以及对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具体措施,以提高中学生的书写水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
许寿椿 《教育》2015,(5):79
1994年,中国印刷业已经实现从"铅与火"到"光与电"的跨越,其后,汉字社会应用的三大产业(排版印刷、网络通信及打字)的电脑化成功,标志汉字跨入电脑时代。本书以发展的眼光客观看待百年来汉字传播技术的演变历程,对于理解当今全新的电脑时代,汉字的优越性及汉字文化的特点,以及迎接汉字文化的新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6.
林汝昌、李曼珏在1998年第1期<汉字文化>上指出,通过阅读、书写、信息含量、电脑输入等多项实验比较研究证明,汉字具有极大的优越性:一、进入电脑时代,汉字的一些潜在优势开始得到充分展现,汉字终于以其独具的风格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重新得到一个平等公正的竞争机会.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脑时代的国人提笔忘字现象,从传承汉字书写文化角度提出应对策略:从硬件改造入手,开发适合汉字形体输入的中国式电脑工具;利用现行硬件,开发侧重于汉字形、义的输入法;打牢教育基础,把识字、教学与汉字输入相结合;政策驱动,政府加大对汉字书写的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8.
汉字文化教学影响师范生识字数量和质量,作为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又间接影响祖国的下一代掌握汉字、汉语、汉文化的水平。文化态度、知识水平、高科技的诱惑是影响师范生汉字文化教学的关键因素。教师应端正学习汉字文化的态度,教出汉字的形体文化、音韵文化、义项文化,重视文化背景的扩展与联想,提高语文教育专业学生汉语水平;汉字文化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提高课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电脑的普及对汉字书写的影响,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过重的课业负担对写字训练的冲击以及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练字的积极性不高,造成了中小学生书写水平普遍下降的情况。而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应该受到所有中华儿女的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学校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要求学生书写正确、端正、整洁,从而提高汉字书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电脑的普及对汉字书写的影响,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过重的课业负担对写字训练的冲击以及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练字的积极性不高,造成了中小学生书写水平普遍下降的情况。而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应该受到所有中华儿女的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学校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要求学生书写正确、端正、整洁,从而提高汉字书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现在走进学校,看到各式各样的标识标牌、文化橱窗、横幅标语几乎都是电脑键盘敲出来的,清一色的标准字。标准字体固然整齐美观,但是看多了容易审美疲劳,总觉得缺少了什么。缺少什么呢?缺少汉字里蕴藏的生命气息。每一所学校使用的都是电脑喷绘,到哪里看到的都是电脑字库里的字体。相反那些带着书写者生命气息、深具地方文化内涵的手写汉字在校园里却很难见到。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教师应该做好识字教学工作,引导学生感受汉字文化,培养学生对汉字知识进行主动探索的兴趣,强化整体汉字教学的效果。但是,很多小学生不愿意参与课程学习中,不能对汉字知识进行主动探索,影响整体汉字教学的成效。所以,语文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增强学生参与识字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感受到汉字文化的魅力,引导他们更好的探索课程知识。这样可以提升识字教学的创新性,促使学生拓展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汉字翻转实验探讨汉字听写困难儿童是否存在汉字翻转效应,探讨两类儿童汉字整体字形表征的质量.研究结果:对于真字,汉字听写困难儿童存在翻转效应,但是小于一般儿童的翻转效应.汉字听写困难儿童的汉字整体表征质量要比一般儿童低.对于假字,一般儿童、汉字听写困难儿童都存在翻转效应,但一般儿童的翻转效应大于汉字听写困难儿童.汉字听写困难儿童存在汉字字形的整体表征,但字形的整体表征水平不高,但不至于影响汉字认读.  相似文献   

14.
在国民素质教育中,写好规范汉字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但在信息化的今天,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电脑,汉字的书写水平与日俱下,如何才能提高人们的书写水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从全新的角度——黄金分割、立体和旋转等方面,给书写规范汉字提供了一种新颖独特的格式。  相似文献   

15.
汉字教学不仅要提高儿童识字的效率.且要担负起传承汉字文化.实现通过汉字文化透视中华整体文化的功能.然而汉字与汉字教学的现实境遇令人担忧,从汉字文化的本体角度进行教学,不仅与汉字文化相适应,且符合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和多元发展目标.这也是文化本体论提出的理论基础.其意义在于使汉字教学得以"返璞归真";华夏复兴与民族认同感的增强.最后以本论为依据,认为新课程改革也需要寻根;缺失已久之"师道"需要复归.  相似文献   

16.
识字教学是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前提条件与重要基础,是小学低年段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在汉字教学中有机渗透汉字文化,既能提高汉字教学效率,又能积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要实现汉字文化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有机渗透,语文教师就要提高对汉字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水平,建立汉字文化知识体系,掌握汉字文化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17.
电脑,犹如石器时代的石刀,农耕社会的锄头,产业大革命时期的蒸汽机一样,已成为解放人的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的一件必不可少的工具.那么,电脑是不是已完全成为我们中国人运用自如的工具了呢?换句话说,电脑是不是已经和汉字结合得珠联璧合,天衣无缝了呢?这里面的问题可以说既涉及到电脑网络技术,又涉及我们古老的汉字文化.不过,我想强调,用电脑如何处理中文的问题,并不牵连汉字起源、变迁等各家学说的探讨,以及中文语法等问题的复杂的学术争议.  相似文献   

18.
汉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自.古以来一直绽放着璀璨的光芒.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到电脑等现代技术的影响,书法,写字已越来越不被重视,不少学生根本就没有书法的概念,没有写好汉字的意识,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电脑打字熟练,字写得好坏没关系,写东西用电脑嘛!  相似文献   

19.
如今,电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人们很少拿笔写字,在信息新文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不重视书写,写不好汉字。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接班人,应当从小学阶段开始,重视书写教学,提升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受电脑的键盘、鼠标的充斥,中小学生往往忽视了汉字的书写,他们书写汉字的能力越来越弱,书写已经"面目全非"。汉字的书写,不仅可以提高识字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它是语文素养提高的前提条件。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书写能力义不容辞,汉字书写必须从娃娃抓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