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庄电一 《今传媒》2010,(1):81-81
能征惯战、久经沙场的战将,不能只会使用一种武器;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记者,不能只会采写本报讯,写杂文、评论也应是记者不可缺少的基本功。既然是基本功,就不能荒疏,要勤学苦练,争取日有长进、月有提高。  相似文献   

2.
解悦 《传媒观察》2013,(9):46-47
传统媒体记者向全媒体记者转型,不只是简单地会使用相机、摄像机和笔记本.要把锻造核心竞争力作为转型目标。全媒体记者核心竞争力包括:思维方式的不断创新,专业领域的深度拓展,知识结构的全面更新,工作网络的多向延伸。  相似文献   

3.
能征惯战、久经沙场的战将,不能只会使用一种武器;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记者,不能只会采写本报讯,写杂文、评论也应是记者不可缺少的基本功。既然是基本功,就不能荒疏,要勤学苦练,争取日有长进、月有提高。  相似文献   

4.
记者、通讯员采写经济新闻,经常要遇、到一大堆数字。这些数字使用得当,会使新闻增强说服力、感染力;反之就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使用了错误的数字还会造成失实。本文想就广播中经济新闻的数字运用技巧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文海拾贝     
21世纪记者应该是全才中华全国新回工作者协会书记处常务书记王哲人在参加《黑龙江日报》创刊50周年庆祝活动时说,21世纪记者应是全才。第一,业务上要对市场经济的各个领域有更深切的了解,如劳动力市场、物资市场、信息市场、人才及科技市场等等,第二,要有渊博的知识,不会再有“分线”记者,每人  相似文献   

6.
领导的责任     
从领导上来讲,记者深入之后有五件事情要努力做好:一、指挥记者应从政策思想着眼.记者深入以后,从政治上了解全盘有局限性,不及时,同时也要承认领导对实际情况的了解不及记者.指导过于具体会束传记者的主动性,特别是过多的具体指导,反而会使记者步子紊乱.二、指挥记者要考虑到各人的长处和不足处,联系的内容和方法要因人而异.固然记者的共同要求是迫切希望得到领导方面在政治思想上的帮助,但每个人  相似文献   

7.
知识林     
编辑记者必须兼备传统和现代两种素质电脑与网络技能是今天的报业记者必备的现代素质。一方面,记者、编辑必须熟练地掌握电脑及报社内部网络的操作使用,另一方面,要具备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目前,全球网络数据库达万个之多,对于如此丰富的新闻资源,记者可通过网上浏览、检索快速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背景资料,为使信息准确,还可通过各种在线资源进行交叉验证:也可通过网上成千上万个电子讨论组进行访问,交流信息,为自己组织专题新闻报道服务;还可进行网络远程采访,既扩大采访范围,又节省时间和空间。但记者、编辑仅具有这种现代素…  相似文献   

8.
我有幸于1939年9月16日,作为重庆《新民报》的记者,同“中央通讯社”记者刘尊棋、《扫荡报》记者耿坚白一道,在延安访问毛泽东。这在我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中是一件大事。在现代中国新闻史上,也是被记上了一笔的。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党史资料大事记》中,把毛泽东在延安接见我们重庆去的三记者,作为一件大事记录下来,并作了详细的介绍。这是因为,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多次会见过中外记者。在我们之前,他会见过重庆商务日报赴延安采访的温田丰等,更不用说他还在延安自己的窑洞中,同著名的《大公报》记者范长江作“竟夜之谈,直到天已黎明”。在我们之后,1944年6月12日他在延  相似文献   

9.
所谓记者的"编辑意识"是指: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时的选题、稿件所使用的写作形式要具有编辑的眼光。特别是在进行独立采访报道时,记者要明白怎样安排各种材料,才能做到符合新闻写作的基本规范和要求,符合编辑意图;在集体采访时,要知道从哪些不同的角度组合稿件会有较好的效果。笔者从四个层面就这一命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接连在报刊报道中看到,记者在描述新闻现场采访场面时多次出现“话筒林立、镁光灯闪烁”的字样。看到“镁光灯闪烁”的报道,似乎有鼻子有眼的,其实却是严重失实。我们知道,镁光灯作为一种摄影照明工具是很久远的事情,早在20世纪初叶盛行过一阵。因为镁光灯设备复杂,闪光时要产生声响,严重干扰新闻现场,所以镁光灯早已被新闻摄影所淘汰,现在人们普遍使用的是小巧轻便的电子闪光灯。如果有人现在仍然在使用“镁光灯”拍摄新闻照片,那他可能一出现就会被当成“新闻”的。为什么“镁光灯”一语在众多文字记者的笔下和印象中是那样的…  相似文献   

11.
新闻报道并不是一种古老的职业。“犹如新闻大致是19世纪30年代的产物,记者是19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90年代的社会创造。”随着新闻事业的组织化和规模化发展,新闻工作者成为“组织化的个人”,新闻报道才由此成为一种职业。①从那时开始,传播技术日新月异,新闻从业者也一直在学习新的技能,并不断分化出新的工种。但数字时代的来临,全面颠覆了人们熟悉的信息环境和媒介生态,编辑部的样貌自然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一方面,新的技能成为必备,编辑记者会发现要学的东西更多更难;另一方面,新的岗位不断涌现,社交媒体编辑等成为编辑部新角色,需要拥有崭新知识结构和技能体系。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需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创造才能的人才。知识经济对新闻记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提高记者的综合素质。未来社会不仅需要记者在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上不断创新,而且需要记者在思维方式上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3.
记者采写报道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意识要在记者的心里扎根。好的创新报道在于深入理解了政策。本文围绕记者如何才能做好创新报道,指出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不敢面对现实,就会很快被淘汰,失去做记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闻事业发展到现代,无论中外,有一个共同特征:更加重视受众。受众,在传播学中是读者、听众、观众的统称。受众意识,对不同类型新闻媒体和记者来说,是指在采访报道中,报纸记者心目中要有读者观念,广播记者心目中要有听众观念,电视记者心目中要有观众观念。为什么...  相似文献   

15.
磁带录音机记者从长期实践中体会到,电子传播工具磁带录音机,无论是与采访对象正式交谈或是在无拘无束中进行非正式的交谈,都是非常有用的。可有些较为保守的印刷传播媒介记者,仍习惯于沿用新闻记者的传统基本工具——作笔记。这是因为,他们耽心录音机会干扰他们的坦率交谈,或者认为录音会对他们讨论的主题造成某种妨碍,从而不愿使用它。事实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许多头面人物,不管是国内的或是国际的,当着他们有某些重大事情需要向记者发布的时候,为着准确起见,他们是  相似文献   

16.
现代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得许多虚假信息掺杂其中。对于媒体来说,如果不注重对新闻素材的甄别,导致假新闻发生,必然会降低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媒体自身的发展。作为新时期的记者,怎样在源头(即记者对新闻素材的采集)上甄别新闻素材,如何正确地使用新闻素材,愈来愈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贾蕾  吴蔚 《网络传播》2009,(7):64-65
“作为股东,我个人完全会支持把这个事情(盛大收购华友世纪51%股份)做成。我也能接受盛大收购的报价。”6月9日,华友股东、前华友世纪CFO刘晓奚向记者表示。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传播技术的习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得许多虚假信息掺杂其中.对于媒体来说,如果不注重对新闻素材的甄别,导致假新闻发生,必然会降低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媒体自身的发展.作为新时期的记者,怎样在源头(即记者对新闻素材的采集)上甄别新闻素材,如何正确地使用新闻素材,愈来愈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培养理念——"全能"与"专精"的合理把握 人们对全媒体记者的理解是:"所谓全媒体记者,就是要会摄像,会灯光,会录音,会采访,会写稿,会后期,会编辑,会创意,会沟通,会协调,会技术,会直播,会代码……"似乎全媒体记者应是万能的,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难怪即使在尝试实施全媒体运作的媒体中,有记者感叹承受的工作压力太大.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记者缪立平)1月9日,"对接国际对话经典——麦克米伦世纪新书品读会"在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举行。本次新书品读会围绕麦克米伦世纪出版的图画书、"不老泉文库"和"零时差·YA"书系三个维度展开。作家阿甲从出版史的角度,发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